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儿童绘画,特别是学前的孩子,画画只是一种表达,代替文字展开想象的表达。这一阶段的孩子基本上都会“画画”,他们用线条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有些是很符号化的,有些是抽象的,但这只是表达的载体,成人传统的“判断”标准无法分出高低。因此当孩子拿起画笔勇敢地表达自己时,请不要在一旁评头论足,那是属于一个人最天真最有想象力的表现。
别怀疑儿童画的本质。看过多少艺术大师用尽一生的精力回到童年,我们却要在孩子最好的时候禁锢他们的思想,约束他们的手脚?
知道了孩子绘画的目的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简笔画和机构画是个大坑。如果一个孩子按照简笔画开始描画,他们丢失了什么?从孩子开始描画的那一步开始,要描一个苹果,那么这个苹果就刻在他的脑子里,这个小孩不会主动去想他要表达的苹果是什么?可见,失去的是一种只属于他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失去了一种让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强的机会,使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强大。正如梵高曾经说过:当我画一只苹果的时候,我可以感觉到苹果里的汁液在包裹着苹果的皮,核里的种子在努力结出自己的果实。那些“原生态”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在他们自发的涂鸦中,自带着情感、故事,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创造然而这一切,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简笔画”中被抹杀了。
或许你说现在的培训机构已经改进,老师会引导孩子去想象。所以到底如何引导想象呢?在此,不免要提及最近网上一篇两位艺术兴趣班教师互相攻击的文章,文中可以看到许多培训机构的内幕,可以总结为:很吸睛,套路深。体制画是绝对的“吸睛”。一般来讲,就是“效果好”。但是,好的效果背后是什么?也就是说,绘画是有目的的,是教师“操纵”的结果。怎样去操纵?全部课程,教师都是有教案,即如何让孩子的图片有好的效果。例如“构图法则”,是老师首先设计好的,分成傻瓜式的1、2、3步让学生来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规定,把老师准备好的东西贴好,涂上即可。小朋友按照老师的指导讲解,作品被评为“饱满”、“童趣”、“创意”、“工整”、“综合材料”等;家长看得很满意,孩子很有成绩感,于是机构收到了最好的反馈:家长愿意买单。你是否有一种感觉当孩子在教师规划的教程中走时,似乎又回到了简笔画上,升级版的简笔,被包装着更加华丽的标准模板。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愿意付钱吗?
在给孩子套上标准模板时,我们又让孩子失去了什么?没错,灵魂儿童绘画中最有价值的是画面中自由而真挚的心灵,这是艺术家一生研究和追求的境界。所有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毕加索说。儿童展现自己的童年,而艺术大师们向往童年。儿童绘画要表达什么,艺术大师们要纠正固有的绘画观念,从儿童的角度去学习,学习儿童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艺术大师通过儿童学习改变自己。儿童身上有太多珍贵的东西,我们必须加以保护,不要扼杀扭曲。每个孩子都是一棵欣欣向荣生命力强大的树,如果我们硬把自己套在大人的标准里扭曲成一个盆景,那怎会成为参天大树?就绘画而言,请丢掉那些好看的画面,让孩子真诚的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