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张思睿 郑颖
7月7日,全国117万艺考生迎来延期一个月的2020年夏季高考。
为防止人员流动聚集影响全国疫情防控大局,被推迟的不仅有文化课考试,还有本定于三月、四月开展的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校考。文化课考试和专业课考试双双延期,出现“高考先于艺考”的特殊情况,给艺考生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不小挑战。
这其中,山东籍的艺考生还面临着另一重挑战——2020年山东省夏季高考首次实行“3+3”模式,即考试科目包括国家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任选的3科。
进入考场前,考生们正在提交《2020年高考考生健康承诺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郑颖 摄
高考改革、考试延期和线上考试,山东艺考生们面临着多重挑战。
校考延期:被倒置的备考时间
7月7日上午8:30,距离首场考试开考仅剩半个小时,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校外,考生们在提交了《2020年高考考生健康承诺书》后已鱼贯入场。现场维护秩序的交警疏导着大门前的家长们,原本稍显拥挤的校门两侧逐渐空旷起来。
进入考场前,烟台培英中学高考生分成两队,进行体温检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张思睿 摄
玉玫没有像大多数家长那样直接离开,她站在警戒线后张望着校门的方向。早晨,女儿坐着学校统一的大巴来到考点,她开着私家车在后面跟丢了,等停下车后,女儿已经进入了考场。
眼巴巴地望着考场的方向,玉玫说自己比女儿还要紧张。
玉玫的女儿是作为艺术生参加高考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原定于三月和四月开展的全国艺术生校考被调整至高考结束后开展,这打乱了艺术生们的备考计划。
按往年安排,艺术生通常在高三上半年12月份左右参加全省联考,次年3月、4月参加各高校组织的单独考试,最后开展文化课复习,备战6月份的高考。尽管疫情并未影响春节前开展的联考,但对于有明确目标院校、希望冲刺更好学校的艺考生们而言,校考和高考的“倒置”完全出乎意料。
7月7日上午,在考场前等候的家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张思睿 摄
3月12日,教育部部署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时指出,原则上2020年高考前不组织现场校考。4月10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关于2020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方案调整有关工作的通知》,统一宣布取消部分高校及专业的校考,按山东省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或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部分高考及专业保留校考,但考试方式调整为非现场考试,或在夏季高考结束后两周内组织现场考试。
玉玫觉得,校考延期挤占了女儿原本准备文化课考试的时间。因为疫情,校考推迟,玉玫女儿只能在家准备专业考试并录制线上考试的视频,而无暇顾及复习文化课。女儿校考的成绩出来后,玉玫觉得不甚理想,只通过了几个不太满意的学校。因为文化课复习匆促,也很难对高考成绩下定论。最终会去往哪个城市,还要看女儿的高考分数。
政策的变化对于舞蹈专业的艺术生而言,严格控制饮食的时段被大大拉长。灵慧女儿原本从春节前就开始准备舞蹈专业考试,“春节那天都没吃饭,就为了瘦下来”。她本计划在正月结束校考,然而受疫情影响,校考一直持续到四月份,并且7月14日还要参加山东艺术学院的线下复试。她说:“准备校考时不让吃也不让喝,复试结束后要使劲high!”
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辛苦的练习,目前灵慧女儿已经顺利通过了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校考。而对海梦的女儿来说,参加完此次文化课考试后依然不能放松,而是要全力以赴准备校考。
海梦说,女儿学习的是编导专业。7月13到7月16日,女儿会独自离开烟台,先去济南再前往杭州,参加复试。原来女儿打算直接去杭州参加心仪的浙江传媒学院的校考,但同样是疫情的缘故,海梦女儿在济南某所学校的初试成绩在高考前几天才公布,因此她不得不调整计划,先去济南复试。在海梦看来,高考延期对女儿的心理状态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她担心,长时间准备高考文化课考试,在编导专业方面会比较生疏。
陈勇儿子去年选择不参加校考,他觉得这一选择相当幸运。受疫情影响校考推迟,直到2月份,因为不清楚校考将延期到什么时间,准备参加校考的美术生只能继续准备专业课,不能腾出时间准备文化课。甚至有很多赴京参加校考培训班的学生,直到3月份取消校考后,才回到家乡准备文化课。
然而高考之后,这些参加校考的考生又要重新“热手”,才能达到校考的状态。其中曾经赴京的考生,因为北京重新升级为高风险地区,还必须通过核酸检测后才能参加高考。艺考生们的校考之路,比较艰难。
线上考试:几家欢喜几家愁
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要求,部分高校的校考转变为线上考试。对此调整,艺考生和家长们有喜有忧。
疫情防控期间,海梦女儿参加了编导专业的线上考试,既在线考才艺,也需要现场抽签作答。尽管线上考试内容多元复杂,但海梦并不认为线上考试会对成绩造成任何影响。
灵慧和玉玫对线上考试的态度则更为复杂。灵慧女儿参加舞蹈专业的线上校考时,需要上传自己用手机录制的考试视频。她感觉很幸运,因为录制视频可以提前模拟很多遍,考试时也没有考官盯着看,不容易紧张。灵慧和我们分享了女儿的考试视频:她面对镜头从容不迫地验证身份,微微笑着,跳了一曲古典舞《一戏一生》,轻盈优美。
但另一方面,灵慧也担心不同于往年现场表演、直接打分,提交视频的考试方式难以公开透明,也许会给“暗箱操作”打开方便之门。
玉玫同样担心考试作弊问题。视频和音频可以后期合成,从而为作弊留下空间。但玉玫也了解到,如果怀疑有作弊现象,可以提出要求进行核查。这稍稍令她放心了些。
玉玫认为,线上校考虽然可以免去四处奔波的劳苦,但另一方面玉玫女儿也抱怨,线上校考的结果不一定客观公正。
“比如录视频时,有的人上镜,有的人不上镜,一定程度会影响自己的分数。”玉玫说,此外,线上校考只要求考生读几句考试材料,也难以考查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而用手机录音,收声效果也不好。这种种弊端,都对玉玫女儿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网课与高考:坎坷的艺术之路
四位家长的孩子作为艺术生,虽然与大部分考生有着不一样的高考之路,但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之下,都面临着两份相同的压力——网课模式带来的困难和高考延后带来的冲击。
玉玫觉得,上网课的效果并不好,女儿网课的上课模式是“老师看不到学生,学生只能够听到老师讲课”。疫情期间女儿长时间待在家里,缺乏老师督促,相当贪玩,学习上很是懒散,和玉玫之间的矛盾也更多。“有时候已经做好早饭了,叫她起来她却不起。”玉玫认为,她们母女的沟通也出现了问题,当自己忍不下去批评女儿几句,女儿不但不听,有时还会顶嘴。
陈勇则无奈地表示,儿子比同级同学晚一年上学,在2003年非典时期出生,在高考时的时候又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不太成熟的儿子在网课学习期间出现了很大问题,不但不能一直好好听课,有时还玩手机打游戏。陈勇分享了自己身边一个学生的实例,这个学生录制了两个小时的视频,将视频对着摄像头,让老师误以为自己在听课,其实本人在一旁睡觉。
“平时线下授课,老师对学生也有震慑作用。”40多个人的班级,老师在网课里也管不过来。后来,普通高中开了,但培训机构不允许开,看到其他同学可以恢复正常上课,儿子却只能在家上网课,心态也受到了影响。
陈勇表示,高考延后的一个月也消耗着儿子的体力和精力,孩子现在很迷茫,和自己谈心时,甚至曾经自我怀疑:考大学有什么用?上完大学将来能干什么?“孩子处于半崩溃状态了,老师们的开导也没有什么用。”陈勇对此也感到十分无力。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当回忆起当初孩子选择艺考这条道路,四位家长都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不赞同,但他们最终选择支持孩子的理由也有着共通之处:孩子喜欢,希望孩子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然而面对这种种变数,孩子们是否能够顺利地走上自己热爱的艺术之路?玉玫们、海梦们、陈勇们、灵慧们不能断言,但他们坚信:在接下来的高考和校考中,孩子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玉玫、陈勇、海梦、灵慧为化名)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4009-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