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的暴发和蔓延让民众陷入了各种消极情绪状态。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对民众健康心理的建设刻不容缓。这不仅仅可以有效减少疫情所致各类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也会凝聚民众力量,共筑疫情防控长城,最大可能避免疫情造成的各类损失。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举行的“实现全民健康—疫情防控与心理建设共筑健康”分论坛,聚焦的正是上述议题。与会嘉宾讨论了疫情影响下世界范围内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各国在疫情防控中紧急心理救援策略、以及如何运用新型网络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等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民众心理和精神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司司长Devora Kestel博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精神心理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现有研究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过程中,不管是感染者还是其他人群都高比例地出现了心理问题和精神症状,比如说焦虑症状出现率为从6%到51%,抑郁症状从15%48%,PTSD现象则从7%到54%。对那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来说,如果出现了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症状,其生活会受到更加长远、深刻的影响,包括认知失调、睡眠缺失、抑郁症、焦虑症以及物质滥用等等。
Devora Kestel博士表示,除了民众受影响外,精神卫生管理机构及其服务体系也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2020年8月的数据显示,世卫组织成员国中的93个国家都报告了这一损失,超过3/4的学校和其他机构遭到了破坏,60%的心理治疗服务被扰乱;而2021年的数据显示,这些秩序和服务体系依旧没有完全恢复。
所幸的是,随着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努力,恢复速度和程度正在改善。Devora Kestel博士表示,情况正在缓解,但同时也应当尤其关注儿童的心理和精神卫生问题。他说,在此次疫情中,儿童受到的影响非常大,世卫组织已从100多个国家中搜集了70万儿童的数据来出台相应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的操作指南。
Devora Kestel博士介绍,世卫组织建立了危机应对响应体系,来为民众提供心理健康的服务于支持,在20多个领域展开合作。他强调,随着疫情环节,如何帮助人们尽快恢复心态、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需要持续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
各国各地区经验分享
中国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于2021年3月初正式成立。来自该中心的姚宏文主任在发言中表示,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民众心理危机,中国派出国家级心理救援队员500余人,在2020年2月1日至9月27日期间,开通心理援助热线681条,热线接听人员7455人,接听电话80.5万人次。
他表示,心理援助作为抗疫强有力的“助攻”,探索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模式,比如武汉方舱医院各具特色的医患互动;武汉市在国内首创了“三专(心理专班、心理专员、心理专干)心理服务体系”的服务模式;权威专家(如钟南山、张文宏等)及时答疑解惑产生的心理疏导效应等。他还进一步分享了四大经验:统一领导,整体部署;响应及时,平战结合;分类施策,服务于民;是凝聚力量,科普宣传。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主席赵旭东回忆了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对全国抗疫心理援助和疏导工作的情况,并总结说,此次疫情防控中,科普作品和社交媒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普作品对缓解恐慌情绪、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很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而社交媒体和网络则为线上督导、线上咨询等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黑狗研究所Samuel Harvey教授也在发言中提到,疫情蔓延带来的影响不仅来自疾病本身,很大部分也来自经济压力与失业等危机。他介绍说,澳大利亚一方面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来对民众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也同步推动研究和调查,对目标人群在经历整个新冠疫情后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了数据搜集、总结、分析,取得了很大进展。韩瑾研究员分享了该机构在疫情中采取的新技术、新机制和新疗法。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内科精神学科副教授范佩贞在发言中介绍了该地区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通过循证探寻最佳干预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其中特别提到了如何保护人们在求助过程中透露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疫苗犹豫”现象的背后
陈冯富珍建议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在发言中重点强调,民众心态的变化会影响他们对疫苗接种的态度,早在2019年世卫组织就发现了“疫苗犹豫”这个现象,即便面对的是埃博拉这么严重的病毒,民众依旧对接种疫苗表现出犹豫,接受度不是很高。
为什么他们会怀疑呢?为什么会犹豫呢?陈冯富珍表示,现阶段就应当去具体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不管它是心理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因为疫苗是我们摆脱新冠疫情、回归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应对恐慌、焦虑情绪的有效方式。她呼吁,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希望能够借此机会通过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人们认识到这点,同时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来自一线的感悟:
从猝不及防到放眼长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西英俊教授是国家卫健委驻武汉市心理救援专家工作组的副组长,也是获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曾多次负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心理救援工作。他在发言中表示,新冠疫情的特殊性让心理救援工作形成了独特的合作机制,多方联系,线上线下结合。政府、民众、专业人员都彼此支持,相互配合,才能从一开始“猝不及防的混乱”到最后“各行其职、井然有序”。
在谈到一线人员当时的工作状态时,陈冯富珍饱含感情地表示,新冠疫情是自己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这么多年来遭遇的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而一线医护工作者首当其中,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为民众服务,他们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她强调,政策制定者一定要吸取这次教训,认真研究如何做到平战结合,才能在遇到下一次公共卫生危机出现时有效地组织应对、减轻影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教授介绍了当时参与的“两年期心理援助计划”,通过资源整合、线上系统与智能化平台、短程干预小程序、女性专用自助系统等措施来参与心理救援。他还介绍当时自己参与的武汉当地的心理援助工作,包括如何为当地医院提供能够长期服务的专业人员、开展“情绪管理门诊”以及针对PTSD、抑郁等情绪问题展开研究。他提到,虽然随着疫情环节,人们的心理症状也逐步缓解了,但他们的BMI指数却增加了,表明可能是情绪问题转化成了躯体性问题,“所以心理援助是个长期的工作,特别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心理援助,在此呼吁社会各界对此重视起来”。
他还简单介绍了此次疫情催生出的新技术与新机制——智能热线、可穿戴设备、AI情感陪伴等。他表示,包括VR虚拟现实在内的新技术对创伤治疗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它们能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解决的“普惠”和“精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