今年以来,一系列劳动竞赛让黑龙江的非公、小微企业从业者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当“小”岗位走上“大”舞台
“今天拿到这个奖项,我特别开心、特别激动。”5月16日,第三届黑龙江省电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颁奖典礼举行,获得一等奖的哈尔滨技师学院朱泽宝手拿证书高兴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财贸轻工纺织工会开展了一系列不同行业的劳动竞赛,其中包括电梯维修、修脚师、育婴师、装修设计……这些工作岗位可以用一个“小”字来形容,参赛选手基本都来自非公、小微企业。
之所以称其“小”,或是从业人员相对比较少,或是他们工作以个体为主,日常工作都是“单打独斗”,也可能是因为有的职业不被关注……
这些劳动竞赛的举行,为这些“小”岗位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这些来自非公、小微企业的劳动者都有了自己的收获,绽放各自的光彩。
铺设新赛道
今年3月底,黑龙江省首届猎源杯修脚师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哈尔滨举行。“目前,全行业在黑龙江省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就有2000多家。”黑龙江省沐浴行业协会修脚分会会长何丽勇表示,竞赛为从业者提供省级比赛的舞台,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非常难得的。
“通过参加这样的比赛,让我们有了和同行业互相交流的机会,这是企业自己难以做到的。”哈尔滨市第四届母婴护理专业技能大赛结束后,宝丽康家政服务部经理张秀芳在谈及此次带队参赛的体会时表示,大赛的举办让大家有了一个学习技能、开阔眼界的机会。
黑龙江省财贸轻工纺织工会主席刘一告诉记者,今年省总工会提出了推动竞赛向非公企业和新就业形态领域延伸的工作方向,并明确了“已建工会非公企业劳动竞赛覆盖率达到45%以上”的发展目标。
黑龙江省财贸轻工纺织工会今年将针对餐饮、家政、清洗保洁、电梯、装修、电商等非公企业和职工占比较大的行业广泛深入开展以“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并在丰富竞赛内涵、创新竞赛方式上取得新突破,提高职工的素质和实操水平,将促进企业进步和职工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
“通过铺设更多、更宽的赛道,让小微、非公企业的劳动者都能找到绽放光彩的舞台,实现个人和行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增加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刘一说。
竞出新收获
“收获非常大,在比赛过程中弥补了不少知识盲点。”在哈尔滨市总工会、黑龙江省财贸轻工纺织工会主办的第十八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哈尔滨市第四届母婴护理专业技能大赛上,来自优侬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选手李巍获得了一等奖。
平时总是一个人“上户”工作的李巍在比赛中不仅获得了优异成绩,更从同台竞争的选手身上学到新技能。她举例说:“比如在如何跟产妇沟通方面,我就学会了一些新技巧,特别是‘结合产后的心理特点’‘借助家人的力量’来进行沟通等理念。回去后我要在工作中多多践行。”
从事装修设计工作11年的美之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部经理刘金鹏,是黑龙江省装修材料行业技能竞赛的获奖选手。在他看来,比赛中评委现场点评作品的环节让自己收获很大。在比赛中,他对于其他作品中关于灯光设计、新型电器产品的应用等亮点记忆深刻。
实际上,选手们的收获还不仅于此。
“非常奇怪,我们的工资出到七八千元甚至上万元,都难招到人。”在修脚师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进行过程中,该省沐浴行业协会修脚分会举办了一场技术技能文化交流培训会,中国商业技师协会技能大师委员会副会长张云美的这句发言引发现场热议。
“主要问题就在于社会对于我们行业认知度不高。”张云美说,“现在有了这种正规比赛,活动主办方是在帮助整个行业提升形象。”
赛出新发展
“这次大赛让年轻人认识到学技术的重要性。”黑龙江省沐浴行业协会修脚分会技术顾问、修脚师职业技能竞赛执行裁判长闻表示,这种认识是比评奖更重要的大赛成果。
黑龙江省装修材料行业协会会长赵勇也认为,比赛对于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赛,提升了我们装饰设计、施工人员的自信心。”赵勇说,在装饰设计领域中,材料研发被高度重视,但具体的设计、施工人员存在感不强。
“大赛给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赵勇表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搭建了产学研一体的平台,实现“让理论变成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的目标。赵勇透露,一些装修设计企业已经把选手的获奖经历写进给客户展示的个人简介中,奖杯奖状也都摆在了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的企业展示成果的荣誉架上。
实际上,有些比赛已经不是第一次开展,但今年有了新变化。
在哈尔滨市第四届母婴护理专业技能大赛决赛中,工会加强了对家政人员的“思想引领”,每位选手除了要比拼新生儿盆浴等操作项目外,还以“我和我的家政故事”为主题进行演讲,并且增设了职业素养问答环节。
哈尔滨市家庭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姚永利告诉记者,演讲和问答环节可以释放出促进全行业锻炼、提高表达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信号。大赛也促进了评价母婴护理员从“靠口碑”到“看比武”的转变,母婴护理从“靠经验”到“讲科学”的转变。
“近年来,财贸产业呈现出非公企业和小微企业多、非标准的雇佣关系和非雇佣关系为代表的灵活就业形态、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比重在产业中快速提升的趋势。”刘一表示,希望通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吸引更多非公企业及其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认同这个平台、参与其中,让不同行业的群体都能实现快速晋升技能等级、提高薪资水平、引领行业发展。(记者 张世光 实习生 张鑫)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