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非学科类培训市场上,价格高昂的大课包仍有销售。有的课包“大”到了200课时,工作人员介绍,48课时在1万元左右,200课时的2万元便能拿下。此前,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针对校外培训的提示,提醒学生家长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限额的费用,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法治日报)
教培市场上“大课包”之所以顽强存在,其主要的说服逻辑,还是所谓的“性价比”。在很多家长看来,培训课时费实在太贵了,而“大课包”算下来实在是太便宜了。记者采访发现,各个培训班几乎都存在大课包等超额、超时段收费问题。有的课包“大”到了200课时,工作人员介绍,48课时在1万元左右,200课时的2万元便能拿下。对比之下,堪称超值。
鉴于教培机构跑路之事时有发生,职能部门在经济维度,实则颇为用心地设计了一套保护消费者的机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显然是因为,消费者与教培机构的交易与资金往来,实则是游离于第三方监管之外的。日常,在“卖课买课续课”微观场景下,商家的推销话术,往往能够构成一种压倒性的游说力量,家长置身其中,很难不为所动。
官方的“风险提示”,往往是抽象的、遥远的,那商家的“让利”“实惠”则是切近的、具体的,惯常是那套“机不可失”“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话术说辞。家长们被刺激着、被煽动着,往往稀里糊涂就掏钱买单了。而以很多过来人的经验看,时间跨度超长的“大课包”往往会衍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人去楼空维权无门,“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却无法退费等。
当人们不惜重金购买“大课包”,往往是高估了自己的“确定性”而低估了商家的“不确定性”。加之整个决策过程通常夹带着“冲动消费”的因素,更是埋下重重隐患。而要从根本上规避“大课包”暴雷,或许别无他法,一些地方先行先试的教培预消费资金专门账户“托管”制度,理应在更大范围内加以复制推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下一篇:家长必看!事关校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