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减”下书法教培的思考
■武良弼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福建省语言文字专家库成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的“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工作,可谓是一声惊雷,把很多教培人都炸蒙了。毫无疑问,“双减”对学科培训的打击是致命的,那么它对书法培训就一定是春风拂面吗?就此,笔者谈几点个人的认识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业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
一、关于书法定位
“书法进课堂”以来,书法课究竟是语文中的写字课,还是美术中的书法课,还是与美术、音乐、舞蹈课并驾的专门艺术课程?至今仍争论不休,概念模糊,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
从文件上看,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体现书法具有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双重属性,但通篇条文共3723个字无一提书法为艺术。在学校课程安排上,目前每周一节的书法课也是从语文课时中拿出的,可见各地教育部门认可的书法还是偏重于语文属性。但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则明确将书法定位为艺术课程。如此,依文件层级、效力,书法应为艺术课程。
从管理上看,虽然各地对书法教育都愈发重视起来,但对书法教育的管理却是各唱各调,不尽相同,责任主体不一,或责任不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归基教科管,有的地方归体卫艺科管,有的地方归语委管,也有的地方却是多头管理,以致分不清书法到底属于哪个学科,到底由谁来管。
“双减”文件要求,“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由此可见,对非学科类的认定权限是下放到地方的,那地方由哪一级来定(省级、市级,还是县级?),又由谁来管?(教育、文化、还是文联?)笔者以为,这肯定还要“再研究”“再讨论”,一时半会是不会明确的,甚至还可能由于各地主管部门不同,其站位不同或对书法的认知不同,出现对书法定位不一的情况。对此,我们也只能静观等候了。
二、关于书法市场
“双减”实施后,大量的学科培训机构必然向非学科类培训转型。公开的信息显示,类似于新东方,好未来等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已开始向艺术培训“进军”了。因为资金背景雄厚,也有一些教育投资机构在出手收购、兼并、重组艺术培训机构,或高薪聘请专业教师,优秀校长,意图迅速抢占艺术培训市场。这对于原本“量小体弱”的书法培训机构来讲,是否就意味着“狼来了”呢?不可否认的是,将来书法培训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而且由于这些学科类机构拥有相对成熟的营销体系和团队构建,“抢”生有术,可以预见在一定程度上,已对现有的书法培训机构构成潜在威胁,甚至会被挤压生存空间。
但从积极因素来看,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涌入,可以认为还是利大于弊。一方面,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涌入是在倒逼书法培训机构必须“外树品牌,内练本领”,加快探索建立规范运营机制,不断提升市场营销管理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涌入也会带来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必将大大激活书法教培市场的潜能,使现今并不大的书法培训市场逐渐做大起来。尤其在2022—2035年的这一阶段,随着美育评价体系的建立,美育进中考的落地,整个书法教培行业若齐心协力,再造一个如英语般的书法培训大市场,打造出N个书法培训万人校也不是不可能的。
三、关于书法运营
“双减”政策很重要的一点,是严查严管校外培训。目前,国家已把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证照登记、培训时间、广告投放、资金投入、师资资质、教材教辅等都通通纳入到监管范围。在现阶段,国家虽没有对非学科类出台严格的监管措施,相对监管较松,但不等于不监管。笔者以为,在“双减”政策取得“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的实施目标后,国家是一定会对非学科培训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实际上,目前一些地方或多或少已在对标监管学科培训的要求在监管非学科培训了。
因此,对于书法教培机构,尤其是中小书法培训机构应抓住这一较为宽松的调整期,积极主动适应“双减”的变革要求,使书法教培运营逐步规范起来。换言之,该规范的要规范,能办证的要办证(包括考取教师资格证),能做到的赶快做,能补齐的抓紧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不重视、不理会、不在乎、不适应这次的巨大变革,那今后受损的必定是自己,乃至被市场淘汰出局。
四、关于书法教学
“双减”所引发的变革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双减”政策下,在美育背景下,在语文新课改下,在大量学科培训机构涌入艺术培训的当下,书法培训机构绝不能等闲视之,是时候该认真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了。
实话讲,过去书法培训机构的教学还是停留在技法方面,多聚焦在办展获奖上,而非书法素养培训。如果说,过去的做法是可行的,但现在就不一定行得通,必须加以调整出新。其一,要增加课程教学内容,不仅教技法,还要融合语文、历史、哲学、美学等教文化素养,以增强书法的美育功能,这是适应“核心素养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应对教培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其二,要注重实践体验,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应用书写、书法文创、书法研学、汉字体验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玩”书法,在快乐的书法学习体验中获取书法知识和掌握书写技能。其三,要结合机构优势条件,推出具有鲜明特点,个性化的课程,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不轻易被别人替代。
学科类培训大机构加入到书法教培行业后,首先考虑的是生源转化,因而会更加注重通识性、系统化、标准化的书法课程设计与开发,而对于现有的书法机构,特别是小机构、个人工作室来讲,则要在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上做足文章,才能更好地立足发展。
总而言之,笔者以为“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对书法教培业来讲,将是一件机遇大于挑战,动力大于压力的利好事情。可以说,今天的书法真正站到了与语数英同等的位置,书法的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