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甜甜 58同城人力资源部启航项目负责人
刘琳 原58同城人力资源部学习发展总监
来源 | 企业人才发展案例库
花了心思做课程,学员仍不感兴趣;
一次培训耗时太久,
学员耽误工作不说还会在课上打瞌睡……
培训究竟如何做,
才能赢得学员的心?
58集团的“启航线上训练营”
了解一下~
↓↓↓
项目背景
随着业务增长和人员扩张,58集团分公司初阶管理者线下集训单次耗时长、覆盖量有限、响应时效较慢的特点逐渐凸显。考虑到这群人的培养侧重于应知应会知识介绍和管理工具使用,58神奇学院针对分公司学员推出“启航线上训练营”。
训练营以轻课程、建闭环、趣运营为线上课程设计原则,不仅节省学员时间成本,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实时、快捷的课堂交互。另外,训练营以更高的效率、更快地响应速度覆盖了大量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一线管理者,帮助大家更快地实现从业务骨干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设计思路
“重量级”面授课程“轻量化”线上课程
饮食讲究少食多餐、荤素搭配,网络学习亦是如此。如何将原有的“重量级”面授课程,转化成时短、易学、好懂的线上轻课,是项目组成员面对的一大挑战。
经过与学员充分沟通、对线上学习特点深入研究之后,项目组总结出线上课程设计的两大准则:
- 体系化与碎片化并重 :单课时长控制在20分钟以内,确保学员高度集中注意力。
- 理论与实践密联 :每门课程都由案例、理论、实操三部分组成,及时引发学员反思,引导其加以应用。
按照以上准则,项目组重新拆分多年沉淀的线下优质内容,最终形成了涵盖“明确自身角色、做好任务管理、有效辅导团队、促进协同发展”四大类别的14门微课。
训练营课程体系
以“因人而异作辅导”课程为例,在20分钟的学习过程中,讲师先以理论知识导入,让学员清楚辅导分为“亲身示范”和“引导下属自己解决”两类。之后,讲师为学员提供两种不同场景的真实案例,让其在案例拆解中掌握两种辅导的各自运用场合。
对“因人而异作辅导”的场景运用分
实施过程
完成从知识学习到行为转变
从成人学习规律来看,完整的学习链条是从获取信息开始,经过学习者的主动练习和反思之后,才能与既有的认知体系整合。
为了促进学习效果转化,项目组在搭好课程框架的基础上,精心打磨学习形式,以动画案例取代单纯案例讲解,并配以相应的任务挑战卡,打造出完整的学习链条,促进学员在实践中带来行为转变。
训练营学习链条设计
实战案例“引共鸣”
视频微课中,画面和语音的信息传递密度较大,单纯依靠讲师的讲解无法促进学员真正吸收和内化。项目组萃取出企业内部管理实践,制作成真人视频或动画,引导学员在真实工作情境中产生“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原来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的情感共鸣,强化知识内化过程。
考虑到学员在观看视频时,需要抒发自己的当下感受,项目组在课程页下方为学员设置了评论区,方便他们随时留言,分享自己的心得。在同一页面完成视频观看和留言交流,这一举措也保证了学员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减少了跳转平台带来的注意力衰减。
学员在课程学习页评论留言
任务挑战“知到行”
经过20分钟在线学习,学员已将知识点印入脑海,完成了学习的第一个闭环。接下来,学员需在任务挑战卡的帮助下,完成学习的第二个闭环——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练习,促成从知到行的转化。
“把精力花在刀刃上”课程中,学员学习了时间管理原则,了解到时间管理矩阵工具。课后任务挑战卡中,学员需按照轻重缓急不同维度,将上周工作事项填入时间管理矩阵中。
学员将上周工作梳理在时间管理矩阵中(示例)
为了加深学员对任务“紧急性”“重要性”的理解,真正促进其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能力的提升,项目组还会给出相关问题:
- 第一象限所有工作都是突发的吗?
- 第一象限所有工作都有时间限制吗?(时间限制包括两种情况:与下一项任务有关;流程上需要交给下一个人)
- 第一象限中是否有内容本应在第二象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此项工作从不紧急变为紧急?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请描述完整的背景及过程,包括对你带来的困扰,你的反思)
学员在对这些问题的不断反思中,了解自身管理行为的欠缺项,并将自己的困扰以文字形式做出回答。
之后,讲师会从较早提交答卷的学员中抽取10个名额,进行一对一点评反馈,并在征得学员同意的前提下,将点评内容发布在学习群中,方便其他学员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
讲师对学员任务挑战卡的答复进行点评
另外,项目组每周还会设置集中答疑时间段,讲师在学习群中针对学员遇到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进一步增强双方互动和情感交流。
微信群中集中答疑
运营管控
激发学员自主动力
“学习有时是反人性的举动”,暂且不论学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之外,能用于在线学习的时间有多少,即使是在学习过程中,也极易被各大平台推送的信息转移注意力。
因此,除了内容本身足够精彩之外,项目组还应配合有效的运营手段,保证学员深度参与其中,完成整个学习历程,收获成就感和归属感。
“不请自来”有门槛
学习首先要保证“来的人都是对的”。因此,报名并未采取强制措施,而是采用“自主报名+HRBP审核”的机制,只要符合条件的学员都可以报名。此外,基于此项目已在线下持续多年,项目组在前期宣传中,并未过多着墨于项目本身,而是重点突出线上内容的体系化和灵活的学习形式。
在丰富的学习内容、新颖的学习形式吸引下,200多名学员前来报名。之后,HRBP根据组织需求和项目定位进行资质审核,进一步确保参训学员的准确性。
学员虽然是自主报名,但对完成学业的承诺必不可少。训练营设置了99元入营保证金,当学员满足结业条件后,保证金将如数归还;若学员未满足相关结业要求,保证金则归入奖金池,奖励给完成结业的学员。
保证金不在于金额多少,关键在于学员拥有了“成本投入”的意识,能够帮助自身增强对“完成学习任务”的承诺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持续自我勉励。
学习需要“仪式感”
线上学习中,学员无法聚集到一起,因此,增强学员仪式感、促进凝聚力尤为重要。项目组在开营和闭营期间,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学员体验值。
- 开营阶段
项目组首先为学员介绍系列课程的讲师团,同时附上讲师照片,方便学员在上课前对讲师产生直观认识。然后,由公司学习发展总监通过“文字+语音+图片”的形式,介绍训练营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设计思路,并从公司角度对大家提出期待、不断鼓励。短小精炼的开营方式,有效激发了学员学习热情。
- 闭营阶段
结业学员不仅可以收获电子版学习“成绩单”,还可以获得纸质版结业证书和纪念徽章,为这段学习之旅划上完美句点。此外,项目组还为学员准备了结业礼包——课程中关键知识点和管理工具的集锦文档,便于学员回顾和复习训练营所学内容。
闭营大礼包(部分)
“适度”陪伴,保持温度
学习过程中,班主任过度的信息轰炸容易造成学员反感;“适度”的陪伴和提醒,则可以帮助学员有效对抗惰性和孤独感,形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依此原理,在4周的学习期内,班主任每天通过修改群名,提示学员当前课程发布进度,而非在学习群中时时催促。
每周末将一周课程及任务挑战卡打包发送,便于进度落后者及时补课;次周的周一发布当前的学习旅程进度图,强化学员对训练营的整体感知。
学习进度提醒图
训练营后期,班主任分阶段进行学分反馈提醒,并适时与有需求的学员进行一对一交流,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建议,使学员感受到被关注、被激励。
当下,在线学习日趋成为主流学习形式之一。未来,训练营还将继续优化迭代,从线上工具整合、增强互动深度等方面探索更加精细化的运营方式,持续满足学员和组织的学习成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