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董媛章/文 陈土育/图
诗是浸润心灵的雨露,诗是撒向心底的阳光,诗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与世界对话。8月16日上午,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红岭实验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相聚一堂,一起参与精彩的以“诗歌”为主题的体验式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共同品味诗歌的魅力。
培训开始,老师们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开启本次的学习工作坊。本次培训以探究六循环为基点进行教学设计,以始为终,层层递进。老师们从心出发,在自我的感悟和体验中拨开诗歌的朦胧面纱。
语文组的老师们转换研究视角,以扮演学生的方式进入探究学习。回想过往种种经历,诗歌总是在无形间给予人无穷的力量或是心灵的慰藉。在第一个环节“我喜欢的诗歌”中,老师们纷纷向同伴分享自己所喜爱的诗歌,并阐释自己为何喜欢这首诗歌和这首诗歌带给自己的影响。一首好诗滋味无穷,在不断品味诗歌的过程中,老师们也逐渐敞开心扉。“心动”则“情动”,老师们开始将“情”流露于笔尖,用画笔和色彩细细描绘出自己的“心动瞬间”。两个“独处失败”的人相遇、童时在家乡看到的太阳、困难时友人的帮助……一幕幕“心动瞬间”让大家看到平凡生活中珍藏的美好。
接着,老师们尝试为图画配上自己创作的小诗。诗是语言的精华,简洁凝练的语言流淌着每一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心动瞬间”。当诗歌与生活场景相融通,每一个人的情感开始共通。在尝试写诗的过程中,老师们随时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纸上,并贴在白板上与他人共享。老师们分享着自己的诗歌和作诗背景:月光温柔、明媚阳光、幼时的蒲扇、口袋中的太阳……充满诗意的语言唤醒了生活中许多温暖的瞬间。同样,老师们也欣赏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人生的第一次作诗便让大家眼前一亮。一首首小诗仿若一个个美妙的世界,老师们通过文字抵达孩子们心灵中最纯净美好的部分。
本单元,老师们将变成诗人出一本诗歌集。借用TPE表格(我最有感触启发的、我的疑问、我接下来想做的事),大家共同梳理出自己在创作诗歌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为下一个探究活动做充分准备。
诗人具有哪些能力?聚焦这一关键问题,大家展开热烈的讨论。任务单上一个人物简笔画便是这个环节研究的出发点。在《五感画像》上,大家用关键词梳理诗人的感官特点,并从文本中找寻依据。在“信息滚雪球”的教学策略中,每一位老师选出自己心目中诗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三个能力,并为其排序。同桌交流、结伴交流、组内交流、组外交流……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大家手中的《五感画像》也在不断充实着,最终形成“我们对现代诗的理解top3”。自我探究和小组汇报的过程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状态,让思想流动于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尊重每一位发言者的表达,形成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一个诗人不仅拥有着细腻充沛的情感和细致独特的观察力,还拥有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能用独特凝练的语言描述心中情感。在此环节,师生共同梳理诗歌评估标准,学生可根据诗歌标准进一步修改小诗。生活处处皆诗意,当学生激发起极大的诗歌创作欲,便会更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尝试在家校反馈单中以诗歌作为载体记录所见、所闻和所感。
诗歌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一首好诗的内容和结构密不可分。师生归纳总结诗歌赏析的思路,即从诗人观点、文本分析、读者感受、作者目的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全方面解读。探究不仅要联系文本,还要贴近生活。在获得诗歌鉴赏方法后,每一位诗人依照此路径为自己进行诗人画像,再一次回归本心,抵达初心。
在探究式的课堂中,老师们总能获得许多表达与倾听的机会。同样,不断交流的过程也是借他人之眼观照自己不足的过程。通过“甜甜圈找伙伴”的活动,同伴们互写鉴赏、互相交流,再一次使用诗歌鉴赏的方法评价同伴的小诗,填充诗人画像中的“情感爱心”。在不确定的轮动交流中,诗歌拉近了每一颗心的距离,成为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纽带。在互动式诗歌评鉴中,学生们在无形中达成听、说、读、写的四维目标。同样,“诗歌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于节奏”。创设诗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诗歌分享会让学生在悠扬音乐中向全班朗诵自己创作的小诗,并总结成属于班级的诗集,让学习成果变得可视、可听、可感。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为本次主题探究前后的自我画像也是一次自我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从无到有、从疏于观察到留心发现、从忽略生活中的感动到主动记录生活美好……在一次次感受诗歌、尝试创作、灵感碰撞的体验中,诗人们破茧成蝶,向阳而生。以探究循环为主线的诗歌教学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与传统课堂相比,概念驱动的课堂有哪些特征?哪些教学策略(方法、工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对概念理解的建构起到什么作用?概念驱动的课堂,老师“教”了吗?学生“学”到了什么,怎么学到的?
在教学复盘中,老师们再次回顾本次工作坊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在亲身体验后,每一位老师感受颇深。在概念驱动的课堂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主性,知识结构化让学习更为深入和高效,并且以任务前置的学习活动和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加强合作、交流和倾听技能。本次学习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活动设计水到渠成,其中不乏老师们用匠心打磨的巧思,如在诗人画像中制造“矛盾”等,将学习变得生动又充实。
作为课堂设计者,如何保证教学效果?老师需仔细研读课标和教材,整合教材内容,结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明确学习任务进行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中提炼学科概念、重要概念和超学科主题,从而总结出大观念。每一位老师在此次培训中受益匪浅,并趁热打铁,积极投入到概念驱动的语文教学的设计中。大家群策群力,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新知相融。学习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一场与自我、与学生、与课堂对话的过程。语文组的老师们将继续提升,凝聚智慧,从大单元视角出发,让课程绽放魅力。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