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来临,记者从静安区消保委获悉,今年1月至5月,共收到培训类投诉166件,其中有关儿童教育培训类投诉多达92件,占55.4%。
投诉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
1、随意承诺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这一问题是个普遍现象,保证获奖、保证升学、保证通过考级等宣传及话术在各个线上线下培训行业都有发生,例如消费者王女士曾反映:2021年3月14日帮孩子报名科创培训,当时商家承诺至少可以获得“三等奖”,并宣称对孩子小升初很有帮助,因此王女士盲目支付高额报名费29925元。后来听说这类评奖作用不大,孩子也没有多余时间去上课,于是向商家提出要求退款,但遭到拒绝。
类似“报名易、退费难”的现象在孩子学科类培训中是司空见惯的,特别是英语培训,很多家长听了商家的优惠促销条件后,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一报就是两三年的课,结果往往培训合同到期了,课还没有上完,即便是商家给予延期,当时报的课程内容也不再适合孩子了。
2、频繁更换老师、场地,效果大打折扣
这类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和体育健身培训。其中教育培训,常是优秀老师授课一段时间,培训机构便更换老师,导致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即便学生和家长投诉培训机构打着名师指导的幌子骗人,但是“具体授课老师”的约定却未在合同上明确,维权艰难。
体育健身方面类似问题更是频频出现,涉及瑜伽、舞蹈、球类、跆拳道等不同培训项目,通常商家开始请外籍教练、租赁正规的体育场馆教学,不久后又以教练回国、场馆装修等原因,更换教练、换到老旧场馆等继续培训,引发消费者不满。
3、企业规避责任,退课条件苛刻
教育培训机构中,有些的退课模式较为人性化,退款到账也非常及时,但还有不少培训机构退课需要扣除10%-30%相应比例的手续费。相较于教育培训的合同条款,体育培训合同条款更为苛刻,有机构的培训合同条款堪称史上最“严”,只要上过1节课,退课则要扣除合同总金额50%的费用,而且合同约定换教练、换场地均不视为商家违约,条款几乎规避了商家可能因违约而承担责任的各种风险。
4、倒闭转让频现,要求退款无门
无论是总公司正常运营仅部分门店关门的,还是总公司与门店一起停业的,只要遇上了,消费者想要退款,基本上是困难重重。相对规范的会提前通知消费者,帮助消费者转到其他同类机构接受培训。但更多商家是突然倒闭、负责人失联;有些是以加盟商倒闭为由,拒绝为消费者退费和继续提供服务;还有些负责人态度“很诚恳”,表示肯定退款,但因资金周转困难,只能筹钱分批分期退款等等,消费者只能遥遥无期地等待。
引发教育培训投诉量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是机构经营不善,提前停业,之前一次性超前收取的1年甚至几年的高额费用有去无回。
二是机构老师水平良莠不齐,标榜的明星老师授课,结果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消费者的高额课程费用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是机构人员流动大,频繁更换授课老师,导致孩子不适应,引发家长不满。
四是因近两年疫情影响,很多线下课换成线上课,不仅课程价格差异不退,而且上课效果也受了一定影响。
虽然去年国家已经规定培训机构收取费用不得一次性超过三个月,但通过商家各类促销、各种承诺,家长们身不由己地被“优惠”吸引,大都冲动选择签订周期长、金额高、优惠足的培训合同。
在此,静安区消保委提醒广大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报各类培训时要谨慎理性选择:
一是事前多方比较:
可通过征信系统、裁判文书、工商管理机关公示情况、实地考察等途径,充分调查了解培训机构的资信情况、商业信誉、教师资质、教学能力等,选择规模较大,经营证照齐全,口碑良好的培训机构。
二是仔细阅读条款:
许多培训机构通常会在格式合同中约定“免责条款”排除消费者的权利,免除自身的责任。家长们应该仔细阅读条款,有疑义的条款,一定要当场协商修改。
三是切勿轻信承诺:
在教育培训行业中,“包过”、“未过退费”等承诺倍受家长欢迎,而类似的对教育培训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都是违规的,事实上培训机构也会设置各种障碍拒绝退款。
四是关注合同期限:
培训机构通常会设置课程有效期,盲目、超量购买课时,一旦无法如期完成,在选择延期或退课时都会遇到阻碍,所以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和需求,理性选择,正所谓贪多嚼不烂。
最后是要妥善保管培训合同、缴费凭证、请假记录等,一旦发生争议,便于举证,利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