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明面上的讲法;
一分力气卖十分,是少有人讲得真实。
——鲜为人知的教育售卖 销售能解决的只有销售的问题
知识无价,教育体面,为人师表,点燃灯火,在外行看来,教育培训行业尽管出现较晚(最早可以追溯至新东方出现的那个时期),仍不失为一个体面行业,尽管一路走来也诟病不少。
直到还未满二十年,就出现了一线城市的天价补习费用,一年几十万不算太多,从最早的语数外到遍地开花的——有需求皆可补习,没有需求创造需求来补习,直到去年风头按下,到今天仍有“顶风作案”的同僚在坚持,对于部分小机构,从情感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开始时,出发点是好的,直到最后也没变。有真正的教育者,我相信,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育者太少。
从民居搬到了写字楼,温饱情怀很容易就变成了汽车房子,这点和其他行业并没什么区别。末期,资本的大量入驻,不过是把这个速度加快罢了。毕竟一个民间行业从开始到结束。二十年多一点点的年龄太短了。
资本干预最多的,也最招人烦的,销售第一,管理第二。大多数实现快速扩张的,内部基本也这个优先级。导致一个教授各种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老师,主要矛盾居然和教学关系不大。
把梳子卖给秃子,并不光发生在奢侈品行业,知识类更难测量标准,
今天主要讲常见三招,说说还在不时炫耀销售至上的曾经的同行。
一 戳痛点
每个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给家长带来这样那样的困扰,大部分是可以随着心智的成长和成熟自我改进、消失。当下和未来的距离自然给专业人士留足了可操作空间。
从最早的升学补一补,到家庭教育了解一下,再到全面发展全面补。
从课业到兴趣,甚至还有顶嘴不听话都整了个情商产业出来。
明明只是自家孩子补个课,补着补着,家长成老板了。
而辨别能力稍弱一点的家长,太多太多,刚从一个坑爬出来,再扎进另一个坑。
二 价值塑造。
任何事物都有其价值,销售的意义在于让人发现并购买。这里好像没毛病,你架不住急着赚快钱的小脑瓜,价值无形有价,定价那套有点复杂,就说把无形的价值“满意”的让你接受,你准备用多少价格来买单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外面做宣传的培训机构老师,经常一个普通的概念,细节,说得天花乱坠,堪比大力丸叫卖现场,比如乐器和舞蹈,就是五六岁的,也敢说能练一个技能,能练乐感节奏,能练大方自然等等。一个敢吹一个敢信。近两年的退费难问题,有一部分原因,一般人可能想不到,是销售的高提成和高流动,有多高,30%不算高,后来那个销售离职了。
三 逼单环节
号称销冠才能拿捏的终极杀器,这个环节下,要么成功要么成仁,什么损招都干得出来。只要有过三年报班经历的,应该都体验过。别想什么买卖不成仁义在,高明的销售策略制定者想得十分通透,反正不买了,基本不用考虑下次了,至于个别的,几十万规模,哪有心思照顾到干别的,毕竟只要业绩快,负面很快就掩盖。
有人小规模的统计过,在最后还犹豫而没下单的,有百分之二三十碍于面子,不大情愿地交了钱,但经历过这个环节的,应该一段时间里,不想看见和培训机构有关的任何事物了。
当然,迭代十几年行业发展,各种路数多不甚数。见过了太多的销售,偶尔遇到真的还不错的老师,大概率是分辨不出来的,不自觉地会用销售讲的天堂来对标上课老师的人间,结果可以想象。
学科类明面取消的今天,艺术类仍会大行其道,原因无他,真本事很少人能理解的时候,那只能是销售的天下,如果能加入可靠优质的交流圈或许能省下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