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昔日小众运动 今日文化名片——克拉玛依市围棋事业发展纪实

“我们不仅要办好本土的赛事,也要创办好全疆的赛事。办一项赛事,就要树一个品牌。我们要把围棋这项运动在克拉玛依搞得有声有色。”2012年,担任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会长的何胜彪明确了协会发展思路。
当年,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创办了首届克拉玛依围棋联赛,同时还举办了首届“华澳杯”全疆围棋棋王赛,2013年初又创办了克拉玛依分段棋王赛,随后还创办了极具克拉玛依特色的天元赛。
克拉玛依围棋联赛是当时全疆首个地方围棋联赛,自创办以来,立刻引起克拉玛依广大棋迷的热烈反响,并受到新疆其他各地州市棋迷的广泛好评。联赛队伍也从最初的4支发展到目前的10支。
“华澳杯”全疆围棋棋王赛则得到了全疆围棋爱好者的高度认可。十年来,无论外部经济形势如何,无论企业发展是否顺利,华澳公司始终如一鼎力赞助比赛,确保了该赛事十年不间断举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类比赛取消,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又开创性地举办了线上比赛,让“华澳杯”得以延续。
“只要‘华澳杯’继续举办,我们就会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全疆各地棋手多次表达这种态度。
截至目前,“华澳杯”全疆围棋棋王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成为全疆围棋大赛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品牌赛事。
克拉玛依分段棋王赛也是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创新的一项围棋赛事。所谓分段,就是同段位的棋手在一起比赛,大家水平接近,谁都有可能拿本段位赛的冠军。
这项赛事充分调动了广大棋友参赛的积极性。在首届分段赛举办时,就有89名棋手报名,创下自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围棋比赛参赛人数之最。在随后的历届比赛中,参赛人数均超过百人,成为克拉玛依本土规模最大的围棋赛事。
“迎春杯”克拉玛依围棋天元赛则是趣味性和文化味最浓的赛事。天元系列赛包括:天元赛、亲子赛、啤酒赛、闪电战、三人联棋等10余项赛事活动。上至七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大家同台对弈,共贺新春,其乐融融。“迎春杯”克拉玛依围棋天元赛已成为克拉玛依市“体育大拜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干好一项事业,贵在凝心聚力,贵在坚持不懈。”何胜彪说。
克拉玛依棋院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克拉玛依河畔。登上晴照台可赏美景,走下晴照台可观棋类比赛。(本报资料图 江池 摄)
促成克拉玛依棋院落地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居”无定所,从群艺馆到文化大厦,从供热公司棋牌活动室到步行街的茶舍,从老年大学活动室再到克拉玛依河边的休闲屋……处处为家,处处非家。
直到2014年4月,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家——正式建成投用的克拉玛依棋院。
克拉玛依棋院是我国西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环境最优美、功能设施最齐全的专业性棋院。它不仅是一座棋院,更是克拉玛依河上一座标志性的景点。棋院的整体建筑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晴照台。棋院和景点合二为一,文化和美景相互交融,这在全国也十分少见。河水潺潺,闲敲棋子;身处油城,宛如江南。直到现在,克拉玛依广大围棋爱好者都为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家”而感骄傲和自豪。
克拉玛依棋院能够建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何胜彪的积极争取。
2013年,时任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的华以刚受邀到访克拉玛依。在谈及如何促进围棋事业发展过程中,克拉玛依市相关领导表示,有必要建设一座棋院。听到这个表态,何胜彪便一直关注并抓紧落实。
当时,克拉玛依生态休闲健身公园还在建设之中,相关领导建议就在该公园增建一座棋院,同时还给市围棋协会一个极优的条件:如果在市区能找到合适的地方,也可以新建一座棋院。
何胜彪带领协会的同事跑遍了市区,但是位置稍好的一些地方早就纳入到城市规划中,以至于后来大家都觉得,能在生态休闲健身公园建一座棋院也不错。
事情突然有了转机。有一天何胜彪发现,克拉玛依河两岸景区正在改造,这个位置能建棋院那可真是太理想了,于是赶紧又向相关市领导提出需求。
“只要规划上还有余地,也行。”领导爽快答应。
何胜彪又赶紧去找规划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规划已经完毕,没有多余之地。
正当何胜彪不再抱有希望之时,第二天,规划部门打来电话告知,有一处名为“晴照台”的建筑原本计划在其下方建设一个展厅,如果要改成棋院的话,需尽快拿出设计方案。
何胜彪赶紧联系专业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展厅修改成棋艺大厅、展览厅、休息厅以及培训教室等方案,棋院的大体格局就此确定。
建成投用的克拉玛依棋院,不仅成为克拉玛依围棋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更成为克拉玛依和全疆乃至全国围棋爱好者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克拉玛依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一样,棋院见证了克拉玛依建设高品质城市迈出的坚实步伐。
2021年7月,我市荣获“全国围棋之乡”称号,围棋成为克拉玛依一张文化名片。(本报资料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谷胜 摄)
围棋文化成为城市名片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深刻认识到,围棋不仅是一项技艺,更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加深各地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增进友谊,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品质。与此同时,发展围棋事业,也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具体行动。“我们力争要让围棋运动正为油城的一张文化名片。”自克拉玛依棋院建成后,何胜彪就不停给围棋协会人员灌输这个理念。2015年5月,在何胜彪的倡导下,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和石河子围棋协会首先开启了互访交流。两个全国文明城市的互访交流一直延续至今,在全疆传为佳话。2015年9月,克拉玛依围棋交流又跨出一大步:在何胜彪带领下,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远赴中国台湾,和新北市围棋协会进行了友好交流。2016年,中国台湾新北市围棋文化协会一行5人到克拉玛依进行回访交流,双方签订了围棋文化交流意向书。这种交流一直延续到2019年。目前,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和伊犁、博乐、库尔勒、哈密、阿勒泰等多地都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同时,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还积极走出去,经常性参与全国业余围棋赛、全国少儿围棋赛、全国石油职工围棋赛等高端赛事,并取得了亮眼成绩。如,2018年叶小云父子获得全国“亲子赛”冠军;2019年,克拉玛依少年棋手王子寒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围棋比赛第三名。引进高端赛事,见识一流水平,这也是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促进交流、扩大影响的一个重要举措。2017年8月,中国围棋男子甲级联赛上海建桥学院队VS山东景芝酒业队的比赛在克拉玛依棋院举行。这是克拉玛依棋院自2014年建成以来,首次承办国内等级最高的围棋赛事。参赛双方阵容极为豪华,一共包括4位世界冠军,分别是上海队的常昊,山东队的江维杰、周睿羊和范廷钰。当年10月29日,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上海中环集团队VS厦门观音山队的比赛也在克拉玛依棋院举行。上海棋院院长单霞丽说,上海棋院希望在高水平赛事的合作、竞技人才的联合培养、群众棋牌运动产业的发展普及等方面,与克拉玛依开展深入合作,使棋牌文化成为克拉玛依一张城市名片。2021年7月,第一届克拉玛依“科力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在克拉玛依举行。在闭幕式上,受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委托,中国围棋协会普及推广部部长陈凌凯把“全国围棋之乡”的牌匾授予了克拉玛依市。何胜彪认为,围棋之所以能成为克拉玛依的一张文化名片,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重在广大围棋爱好者的积极参与,重在这片文化热土的滋养和沉淀。2022年3月,何胜彪正式退休,并且卸任了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会长一职。“对围棋的热爱让我们走在了一起。今后,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样义不容辞。”被大家一致推举担任克拉玛依市围棋协会名誉会长后,何胜彪饱含深情地说。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