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限周一至周五规定时间”。近日,记者探访发现,合肥多所英语培训机构纷纷转型。同时,“双减”政策落地,短期内也正在给培训机构老师和参加培训的学生及家长带来一定影响。
探访: 学科类培训机构纷纷转型
“过去的两周时间,是最难熬的,我们一度很焦虑,因为我们夫妻俩都是靠培训机构谋生,‘双减’政策一下把培训课程砍掉了几乎一半,压力可想而知。”合肥市民李先生于两年前在滨湖创办了一所小型培训机构,熬过了艰难的初创期,本打算“大干一场”,谁曾想却迎来了“双减”政策。夫妻二人一度为此发愁,“不像很多大企业转型路子多,小公司经不起折腾。”李先生告诉记者,好在近期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他们也尝试申请了非学科类培训,“‘双减’政策落地,周末不能开班,肯定会筛选掉一部分托管性质的学生来上课,但真正有补习需求的还是会来,所以学科类培训我们也会坚持做下去,其他的就跟着政策走吧。”
记者了解到,国家“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也并不罕见。8月23日,英孚青少儿英语合肥学校在致家长和学员们的一封信中透露,英孚将正式推出旗下针对学龄前儿童市场的全新素质教育板块——英小孚儿童成长中心,切入3~6岁学前教育领域,全新推出提升语言逻辑、艺术创造、科创启蒙、文化传承、探索世界、学会学习等七大能力的多元产品矩阵。
此外,记者探访了解到,近日来,“瑞思英语”已改名为“瑞思成长中心”,“海伦多兰英语”已改名为“海伦多兰成长中心”,“春林教育”已改名为“春林儿童素质成长中心”,这些培训机构改名后均无一例外提出“课程将专注于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包括社交、健体赋能、话剧学习以及阅读能力提升”等,但这些英语类培训机构对于秋季学期后是否会在周末开课并未提及。
家长:周中上课接送难 靠培训赶超基本无望
“孩子的课表终于出来了,课程全部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我家的安排在周五下午5点至6点,这对双职工家庭来说真的太难了。”家住政务区的张女士向记者吐槽道。
记者了解到,张女士的孩子开学就读一年级,此前就给孩子报了舞蹈、画画和钢琴兴趣班,此外还有一门英语课。“以前课都是安排在周末,现在英语课放在周五下午,学校托管班要5点才结束,即使放了学就去接娃,时间也很难赶得上,况且还会遇到加班、堵车之类,不行的话只能向学校申请退费了。”张女士无奈地感叹着。
同样纠结的还有家住滨湖的市民夏女士,“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往年这时候已经续交培训费用了,但是现在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政策变动,如果交了学费后面没时间上课或者政策变动不让补课了,不知道学费还能否要回来,培训机构处境困难万一跑路怎么办?”李女士感慨,以前如果觉得在学校学得不好,还能利用周末两天“开小灶”补一补,现在看来,“想让孩子靠培训机构赶超基本上没有希望了。”
员工:部分培训机构老师或面临失业风险
“本来以为疫情原因放个长假,没想到马上要面临失业了。”在合肥学而思培优上班的小陈(化姓)打趣道。小陈告诉记者,自己刚入职该培训机构不足一年,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听同事说以前暑假是最忙的时候,课程安排爆满,老师也很辛苦,但今年夏天明显不一样了。
小陈告诉记者,培训机构老师的工资中课时费占主体。周末和寒暑假上不了课,老师工资肯定大打折扣,公司也养不了这么多老师,裁员在意料之中。“我同学就比较明智,之前也在合肥培训机构代课,今年刚回老家考上了教师编,现在政策落地肯定一大批培训老师都去考编,竞争更大了。”
让小陈欣慰的是,自己所在的培训机构规模较大,各方面也有保障,而关于裁员公司也已经表态,“组长说之前开会管理层已经说过让我们放心,即使裁员,别家公司赔偿的,我们不仅会有,只会更多。”
24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合肥学而思金大地校区负责人,当记者问及是否会裁员时,该人士表示自己休假刚回来,对情况不是很清楚,“有相关的变动我们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也会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
当天上午,在合肥新东方贵池路校区,前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寒暑假课程已全部取消,学生只能在周一至周五上课,最迟8点半下课。至于“双减”政策落地是否会带来教师大幅减薪和裁员等情况,该公司并未透露。
部门:建立劳动关系风险预警机制
记者了解到,日前,合肥市根治欠薪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和新东方等5家教培机构参加的落实“双减”政策劳动用工情况调研座谈会。
参会的5家教培机构分别汇报了“双减”政策对本单位当前运营模式、经营效益、师资队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自身采取的对应措施。合肥市人社局和市教育局就参会教培机构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根据本部门职能分别做了解答和下一步工作指导服务,强调要建立劳动关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联动,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会议认为,“双减”政策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全面而长远的。短期看,也难免影响就业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合肥市人社等部门敏锐关注到政策落地给就业和劳动用工带来的影响,主动作为,积极行动,提高了劳动保障服务的前瞻性和精准度,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与社会各方共同发力,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保障“双减”政策更好落地。
据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