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教师(包括校长)培训精准化正逐步成为新时期培训工作的主旋律,对教师培训部门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和要求,也为新形势下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
精准培训,着眼于精细的需求分析
教师培训目标定位的起点是培训对象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要想实现教师培训的精准化,首先必须从精细的需求分析入手。
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培训项目之前,培训部门采取各种方法、技术,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信息,对各培训对象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现有水平和应有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现有水平和应有水平之间的差距及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确定教师是否需要培训,哪些教师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依据。通俗地说,培训需求分析主要是回答“为什么培训”“培训什么”以及“怎么培训”的问题。只有高度重视并扎实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准确识别学习者的培训需求,方能使培训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依据培训需求的分析,培训目标的确立通常有理论和实践两种取向。当学习需求是解决“为什么”“是什么”的时候,培训目标的定位偏重于理论;当学习需求是解决“如何做”“做得怎样”的时候,培训目标的定位就偏重于实践。事实上,这样的调研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一是由于培训对象的选取、指定往往滞后于培训项目的设计及培训目标的预设;二是培训部门的培训目标往往是基于自身的考量,或者认为教师所缺的主要是理论知识,习惯于理论定位,或者因人设课,培训课程以所能请到的培训教师而确定,培训内容主要取决于培训教师的研究内容,忽视了教师的现实需求,往往只能是零敲碎打、东拼西凑,有什么培训什么,不是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于是,出现教师“听时激动、看时感动、想时心动、做时原地不动”的尴尬局面就不足为奇了。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UMU(知识分享与传播)互动平台,广泛开展需求调研活动,筛选并分析培训需求信息,去伪存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较为全面客观地掌握教师的培训需求。
精准培训,着手于精心的课程设计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设计是培训质量的保证,是培训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一般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界定、培训课程开发、培训课程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步骤。如果说需求分析是诊断病情与病因的话,课程设计与开发则无疑是对症下药的过程,需要首席专家、课程设计与实施者、参训教师联手建设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区域本土课程和课程体系。
目前开展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涉及领域主要有:以教师敬业爱岗为核心的师德教育课程、以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的能力拓展课程、以教师教育教学现代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教师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学原理课程、以教师教学改革为核心的教育科研课程。在具体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方面,不仅要关注培训者的教,更要关注学员的学,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参与为主要方式,科学整合学与教,谋求学员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首先,遵循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分层设计培训课程,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其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的重点是帮助其更新理念,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学实际能力;对骨干教师研修提高的重点是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于名师、特级教师,我们大力开发本土教育家的专业研修课程体系,并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襄阳市“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采用“一二三四五”研修模式,使其成为带动一方教育的领头雁。
“一二三四五”研修模式:一条主线即课题研究;两个现场即名校跟岗和国内游学;三集中即理论学习与名校跟岗、课题开题与国内游学、结题答辩与学业评估;四个结合即导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课题研究与返岗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业发展与成果应用相结合;五项目标即静心精读一部教育名著、熟练掌握一项教育技术、公开发表一篇优秀论文、按时完成一项研究课题、认真编撰一本成果专辑。
其次,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的选择与设计时,既注意教学内容理论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又突出和深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与训练,从而对教师的成长、教学效果优化产生非同寻常的影响,使教师的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得到保证。
最后,遵循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原则。由于教师从教经验、学历水平、专业修养、个性特征的差异,统一标准的课程模式难以真正起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作用,也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提高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很有必要。在课程设计上我们着眼于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独具特点的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增加一定量的选修课,以利于各层次教师的个性发展,科学地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体现成人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
精准培训,着力于精湛的师资建设
精准培训的实现,不仅需要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名师、特级教师这些教学一线的培训者,更需要专业的教育培训师队伍,通过接受系统专业的训练,能够胜任开发与管理教师培训项目、制订与实施教师培训课程、监测与评估教师培训质量等专业培训工作。
在以往不少培训中,我们注意到一个普遍现象:一些参与培训的教师自身水平很高,但培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训的内容固然重要,培训的方法策略也不可忽视。有优质的内容,但无巧妙的培训方式,培训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聚焦并致力于优良的培训方式,是培训师与一般培训者的区别所在。
通过前期调研获得的关于每位学员的需求在培训中能否得到关照,各人存在的问题与疑惑在培训中能否得到解决,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如何,对培训者的培训是关键环节。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并开展了多轮“培训师”培训:一是将前期调研的每位学员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反馈给培训者,使培训做到抓住要害,更具针对性;二是通过培训者阐释方案整体设计的意图、目的,讲解每个模块所选取的专题目标、具体内容、实施建议和步骤,专题与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与顺序、编排的原则以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等,将培训者的目的和意图传达给每一位授课者与培训管理者,使之在思想上达到高度统一,在培训过程中互相协调、密切配合,使培训过程成为统一的整体,而非互相割裂的课程;三是通过培训,使培训者认识到,学员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建构信息的意义,培训者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应该倾听学员的看法,观察他们的操作,与学员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引起相互间的交流和质疑,从而使学员不断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以建构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能力。
总之,精心做好培训前期的需求分析,科学合理设计培训课程,打造一支精湛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师精准培训落到实处,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从华,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中国教育报》2017年06月07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