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动画电影的制作,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仅有5分钟的动画短片到具有正式规模的动画电影,美国动画产业在不断的打磨中日益成熟。
1937年,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在美国上映,它自同名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并最终斩获了800万美元的票房,其作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它也成为了美国动画产业起步时期的代表作。
当美国动画产业第一次到达发展巅峰后,动画电影开始经历较长时间的停滞,直到1989年,迪士尼公司由童话故事创作的动画电影《小美人鱼》的上映,才突破了美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瓶颈,重新开启了动画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迪士尼制作的两部由经典童话故事的动画电影在美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起着重要作用,在随后的不断发展进步中探索着最适合时代特色与观众品位的动画电影作品。那么迪士尼动画电影中所运用的手法你觉得可以吗?
一、动画电影的定义
1980年,国际动画组织曾对动画艺术进行定义:动画艺术是指除真实动作和方法外,使用各种技术创作活动影像,即以人工的方式创造动态形象艺术。
从广义上说,动画是指通过某种方式使静止的物体活动起来并借助媒介呈现出来。
从狭义上说,动画是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将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速率逐格放映,每格静止画面上都有细微的变动,在逐格放映时,静止的画面会运动起来给人造成静止画面变成运动画面的感觉。
从而产生动画的效果,动画一般要借助电影胶片、录像带或数字信息的方式进行记录,综合运用音乐、美术、摄影、文学等艺术,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动画电影的形式进行呈现。
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相对,是指“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在动画电影定义的衍生和发展中,它又被定义为“使用逐格拍摄的方法,使木偶等没有生命的事物产生看起来像是有生命一样运动起来的电影”。
美国动画电影在20世纪初开始登上舞台,动画默片、动画短片、动画长片成为随后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呈现出多种动画电影形态。童话动画电影最初发源于美国,《三只小猪》是第一部由童话故事成动画短片的作品。
在美国动画发展的前30年,由于动画技术的发展缓慢,制作出的动画电影较为简单粗糙。20世纪40年代,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动画风格的多元化,动画电影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二战时期,动画的主要功能变成了宣传思想,鼓舞士气的工具,并且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二、童话风格叙事逻辑
在动画电影中,通常以儿童的叙事逻辑来规划电影的情节走向,具有想象力丰富、非逻辑、非常规、反成人常态的逻辑思维模式特点。叙事是电影的轴心,而主题、情节和人物是构成电影叙事的三大主要元素。
在动画电影中通常采用单线叙事结构,单线叙事指单一视角或者多视角粘连在同一主线上,主视角掌控着事件发展的主要脉络,辅助视角从侧面丰富叙述主线,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饱满具有层次感。同时,两个视角交汇集中于同一个主线,共同为突出主题而发挥作用。
迪士尼早期由童话的动画电影中,主角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主要靠外部世界发展进行推动。
《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与恶毒皇后的对抗源自皇后强烈的嫉妒心,求生的本能使白雪公主开始了解与认知新世界,外部原因造成了白雪公主逃到森林里的这一选择,而并非其性格使然。
在后期的动画电影中,内部驱动成为主角采取某种行为态度的主要原因。《小美人鱼》中,电影开始时就展现出了小美人鱼爱丽儿天性自由,喜爱冒险的性格,因为父亲在海底世界限制音乐的存在,爱丽儿最终选择了逃出海底世界。
这一行为是缘自角色对自由的追求,父亲禁止演奏音乐的规定是推动人物打破束缚的辅助条件。内驱是主角行动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外部驱动的可有可无,而是外部情节的变化,是根据人物内在态度的变化发展的。
内驱动力是在情节发展线条上人物态度转变的主要因素,观众乐于看到主角人格的蜕变和完满。除了主要的故事框架外,电影的叙事逻辑也是叙事结构的主要支撑。
在童话故事中,故事背景和场景的架构并不是叙事重点,情节的描述和人物的刻画才是重中之重,在时通常采用增加新角色和新情节来丰富故事的厚度。
动画电影是靠视听来接收信息的,如果动画中忽略对场景和故事背景的叙述,缺乏情节发展的叙事基础,就会造成信息断层,受众难以构建起具有完整逻辑的虚拟世界。
因此,从童话故事到动画电影要实现从集中叙事到发散叙事空间的转
变,保证叙事的完整性。在童话到电影的过程中常采用的手法是删掉或浓缩童话故事情节,使电影主题的叙述更加集中。
电影的时长虽有限,但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容纳与传达更多层次的信息量,因此也就有了更大的叙事和情感表达空间,即使是多人物的叙事方式,也能够有序的排列在原有的时间线上。新角色的增加意味着故事线索的层次感更加清晰,内容设置更为丰富。
新情节的增加会赋予电影更顺畅的逻辑和多元化的视角。由于忠于原著所的童话故事情节早已被人们所熟知,所以设置观众预期之外的情节是迪士尼对童话创意的体现,同时也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意外感,增加观众对于电影的好感度。
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与童话作品有着很大差别,但这并不能阻碍童话作品以电影的叙述方式表达出来。童话故事为电影提供了优质的剧本基础,而电影的创作又提升了童话的质感,丰富了童话故事的情节内容与文化内涵,为其贴上了独具特色的标签。
在动画电影中要保持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过于紧张或松弛的节奏都会给观众带来疲劳感,尤其是动画电影主要针对的儿童群体,因此要利用不同的元素调动观众的兴奋点。
动画电影中,在原有持续性和规律化的节奏中设置机遇性情节是电影节奏把控十分重要的一环。悬念的设置是掌控电影叙事节奏最重要的因素,不论是真人电影还是动画电影,适当情节的悬念设置能够形成影片的跌宕起伏,控制着影片的影像力度。
观众情绪的变化也会随着悬念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从而获得心理上
的满足和愉悦。悬念可以帮助叙事实现节奏变化,在线性叙事时设置关键点,保证故事的输出有一定的波动性,在故事的阶段性叙事中保持高潮与低谷的交织有序。
设置的悬念不仅是为了影片故事的阶段性转折,而且也是为了悬念设置所产生的效果互相影响。同时,悬念设置的密度也会影响观众对于情节的体验,悬念集中紧凑的排列会使观众产生紧张感,为故事情节营造了更大的未知空间,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
在动画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对镜头的调动和剪接叙事是电影的表达手法。与印刷媒介不同,电影的视听语言是更具有感染力和冲击性的表达,而印刷媒介表达方式较为温和,需要人们调取想象力,结合自身经验感知文字所创造的虚拟空间。
电影的细节叙事大多通过较为夸张的形式表演出来。童话的叙事大多是简单的线性发展,由作者把控的时间线随时可提醒读者时间的发展,而电影的时间发展主要靠场景、对白等方式暗示观众。
三、童话动漫电影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主题开始更多地探索内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权利从单一的忠于童话原著到审视人类自身及周围的变化,迪士尼动画电影策略在发生变化后,电影主题更加丰富多元,情节的复杂化使得其更适合各年龄层的人群观看。
童话故事中埋藏着许多童话创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宗教信仰等,在进行动画电影时,电影创作者必须对童话进行重新的解读与阐释,使电影内容适应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发展和人们的认知水平。
《白雪公主》和《冰雪奇缘》两部动画电影都取材于《安徒生童话》,但相隔70多年的两部电影在叙述手法和主题表达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忠于原著电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题和内容的单一化,文化内涵的缺乏,观众的审美疲劳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迪士尼不得不开始创新童话动画电影的手法。
与此同时,观众整体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向电影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动画电影是从童话的,其所具有的天马行空的幻想特点拉开了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创作者将动画电影制作的更加符合现实生活的特点和思维逻辑,现代元素和道具的加入不断缩小着电影与目标观众之间的距离。
传统的迪士尼动画电影通常以“真爱、希望、信念”为主题,以单一的主题为叙事线索,单纯的浓缩了原有的童话故事情节。而在迪士尼的旧有模式受到行业中同类动画的冲击后,迪士尼开始对动画电影的表达主题进行创新改革,将简单的主题多元化和多层次化,扩大了原有主题的内涵,丰富了电影主题的表达方式。
在电影《冰雪奇缘》中,“真爱”不再只是传统迪士尼电影中所表达的美好爱情,还有姐妹间真挚的亲情,以及主人公所展现出的勇敢、坚强、独立的个性,都成为了电影所要传达的情感。迪士尼在延续原有主题的基础上,增加情感在主题中的占比,从多条线索勾勒出电影主题。
电影的主题不仅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夸张和放大了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美国文化价值观主要以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为主,由其衍生出的平等、竞争、权利意识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在动画电影中都有所体现。
在《公主与青蛙》《冰雪奇缘》等电影中可以看到女权意识的崛起,在《小美人鱼》电影中可以看到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电影中所包含的价值观能够被观众认可的原因。
一是这些价值观适于主流文化,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普世价值观。二是适于儿童的认知,能够为其搭建积极向上的美好世界。此外,电影中所展现的浪漫主义也成为各个年龄层观众所认可的价值传达。
王子与公主的圆满结局、主人公在历经重重磨难后的蜕变成长等都以喜剧而结尾,体现着人们所向往的浪漫主义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文化内涵植入动画电影中,为所有动画角色的行为赋予合理化的解释。
迪士尼动画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紧跟时代的脚步。由童话所的动画电影将当时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和内容所符合观众心理预期的语义符号融入电影内核。
结语:
从迪士尼由童话的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迪士尼也从初步探索童话改革创新到掌握动画电影的创作规律。童话版本虽有不同,但关键情节架构都基本处于类型化,在的过程中童话的部分内涵延续,部分内涵被重新设置态度意义,赋予新的价值符号。体现了精神的时代化和动画元素的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