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农民大培训,中国农民现代化之路这样走过 | 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评论·百年说百之十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正是因为在复杂纷繁的因素中,抓住了农民这个核心;在农民问题上,又抓住了土地这个根本。
■编者按
一百年,风雨征程。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如今,中国共产党终于迎来百年华诞。
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沐风栉雨,为人民谋幸福、求解放,越过“急流险滩”,躲过“惊涛骇浪”,而今已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宏伟篇章,是一首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瑰丽史诗。
回顾来时奋斗路,鉴照未来奋进路。
在此之际,新京报评论部组织推出“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评论·百年说百”,以“百”破题,以百年成就为切口,鉴史而察今,继往以开来,以期把握现在、启迪未来,汲取继续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此为“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评论·百年说百”之十。
往期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评论
文|陈明
中国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十三五”时期,全国培训高素质农民500万人,当前活跃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农户数量已经超过1700万人。
2020年以来,在每年培训100万高素质农民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又推出了“双百计划”,即推进100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打造100所人才培养优质校。
这不但意味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更意味着中国专业农户阶层日渐崛起壮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农民的进步变迁与中国近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相伴而行,专业农户的崛起意味着中国乡村现代化已经立于门阶之上。
▲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开展土地革命,为建立现代化中国奠定基础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将百年来的农民变迁与土地问题放到一起去观察审视,或许能得到更为深刻而清晰的认识。
清末以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都把国家现代化作为施政目标,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各方努力都很难算得上成功。
1927年,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将土地革命作为工作的总方针之一,这便将土地问题、农民动员与革命的前途联系起来了。
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当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动员手段,这就是以土地为中心的政治动员。
具体而言:一是在制度层面上,以土地纲领建构革命领导权;二是观念层面上,以土地均平重塑乡村秩序观;三是在组织层面上,以土地改革再造政治共同体。
经由土地改革之后,占据中国传统社会主流的“小自耕农”转型为“革命农民”,乡村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大没有土地或者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在政治上翻了身,大大激发了农民支持党和革命事业的热情。
此后,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适时实行统一战线性质的减租减息政策,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都体现了上述特征。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作家斯诺说道:“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正是因为在复杂纷繁的因素中,抓住了农民这个核心;在农民问题上,又抓住了土地这个根本。
可以说,广大农民经过土地改革的洗礼,思想认识、行为逻辑、组织方式都适应了革命的需要。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国家政权直达基层社会和农民个体,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分散化、离散化的历史面貌,实现了乡村社会重组,巩固了共和国的执政根基。
▲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农民现代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从内涵上讲经历了革命农民、公社农民、家户小农、流动小农、市场小农到专业农户的逐步演进。农民不断发展进步,农村生产力逐步得到解放背后,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特点实行不同土地政策的结果。
1950年,我国颁布《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农村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到1952年基本完成。
土地改革使全国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000多亿斤,1952年达到3000多亿斤。
人民公社时代,中国沿袭千年的小农家户经济形态被打破,农民成为公社的“社员”。这一时期,我们建立了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体系,大幅改进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这些工作都为后来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储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小岗村等地农民的创新实践基础上,逐步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8000多亿斤,比1978年增长了33.6%。粮食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为不断改善全国人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提高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改革的一个基本经验是能够顺应生产力发展趋势,着眼于市场主体诉求和经济发展要求开展制度设计,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这一时期,农村改革各项措施始终聚焦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及时推进制度变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助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和素质提升工作,注重根据阶段性特点从政策、培训、市场等层面引导扶持农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有力推进了农民现代化进程,从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局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现代化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农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从世界经验看,农民现代化进程首先是一个农民数量大幅减少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农民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
事实证明,只有当一个国家中少部分人是农民、农民又是这个国家中较高素质劳动者的时候,人们的吃饭成本才能够降下来,农民也才能够真正富裕起来。这个过程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互为表里的。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然加速,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并且进入城市分工体系,而现代经济因素向乡村渗透并介入乡村产业升级,现实图景的巨变帮助人们找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出路。
一方面,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乡村人口大幅减少,专业农户成长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另一方面,专业农户深度卷入产业分工,成为广阔市场的一个生产经营单元,农民收入和专业化程度普遍提升。
当大量的人口离开土地成为市民,小部分人再次与土地结合成为专业农户,乡村社会的主体力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快车道。
▲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百万农民大培训应时而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过去,全部的农民几乎都是小农户,农业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因此我们不得不组建高度下沉的农民培训和推广体系。
专业农户崛起之后,如果延续传统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方式,不但技术扩散效率很低,而且很多情况下难以奏效。
如今农业企业、专业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身都具备了很强的技术自给能力。他们需要的不是一般性的课堂讲授、实操训练,而是一套全新的技术扩散和服务生态。
因此,在推进百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打造百所人才培养优质校工作中,需要有一些开拓性的思路。
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农业情况差别很大,可以考虑以省为单元设立数十个技术推广培训中心,然后在省内根据农业区划实际设立若干分中心,由各级技术中心直接对接农业企业和专业农户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再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农户为小农户提供相应服务。
组建省级中心的任务可以交由各地的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承担。现在下沉在乡镇一级的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机构基本已经陷入“空转”,未来宜对这些机构进行撤并整合,只在县一级保留相关的行政管理枢纽,具体技术服务还是依靠各级技术中心完成。通过这样的扁平化、市场化管理,能够大幅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效能。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中国农民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告诫,在“三农”问题上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既要加快提升农民素质、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又要高度重视专业农户与小农户之间的有机衔接,让中国农民现代化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稳健。
□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陈静 实习生:叶可慧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