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WiFi是一块不够甜的蛋糕
一家之言
1月16日,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为航空公司如何验证和评估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提供具体要求和指导。这意味着,距离中国各家航空公司放开在飞机飞行阶段使用手机又近了一步。值得注意的是,1月16日的消息发出后,除了各家航空公司“抢食”这块蛋糕“争第一”,盈利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与国内情况相比,美国大多数航空公司已经实现了航空WiFi的普及,但是价格昂贵——每小时收费从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不等。现在,少数美国航空公司,如捷蓝航空,正在谨慎尝试提供免费WiFi服务。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院专家莫广卫曾经表示,改造一架飞机,使其可以提供空中上网业务,成本大概为300万美元。也有数据显示,关于当前飞机改装和设备维护的费用,一架飞机的WiFi改造成本在300万-50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先期一次性的投入巨大。
更令人头疼的是,一年运营费用也不可小觑。
其中,最主要的租赁卫星宽带资源花费颇高,价格会根据全球不同区域卫星资源的紧张程度有区别。数据显示,对于Ku卫星,租赁1MHz的波段一年的价格是400万-500万美元。
就后期商业回报而言,虽有业界人士指出,电商导流、差旅O2O、展示广告、内容消费、WiFi红包、应用推送、机票、酒店、旅游度假产品的销售,都可以产生商业盈利。但问题在于,如果植入如此多营销内容,对于用户体验来说非常糟糕。
加之航班时间较短,仅为1到2小时,那么用户在使用航空WiFi时,如果采用付费手段,一方面对费用标准会比较敏感,过高费用显然会引发用户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如果费用降低,或者免费,并通过大量植入广告或营销内容来盈利,则可能造成部分用户放弃使用。
其实,公交领域与地铁领域都曾推出免费WiFi,也有不少公司尝试介入,但以公交WiFi为例,不少参与企业运营一段时期后就退出了,原因在于投入不菲,但收入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广告投放等。而随着手机WiFi套餐价格的逐年下降,许多用户因体验不佳,放弃了所谓的免费WiFi。
当然,相比于公交与地铁WiFi,航空WiFi有其特殊性,就是手机WiFi被强制关闭,用户对于公用WiFi的需求更加明显。不过,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运营策略,如果想短期内拿回投资,就面临着高收费与用户流失的两难选择。倘若希望做长期战略,对于漫长的成本回收周期,企业能否坚持住,则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总而言之,航空WiFi是一块不够甜的蛋糕,看上去诱人,但实际尝起来却未必可口。无论是航空公司自营,还是外部企业参与,成本与用户的双重压力下,都将使其面临不小挑战。
□楚天(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