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学习支架,能帮助孩子整合各学科知识,以解决真实问题,生成学习成就感,化“接受知识”为“实践思维”,最终指向核心素养。
用适合的学习支架,解决真实问题的课堂长什么样?
11月4日,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成果展示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专场暨上海普教科研40年系列学术活动——“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支架设计”在华二附初举行。
活动中,七节项目化学习课堂,集中展现了项目化学习在常态课堂中的实践样态。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夏雪梅博士带领项目化学习专家团队,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潘蓓蕾女士及闵行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龚耀昌先生带领闵行区专家团队一起出席了活动。
七节项目化学习课堂展现实践
“耳机是什么?”课堂中,学生拆解耳机“黑箱盲盒”,探究耳机零部件的功能,认识耳机结构和功能,初步体会技术与结构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意义和价值。学生们像“设计师”一样思考问题,为耳机产品设计做知识储备。
在“我来设计科技节logo”的项目课堂中,教师通过两轮“旋转木马”,得出logo设计“五边形”,引领学生设计思维;通过学生合作调研设计中的数学图形,突破logo设计中的“塑形”之难。
跨学科项目“知文论史,我来创绘词人盛宴”运用“评委角色扮演法”,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自主设置出历史学家、文学家、导演等评委角色,并通过不同行业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制定出各角色评委应该具有的评价标准,让评价有趣有道。
以“学校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基于上海牛津英语教材低年级的读写、口语教学开展的英语学科项目——“我是学校国际引荐官”的课堂展示中,同样也使用了“评委角色扮演法”。学生基于评价量规的初稿,设置出英语专家、电视台记者等角色,通过对现实中专家评价标准的分析,开展头脑风暴,完善评价标准、实现作品迭代。
化学学科的“小小化学家”和“我是家庭净水小专员”两个项目,都以解决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为引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实施。
“小小化学家”运用实验单的设计与完善这一学习支架,让学生在化学家的启发下,自主设计实验、测试产品,感受化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锻炼学生发现生活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是家庭净水小专员”通过学生扮演工程师和净水器购买者,建立共情,建构家庭污水净化原则金字塔,形成由低级需求到高级需求的自下而上的逻辑思考方式,发展科学思维。
在基于整本书阅读而设计的语文学科项目“绘制未来校园导览图”课堂中,教师运用“旋转木马”这一学习支架,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学习其他小组的作品,引发思维风暴,制定评价量规,同时运用写作工具,建构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为作品创作提供可操作、可实践的路径。
反思项目化学习实践经验
七场展示课后,专家与教师们一起聚焦“怎样运用学习支架在学科项目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跨学科项目中提升学习素养”这一活动主题,用“教师快闪”和“专家微论坛”的方式,开展实践反思与研讨。
“从学习支架的角度,老师们在操作的时候不要太早,不要太快,不要太多,可以慢一点、少一点,适当一点,可以有差异性,要考虑学生作为能动者提出自己的需求和方向,体现学生作为主动学习者的价值和意义。”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在活动中指出,从素养提升角度,一个项目要考虑的核心素养不能太多,要关注关键的核心素养,找寻可迁移的方向,把握素养的整体性,迁移性,实践性的特征。
华二附初校长施洪亮在活动中表示,华二附初抓住契机,成为上海市首批项目化学习种子实验校,在全校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是华师大二附中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很好传承。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展示活动分享实践经验,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正,更好地推动项目化学习。
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潘蓓蕾在活动中指出,希望华二附初作为项目化学习展示第一家,能够带动其他实验学校的推进,带动闵行区更多学校参与到项目化学习中来,为项目化学习的探索带来先行先试的经验,最终形成闵行区项目化学习的推进模式。
华师大基础教育与终身发展部副部长周赛君表示,通过展示活动感受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教育的热爱,体现出华二附初在项目实践中,有想法、有实践、有反思、有创新,未来将逐步摸索出一条新路径。
学生收获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意创造的精神;老师收获了学科整合、多学科运用的能力、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较强的课程创造力,这是华二附初项目化学习实践三年来取得的成效。
此次活动作为华二附初十周年校庆教学展示专场之一,通过课堂展示与交流研讨的形式,将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究有机融合,以反思促实践,以讨论启智慧,为学校项目化学习的深入开展,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照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