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立“12345”培训机制 锻造高素质扶贫干部队伍
红网时刻5月13日讯(记者 李慧)“省里的培训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工作思路更宽了、工作干劲更足了。”参训学员感慨。为提升湖南扶贫干部素质,湖南探索建立了“12345”扶贫干部培训机制,即“把握‘一个核心’、强化‘两个保障’、整合‘三支力量’、创新‘四种形式’、抓好‘五类培训’”。
通过该机制,湖南省近三年来共开展各类扶贫培训班15000余期,培训各类扶贫干部近200万人次。
“一个核心”即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把它作为扶贫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要义,列为开班第一课。省委省政府以上率下、以会代训,专题学习。在培训课程设计上,所有涉及扶贫领域的培训课程,均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作为首修课、必修课,做到逢班必讲、逢课必授,确保入脑入心、学懂弄通。
培训工作始终突出制度先行和资金投入“两大保障”。一方面,强化制度保障。加大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先后在《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全省脱贫攻坚纲领性文件中予以强调,明确要实施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扶贫专题培训计划。同时,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关于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从培训内容、培训层级、培训资源、培训保障等4个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意见,使全省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式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另一方面,强化资金保障。2018年,仅全省扶贫系统就投入扶贫干部培训资金10800万元,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996期,培训扶贫干部36万人次,受益学员达1.52万人次。
培训工作始终注重整合“三支力量”:一是借助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教学资源。如长沙县委党校仅2018年就承办省内外各类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70余期,参训党员达1.5万余人。二是依托省内高校、职业院校等培训力量。这几年湖南省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全部安排在湖南农业大学、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进行。三是发挥领导干部、致富能手等专家作用。省扶贫办领导班子每年赴贫困市县授课百余次,为基层领导面对面答疑解惑;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谭艳林、全国劳动模范龙四清、全省最美扶贫人物彭育晚等一批致富能手登台开讲,深受广大参训学员好评。
培训工作始终注重实效创新“四种形式”:一是创新培训渠道,既“请进来”又“走出去”。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上门作专题讲座,分批选派扶贫干部外出参加专题学习、考察学习等。二是创新教学形式,既“专家讲”又“学员论”。让学员变教员、课堂变论坛。三是创新教学场所,既有“课堂教室”又有“教学基地”。除了传统的教学场所,全省还精心打造了一大批以韶山为代表的党性教育基地、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精准扶贫教学基地、以崀山脐橙主产区为代表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教学基地。近年来,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培训党员近10余万人次。四是创新培训方式,既有“线下教”又有“线上学”。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开设了脱贫攻坚专题班次,在红星网、湖南扶贫网、红网扶贫频道以及红星云、湖南微扶贫等公众号开设扶贫学习专栏。同时,建立“网上帮扶课堂”,问题随时答疑。
“五类培训”是抓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行业部门干部、扶贫系统干部、帮扶干部、贫困村干部培训。坚持“培训到基层、培训到一线”,大力开展“领头雁”培训工程。利用两年时间对全省6920个贫困村暨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党支部书记开展了全覆盖轮训;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仅2018年就培训11062人,示范带动贫困户12631人,人均增收4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