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篇之前想先跟各位家长和同学分享一段有趣的文字,虽说是幽默的口吻,但也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真心话。
Luta老师今天想跟大家谈的也是这“准备”二字!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女儿去年夏天没满3周岁的时候,一家人就在讨论是否去幼儿园,还是再等半年。我觉得孩子既然不是天才,也没有考虑Home schooling(在家上学),早晚都要去幼儿园的,没必要拖时间,因此力主让她去年秋季入学。不过,在上学前,我做了很多功课:
第一:我去看了幼儿园的情况,和园长沟通了一下,了解了入园手续条件等。
第二:我给女儿买了一些简单的画册,类似幼儿园的那些小课本。
第三:我让女儿和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哥哥姐姐多接触,告诉她哥哥姐姐们早上去上学,下午放学才能和你玩,你长大了,也可以去幼儿园。
到了8月份,我们也参考了园长的建议,没等9月入园高峰,趁着新生不多方便照顾,就让孩子提前去了。我只在第一天去送了她,她一次都没有哭过,很开心。经常告诉我们她最喜欢老师,最喜欢幼儿园。
当然,小孩子们才从各自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角色转变成集体的一员,也会有问题。第一周的周五回来,女儿的脸上被小朋友挠了4处,其中有一处在眼角。我很心疼,但也只是淡定地问她原因,并接受了那男孩家长的道歉,让老师多注意,因为我认为,孩子吵架甚至动手难以避免,但是一下子挠了四处,老师制止的速度还是显得慢了。第一个学期马上就结束了,我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元旦联欢会,从内心觉得孩子整体来说学到不少东西,很值得。做手工,跳舞,唱歌,认识小伙伴,交到朋友,自理…
我知道,在老查话留学的粉丝群里,有一些家长的孩子已经在美国读书了。那么你们回过头来回忆一下,孩子最初去美国的日子,你们是不是非常非常的牵挂,也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Luta老师我也刚刚送走春季入学的孩子,他的妈妈也经历了差不多2周的过渡。当然,我认为这其中其实也有一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做了10多年的留学工作,各个国家的学生也送了不少,各式各样的家长朋友也见了不少。做的越久,越觉得赴美留学中,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是需要准备好的!到底家长应该做哪些准备,才能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掌舵人?
第一:充分了解美国,通过旅行,阅读,影视,新闻,持续关注。
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毋庸置疑,但是真实的美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美高的学生家长大部分是70后,在70后的学生时代的课本教育里,美国应该不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所推崇和客观评价的。然而,刚好学生时代的知识,对我们最深刻,对思考问题最有影响力。那么中国课本中的美国和历史上真实的美国一致吗?
Luta老师想推荐给大家一套书《光荣与梦想》,它连续讲述30年代--70年代的美国,以大事件贯穿,很精彩。推荐的理由是,这个时期的历史,刚好是我们70,80后家长在中国课本学习的焦点事件,我们通过书可以再次还原历史,做到尽量客观公正。比如,读完书后,我就充分理解二战时期美国对整个世界战局的影响力,以及美国对英国,欧洲国家的援助,导致日后几个世纪这些国家都要依附美国的决策。
关于阅读,很多人可能会说自己缺少时间,这里既有事实,也有无奈。我自己在大北京上班,家离公司比较远,回家后睡前的几小时都留给女儿了,读这部书几乎全部是用上下班地铁的时间完成的,很有成就感!家长朋友们也尽量少些聚会应酬,坐在家里和孩子一起阅读吧。
我相信很多人对于美国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影视作品,比如我,电影对我影响很大。上初中的时候,我感觉印象里的美国就是充斥着金钱和暴力。结果,不经意在央视看到一部电影“油炸绿番茄”,才发现原来美国人也很善良,很温暖,黑人和白人的关系也很融洽。这里推荐几部感人的美国高中生活电影给大家,当然了,尽管都说“改编自真实事件”,影视作品是高度浓缩和略带夸张的表现形式,我们权当做是侧面了解吧:
1.《朱诺》(我差点给孩子取这个名字,先生坚决不同意):讲述美国高中生怀孕生子的故事。
2.《弦动我心》:白人音乐教师在纽约黑人区学校影响和改变孩子人生的故事。
3.《继母》:亲生母亲和继母在子女教育问题的冲突和理解。
另外,美国旅游签证已经开放到10年多次往返,家长和孩子们一定抽时间亲自去一趟,多走几个城市。我们的孩子上幼儿园都学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更应该懂得,别人眼中的,口里的美国永远只是别人的。
第二,至少提前3年了解学校和要求,协助孩子做好规划。
准备工作提前3年,长吗?不长!
去美国读中学,最重要是语言,如果托福能上培训,短期得个高分不难,但是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可就不是一朝一夕了。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学好了绝对没亏吃,早点学早点培养阅读能力。上个月,一位咨询美高的小朋友Hank,6年级,哈利波特英文版1-7已经读了2遍,英语好的不要不要的,我很惭愧。
3年的时间,实际给的是留学申请的准备时间。想申请到什么学校,和整个家庭的前期付出密不可分的。当然准备也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要让孩子因为过度劳累而生厌,家长送孩子留学是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开心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过犹不及。
第三,充分认识孩子的学术实力和性格特点,做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方向定向培养。
说白了,用两个成语归纳,既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妄自菲薄。我经常在想教育和上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那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作为载体的学校,把不同的孩子筛选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同样,作为学生,自己就是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发现自己更适合学什么,更适合做什么。
第四,持续渗透美国主流价值观,文化等给孩子,客观分析美国社会问题。
关于如何给孩子渗透美国主流价值观等问题。家长们都深有体会,国内的孩子们上学,课业负担很重,课下又上各种培训班,且年龄小,认识和看待问题没有太深刻,容易只看表象,加之又是生活在大天朝,我的意思,大家懂的。
所以家长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是美国教育贯穿始终的精髓。美国建国时间不长,“独立宣言”和“宪法”体现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当然家长朋友们要想做到了解,还是那句话,需要自己先抽时间多阅读多学习。面对孩子时,也不能直接说教,要结合新闻热点,球类运动,娱乐明星等等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解读和渗透。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的确深入了解了美国文化,还让孩子们无限崇拜你的博学,让孩子和家长对去美国读中学都更有信心。当然了,像什么餐桌礼仪啦,交往禁忌啦,更是可以通过多参加一些活动,多与一些美国朋友交往等方式来学习。去国内的教堂参加活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遇到节假日,教友们都会去参加活动。
第五,我觉得是最关键的一条!家长朋友们要做到坚强与坚持,毫不动摇的鼓励和支持孩子!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始终铭刻于心,这是一位阿拉伯诗人写的:“孩子,是行走在地的父母的心肝”!
这句话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表现的恰如其分。美国留学没有陪读签证,一般选择陪读的,父母是通过B1/B2过去,或者频繁进出,或者组团轮流。绝大部分家长还是让孩子自己过去读书。孩子初到美国,新学校新家庭,一切新奇而又陌生,自然需要适应,也难免想家,语言压力又会产生学习的挫败感。这些都正常。我春季开学才过去的学生,因为不会用学校里的饮水机,让妈妈特别心疼,我能理解。一开始遇到挫折和困难,孩子还没啥想法,家长第一时间会“拷问"自己:我是不是不应该把他/她送出去?反而表现的无助和难过胜过孩子好多倍。这个春季入学的孩子一周后告诉我们除了英语,其他什么都很好,也很棒!对美国的上课方式,与住宿家庭的生活方式,都充满欣喜。我和他的家长都特别的欣慰。
相信每个家庭选择送孩子留学都是花费了很多心血的,也和孩子有过沟通和共识。当然,孩子未满18岁,且永远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为他们掌舵。我们不能光从经济上全力以赴,更要在知识储备,精神储备上做到武装好自己,做孩子最坚强也最坚持的后盾,给他们力量!
相信我,母子连心,你在电话里,在微信里的语气语调,你的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做家长的,没有理由怀疑自己孩子的能力和实力,应该选择相信他们!当然,让孩子独立思考,让孩子独立做事,也不是让他莽撞,凡事多观察,多留意,多寻求意见,是没有错的。学校通常都有帮助孩子的老师,要懂得去寻求适当的帮助。宝贝们在美国,过上一年半载,做家长的就会欣喜于他们的变化,礼貌得体,也可能是黄发耳洞,那也选择欣然接受吧。前几天看澳洲新闻,中国小美女在悉尼读高中,一头粉红长发,被星探发现,如今已经闯荡纽约,成为炙手可热的超级名模!机会从来与风险并存。
最后,想用这样一句话来结尾--"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其实,无论父亲还是母亲,我们的爱在孩子人生中始终伴随,但要适当减弱,直到退至幕后。要让孩子成为鹰,就选择勇敢放手,因为只有风筝才可能允许被牵扯!
作者介绍
Luta老师
老查留学工作室北京办公室首席顾问
文学学士学位,英语专业八级,曾经受邀访问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多所名校等。2010年搜狐五星顾问评选优秀留学顾问。
咨询电话:010-59000609(北京)
从业经验:10年
成功案例:1000
申请成功率:100%
经典案例:
1. 非211大学,GPA3.5,托福91,通过Luta老师规划和帮助,顺利就读美国东北大学硕士;
2. 国内初三学生,无托福,通过努力和培训顺利通过学校的语言考试和面试,进入美国中学就读9年级;
3. 重点中学学生,GPA3.6,托福95,SAT2100,成功申请美国南加州大学,维克多森林大学,波士顿大学,贝茨学院等美国名校就读经济学本科;
4. 211大学,GPA3.6,托福102,GRE318,成功申请到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佛吉尼亚大学等学校计算机硕士。
5.初三学生,托福85,无SSAT,通过面试,成功申请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州湖森中学。
6.初二在读,托福91,成功申请北卡的顶尖日校夏洛特基督学校就读9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