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近日强调,要高举“技能型社会”这面旗帜,加快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那么,教育是从哪方面发力,来加速构建技能型社会呢?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新锦成研究院共同编写的《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从人才输送、科技服务、社会培训等三个方面展示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获取本报告
人才输送:助力区域经济,落实百万扩招
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的背景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2019年、2020年国家相继开展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在“中央统筹、地方主责、系统化推进、质量型扩招”的工作思路下,各地区和高职院校在实践中探索扩招方案,2019年全国高职如期顺利完成百万扩招,共扩招116万人,高职扩招为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职业院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社会输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方面,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高职院校毕业生总数约为302万人,就业地点大多选择在当地及欠发达地区,也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类型多为中小微企业等基层单位,高职院校也为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输送了超过26万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有效填补了当地人才短板,而且优化了地区人力资源结构,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人力支撑。
中职方面,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就业领域和地区,中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尤为明显;雇主用工满意度显著提升,继续雇用中职毕业生的意愿强烈,且3/4以上的受访雇主表示愿意和特别愿意继续雇用中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竞争力提高是中职教育长期重视德育、注重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水平培养的结果。
科技服务:创新平台驱动,技术成果应用
世界发展迅速之今天,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园区、社会等多方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培养科研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技能积累。在教育部2019年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中,全国共有480个协同创新中心获得认定。
另外,全国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技术转化服务,从学校层面来看,有120余所高职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过500万元,其中120余所院校超过1000万元;80余所院校的技术交易到款额超过500万元;180余所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
职业院校为落实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存量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引领增量高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
社会培训:多元社会培训,扩大办学格局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职业培训的职能和资源优势,主动做好职业培训的宣传引导,精心组织教学培训,积极面向企业员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高职院校质量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将近100所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培训规模超过10万人日。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培训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帮扶贫困人群掌握一技之长,依靠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带动稳定脱贫。
职业院校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在基层干部培训、生产技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和特色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优势对口帮扶,为推进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的总规模超过300万人日,其中70余所院校的培训规模超过1万人日,10余所院校超过5万人日。
军民融合发展是富国强军的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一些职业院校开展强军育才工程,面向部队士兵提供职业规划辅导、汽车维修、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军事体能训练等教育培训课程;还有一些职业院校积极投身退役士兵管理服务,搭建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终身学习网,为有需求的退役士兵提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和就业服务。
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开展的退役军人培训服务的规模超过170万人日,其中30余所高职院校的培训规模超过1万人日。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职业院校充分发挥类型教育的优势特色,积极开展涉外培训,以输出中国标准和技术为宗旨,充分发挥专业领域培训优势,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通过教师境外培训、技术指导及国际化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帮助沿线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既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也为建设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职业院校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