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教学的困惑与变革
文 / 李超德 孙梦婕
内容摘要:文章针对服装设计本科专业当前出现的办学困惑与时尚活动高歌猛进形成的疏离和反差,分析了教学资源配置、课程设计、人才规格、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服装设计教学目标模糊、培养标准同质化的发展瓶颈,思考了如何应对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创新时代必将影响设计未来的时代变革,提出了尊重服装设计教育和人才需求自身规律的教育改革方向。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同质化 人才需求
服饰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最为直接的形式载体。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艺术类高校的相近本科专业中便已加入了服装设计课程或分班教学,但据确凿可寻的文件材料得知原纺织工业部部属院校苏州丝绸工学院1983年率先创办服装设计本科专业,至今不过37年历史。37年来,服装设计类本科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最为活跃的设计专业之一。然而笔者连续两次做中国设计年鉴中的中国时尚教育篇,深感在设计教育总体规模“井喷”式发展的同时,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质量控制、专业课程设计、人才规格设定、就业市场需求等方面也积压了许多问题,引发了设计教育界的深切反思。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4届李莎莎、赵湖婷毕业作品
一、服装设计专业的办学困惑与时尚活动高歌猛进形成疏离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服装设计本科专业从无到有,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但近几年不少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相继停办,既是服装设计人才需求的市场行为,也是办学困境的缩影。虽然服装设计本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遭遇瓶颈,但是全国各地服饰时尚活动却高歌猛进、如火如荼,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冷热两重天。譬如创立于1997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迄今为止,已有近两千家(位)中外品牌和设计师参与了时装发布和展览展示活动。目前,每年时装周举办近两百场时装秀,现场专业观众超十万人,电视观众超五亿人次,吸引来自国内外媒体近三百家(其中境外媒体占20%)。多年来,时装周在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以及中国服装由加工大国不断向品牌强国转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时装周的示范引领下,全国近三十个城市相继举办了时装周。时装周在推动时尚生活方式的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1〕在春夏、秋冬两季中国国际时装周的示范效应下,全国各地拥有一定服装产业规模的地方,时装周和服装服饰博览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有的服装产业特色乡镇都举办了各类时尚博览会和时装周。
作为检阅全国服装院校设计水平的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从2013年举办至今,也已经成为检阅高校服装教育水平和设计教育成果的重要舞台之一。从大学生时装周上可以看到,有纺织服装材料学科支撑的综合性大学服装设计院校,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艺工结合,带有明显的纺织面料和服装工程技术运用优势的痕迹,客观上比较注重服饰面料、工艺与结构设计,更多考虑到设计作品的成衣化、市场化和商业化,这类院校包括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独立设置的美术和艺术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则更加强调设计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特别是在色彩修养、形式构成、创意设计方面重视设计趣味和先锋视觉效果,诸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院校具有这样的明显风格。而高职院校,包括某些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服装设计事业的一支生力军,直接面对企业需求进行专业培养,在时装周的展示中反映出了职业化订单教育的特色。根据许平教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会议上公布的研究成果,占在校大学生11.6%的一百多万的艺术大学生中,普通本科设计教育占有很大比重。由于不少服装设计教育在创办之初仓促上马,确实存在着工艺师资短缺、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两头不落实的状况。一方面是高端设计人才学校培养不出来,另外一方面,企业设计实务操作人员本科院校又不愿意培养。
服装服饰行业有发展,设计人才就有需求,然而服装设计院校的办学困境与时尚活动高歌猛进形成了境遇疏离。特别是2014年起,教育部开始公布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当年就有15个本科专业被亮“红牌”,其中就包括服装设计专业方向的艺术设计,这种状况迄今仍然没有改变。更令人惊讶的是教育部2016年公布的高校本科撤销专业名单竟然包含了10所院校中11个服装设计和服装设计与工程类专业,专业发展现状面临强大压力,经历着设计专业结构调整的阵痛与变革。据统计,有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共有二百多所,每年有超过五万名各类服装设计专业类学生毕业,服装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与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实则相向而行,服装设计教育正面临着需求侧与供给侧发展的驱动平衡问题,集中表现为成果与隐患同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严峻现实。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需求侧改革阶段,体现为扩大投资、鼓励消费、宏观调控和刺激增长等方式,驱动产业规模化高速发展,教育领域同步呈现为大规模升格、合并和扩招。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设置是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层次的依据,根据供给侧的观点,合理教育资源供给,应当与服装产业人才使用端呈相对应、有层次配给。服装设计本科教育就产业应用而言,绝大部分设计人才侧重于服装、服饰时尚品牌成衣化设计与产品传播,更多思考设计流行趋势,注意力应该主要放在设计实践应用教育上。高职教育则更侧重于设计技能与手段、设计工艺转化与服装生产流程管理教育;而中专中职侧重于岗位技能培训和工艺手段教育;继续教育则侧重于职业培训与素质提升等教育,所有这些教育形态构成了中国大服装设计教育的全貌。然而,服装设计人才的中间和底层需求层次非常庞大,以我个人看法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灰领”阶层,只有进行分类指导、形成分层次办学,各类层次设计人才规格才能满足产业人才的梯次平衡,纠正各类院校培养目标含混、教材教程混淆、重本科轻专科、重艺术轻技能等教育同质化倾向。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4届林彤、张梦童毕业作品
二、服装设计办学目标模糊与培养标准同质化是发展瓶颈
服装设计专业确实存在许多尴尬与困惑。不少院校长期以来简单将美术绘画基础与服装工艺课程相加,用培养美术家的方法选拔和训练未来的设计师,致使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标准同质化倾向严重。在传统艺术院校中长期轻视工艺教育和匠人实践精神,过分注重二维平面的绘画性表达,一味强调所谓创意的戏剧化效果,忽视三维立体造型训练,一批热衷于出入浮华高级时尚场所、效果图式的设计师被送往服装企业,导致设计院校的服装设计学生经过四年学习仍不会熟练打板,更不了解从图样、样衣、产品到品牌销售的全过程,设计意图的全过程无法实现。有的院校甚至没有相关纺织材料学科相依托,服装面料组织结构、纹样、性能常识的缺失,对纺织面料物理性能不了解,仍然是不少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硬伤,使得“许多设计师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一筹莫展,更谈不上什么对人体工学的了解和研究。许多院校的教学不重视工艺教育中的‘假缝’环节,白布造型这一设计环节被忽略,可说是许多设计师的盲点对创意服装与实用服装在艺术评论及舆论上的误导,导致一些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幌子下,纸上谈兵、自命清高、脱离市场的作品层出不穷”的现象仍然没有改变。〔2〕怎样正确把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避免同质化倾向的蔓延,成为服装设计专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由此引发出关于学科设置、专业评估、学术评价问题的深度思考。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阶段,服装设计专业一般情况下教给学生的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服装设计师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技巧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更需要生活与市场的磨练,本科学习阶段仅仅是为这种磨练奠定基础。服装设计作为工程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设计门类,技术设计着力解决物与物的关系,而“设计在解决物与物关系的同时,特别强调解决物与人的关系,关注产品的视觉造型、形体布局、表面装饰和色彩搭配,同时还要考虑产品对人的心理、生理的作用”。〔3〕服装设计师与裁缝出于历史上的继承关系,它不同于现代工业设计师,却与现代工业设计师有着共同的要求,容易造成或左或右的性质混同。服装设计师在高级定制和打样阶段通常要亲手制作,因此,服装设计师又始终和最初的服装结构设计平行进行,对整个产品负责,而不仅仅对服装的艺术性和美学问题负责。但面对批量生产,现代设计的要求又高于一般传统手工艺制作,一位不了解现代服装生产技术的设计师在当下是无法想象的,只有当设计师既不单纯是技术工艺的奴仆又了解生产技术工艺时,设计师的个人才华与风格才可能自由表现在自己构思设计的批量产品中。
强调服装设计教育的技术与工程训练,并不意味着设计创意思维的缺失,如果将服装设计仅仅看成服装本身也是狭隘的。服装设计充满着艺术的诱因,除去设计流行等形式因素外,设计的文化指向,即设计师按照人的需要和趣味设计,为服装设计活动增添了艺术魅力。正如我常常举例说明的,真正有品位与才华的设计师,他所设计的已经不仅是女装本身,而是女性的情态和生活状态。因此,设计师直接设计的是产品,间接设计的是人和社会。为他人设计是设计的物质功能中包含精神因素的真正目的,同时也是设计师与裁缝的区别所在。如果说有服装设计大师自诩裁缝的话,我理解那是对裁缝般踏实精神的鼓励和奖赏。服装是时代的镜子,服装设计应该从时尚潮流、面料选择、款式设计、组织生产、劳动环境、品牌宣传、产品展示和营销方式等全过程加以规划。大到服装生产对人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小到服装品牌平面字体的设计,都应该归结为服装设计的责任。当然,服装设计专业不同的院校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追求,但服装设计教学关注流行、款式、工艺、结构、面料和辅件设计是共同目标。一方面,除极少数培养精英人才院校外,要避免将服装设计当做纯粹的艺术活动看待,我们不反对个别院校提倡时尚艺术的教育理想,但就绝大多数普通院校而言,不能混淆艺术与设计的终极目的,以创意的名义夸大以“我”为中心的艺术个性,将一台时装发布演绎成设计师个人的行为艺术的表演,还美其名曰这是树立品牌影响和概念。另一方面,又不必将服装的一般性技术设计和缝制工艺夸大到统领一切的地步,掩盖服装设计中的美学成份,流于设计功利论。因此,反对设计教育同质化也要避免出现泛艺术化和泛工艺化相对应的极端设计教育理念。真正有才华、有才能的设计师,不应囿于单极物质存在,应该置于广阔的立体设计思维空间之中,利用有限的物质载体与空间给予服装以美和善的设计,进而提升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品质和精神品质的审美体验。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7届李思阳毕业作品
三、尊重服装设计教育和人才需求规律是未来变革的希冀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创新时代必将影响教育和设计的未来,事实上,今天的商业产品领域越来越依赖数据分析做出设计决策,并非基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和艺术直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关心设计流行的服装设计是否做好了准备?也许我们正在期待着中国式的“赫尔曼·穆特修斯”的出现,来一场类似20世纪初德国的设计教育革命,用以孵化中国设计教育中工艺美术下的这个设计蛋。
服装设计作为工程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结构工艺成为实践动手值得关注的焦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设计专业。技术设计的要义主要是解决物与物的关系,解决了物与物的关系以后,更重要的是解决物与人的关系,注重服装设计产品的款式设计、色彩搭配、设计流行、消费心理等作用机制。由于服装设计师和裁缝的继承关系,高级定制和款式打样中服装设计师往往要亲自动手。因此,款式设计始终和服装的工艺结构设计平行进行,对形成的产品要素负责,而不仅仅对服装艺术的美学问题负责。正因为服装企业、社会需求不一样,各个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都应有自身特色延展,才能找到自身的教学定位,确立自身的教学地位,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
服装设计专业所处的尴尬,只能通过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的准入制度、扩大教学自主权、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建立优胜劣汰的教育机制来获得。对于教学课时限制所造成的工艺训练不足的弊端,一方面,有必要破除传统的大美术教育观念,削减过多用于绘画相关的基础课程和纯艺术理论的课程,增加商业艺术、销售心理、服装面料、设计风格流变史等课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既要借鉴国际著名院校的某些成功经验,让设计教育回归专业真相,又要避免单纯用国外设计教育模式同国内现行教育体制与学科设置做比较的倾向,应该正确认识拿来与借鉴的含义。
服装设计作为时尚生活的主要载体,大设计观念是设计教育的思路和创意,小设计则是完成设计的技术细节。设计流行从视觉形式到生活方式,让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服饰时尚成为激发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服装设计专业面对未来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将经历专业调整的阵痛与变革。服装设计教育确实有自身规律,以实践动手和技能技巧为主的工艺教育值得关注,但是为了强调设计教育中的工艺环节,用纯粹功利主义的态度掩盖设计教育的其他环节,必然会将服装设计教育囿于工艺论的围城。大学设计教育必须分层次,设计人手、设计人才、设计人物,匠人、艺人、哲人,既相互关联,又泾渭分明,而且各有自身培养目标的追求。大学设计教育更不能等同于职业培训班,服装设计本科专业过剩,需要通过人才市场行为和教育行政管理准入调控双向进行。大学设计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诱发的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大学毕业后刚刚步入企业的设计师当然需要市场的磨练,企业家完全用实用主义态度面对大学教育也在情理之中,也恰好说明人才需求的层次要求,以及设计分层次教育的必要性。美国底特律附近著名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又称匡溪艺术学院)与旧金山艺术学院就完全是两种不同培养要求的学院。所以,对于大学设计教育的研究与推论,主要看认识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不同的逻辑起点得出的结论一定不一样。从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看,专业面越宽越具有选择性,越有利于人才的长远发展。技工与技师的培养由职业中等学校培训,服装企业的工程师由工科院系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出现膨胀后的萎缩和专业调整恰好说明人才需求市场行为的杠杆作用。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8届杨赛君毕业作品
综上所述,全国政协提案“建议参照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做法,国家成立时尚产业专项基金”,国资委复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110号提案的答复》中披露了国家层面对于时尚产业专项基金的考量:“时装周是市场自发组织的时装展览展示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设计师、买家、游客是时装周发挥活力和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活动本身属于市场行为,不应由国家进行干预。而应该采取市场化方式,由有关方面牵头成立诸如‘时尚产业专项基金’等对产业进行引领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则需要提供引导和支持。对此,我们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论证和推动。”上述意见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未来发展,不无参考价值。服装设计专业设置和如何应对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育组织者和企业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共同努力,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就一定能走上健康的轨道。(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设计美学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9ZD23)
注释:
〔1〕《国资委提案复文:中国国际时装周属市场行为,不应由国家干预》,澎湃新闻2019年11月25日报道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053965。
〔2〕李超德《创造出创造名牌的人——从“入世”看服装设计高等教育》,《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4月第23卷第2期。
〔3〕李超德《艺术是我,设计是他——关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再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第3期,第4—5页。
李超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重大项目“设计美学研究”首席专家
孙梦婕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