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5月13日,兰溪Y某的QQ上收到一条信息,对方自称是其儿子,现在学校里有个清华大学的培训班,想报个班学习,一门课程要交47500的培训费,Y某一看儿子要学习,立马就答应了。这时对方又发来一个QQ,称是学校收费的老师,Y某就添加好友,转账47500元。
过一会,“儿子”称还有一门课也想报名学习,Y某又转账47500元,这时“老师”称报两门课程需要交78000元的保证金,这笔钱在课程结束之后会退还,Y某又转账78000元。
转账后,“老师”又称其儿子符合到清华大学读交换生的条件,能保研在清华大学读书,但需要交16万元,Y某称现在没有那么多钱,能不能先交10万,对方同意了,转账后Y某接到儿子电话才发觉被骗,共损失27万元。
作案手段分析
1、非法购买信息,量身定制骗局。骗子从非法渠道获取学生及其家长的信息,再冒充学生,用短信、QQ、微信等联系方式发信息给家长称想报名参加培训班,需要交纳费用。由于信息开头直接呼“爸”“妈”,并自报姓名,很多家长看到信息会放松警惕。
2、多种借口搪塞,躲避家长核实。在发信息时,骗子一般会以学生的口吻,称“自己的手机摔坏、进水、没电无法接听电话”“用的是同学手机”“正在上课”,来给家长制造一种情境,一方面消除家长在接到陌生号码发来信息时的疑虑,另一方面避免家长打电话核实,骗局败露。
3、双重角色演绎,令人防不胜防。骗子知道冒充未成年的学生,直接让学生家长转账上万元,学生家长一定会小心谨慎,多方核实,所以骗子再通过冒充学校领导,对名师讲座加以互相印证,打消家长疑虑。
4、假借名额有限,制造紧张气氛。如果家长犹豫不决,骗子一般会以“名额马上没有”“不报名对自己影响很大”为由,制造紧张气氛,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爱子心切”的心理,要求马上转账或者汇款,实施诈骗。
其实,想要识破此类骗局并不难
比如,给孩子的班主任打个电话核实下
或者在QQ上多问“孩子”一句——
“你XX课的老师叫什么名字?”
骗局便会不攻自破!
警方提醒
1.遇到收费等和孩子相关的事宜,请广大家长保持警惕,不要着急转账,应当先通过电话、视频或见面等方式与子女或老师本人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交费。
2.不管骗子伪装成什么身份,绕多少圈圈最终目的都是“转账、汇款”,凡是涉及到钱财问题的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核实确认,切勿轻信他人,以免财产受到损失。
3.一旦发现上当受骗,保存好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或96110报警。
来源:金华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