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该如何区分?浙江出台意见了
记者丨李瀚林
自“双减”落地以来,围绕“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的划分标准,业界的讨论热度一直高居不下。
毕竟,“双减”政策仅对学科类校外培训做出了规范要求,而“非学科类”的限制相对较少。一字之差就会对培训机构后续发展带来方向性的变化。此前,成都商报教育发布也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多位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负责人们均表示,希望有更加明确的判定标准出来,有助于机构更明确地进行整改调整。(戳此回顾:双减风暴观察④丨机构老板们的迷茫:人人都知道要转型,问题是怎么转,往哪转?)
近日,针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的划分问题,浙江省就印发了《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项目鉴定指引(试行)》(下简称《指引(试行)》)。引人关注的地方,就在于这份《指引》在鉴定机构性质方面,给出了鉴别标准、鉴别原则、鉴别对象、鉴别人员等较为综合的鉴定思路。
鉴别标准是啥?
主要从四个维度出发
记者梳理《指引(试行)》后发现,无论是针对学科类还是非学科类,均要求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价四个维度来进行鉴别区分。
首先,从培训目的来看,如果是以应试提分为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学科成绩,为升学考试服务,就属于学科知识导向;而如果旨在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拓展学生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则为非学科类。
其次,从培训内容来看,围绕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属于学科类课程。除此以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其他学习内容为非学科类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浙江省出台的《指引(试行)》将日语、俄语两门小语种也纳入了学科类范畴。
再来看培训方式的鉴别指标,如果是以刷题、考试、重复读写等反复机械训练为主要形式,以预习、授课和作业辅导等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将鉴别为学科类课程;而以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综合性学习等为主要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性、创造性的则为非学科类课程。
最后从培训评价指标来看,如果是以学科类考试的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强调甄别与选拔,就属于学科类课程;而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综合素质水平与发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不与学科类考试成绩挂钩,属于非学科类课程。
怎么鉴别?
所有鉴别工作将遵循这四大原则
本次浙江省出台的《指引(试行)》除了对上述四个维度做出了鉴别要求外,还强调所有针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的鉴别工作都将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第一是合规性原则,要求所有鉴别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规定。
第二是独立性原则,要求提供鉴别服务的专家不受干扰,不带偏见,确保鉴别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三是科学性原则,要求所有鉴别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综合发挥专家在教育理论、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科学甄别确认培训项目类型,为分类管理提供准确依据。
第四是回避性原则,要求专家及其直系亲属未在待鉴别校外培训机构中任职或兼职。
谁来鉴别?
将成立鉴别专家委员会
据了解,浙江省在组织开展学科类和非学科类鉴别工作之前,将建立“1+11+X”三级专家鉴别委员会,即省级、设区市级和县(市)级(区级是否成立由各设区市确定)按要求分别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成立鉴别专家委员会。
鉴别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要包括学科专家、行业专家和法律专家,可由教研人员、学科骨干教师、培训行业专家、法律顾问等人员参与组成,并且还需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鉴别对象?
自行申请的校外培训机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浙江省出台的《指引(试行)》要求机构自主申请。
《指引(试行)》中提到,主要的鉴别对象是针对不明确自身到底是属于学科类还是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有意愿的校外培训机构可向属地教育主管部门提交申请表及相关佐证材料,申请审核确认。
培训机构所在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培训机构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由3位及以上专家共同按照《指引(试行)》规定的四个鉴别维度和四项鉴别原则进行审核。并且,必要时还将组织进行现场审核,包括实地查验、课堂观察、与员工、学员及家长随机访谈,了解课程安排、培训内容等。最后经专家组综合研判,给出明确的“学科类”或者“非学科类”鉴别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