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自7月底以来,“双减”成为各大媒体频繁出现的字眼,含义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很多大中城市,学生是没有童年的,周一到周五要在学校上满满的课,晚上写作业要到十一二点;好不容易熬到周末,还得上两三门甚至更多的校外辅导班,有的辅导班是针对应试的学科,比如数学、英语、语文、物理;还有的是兴趣班,比如舞蹈、钢琴、围棋。在此背景下,小孩体会不到童年的快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家长工作之余得不到休息,还要负担一定数量的培训费用:都身心俱疲。
针对类似现象,不同年龄段的感触是完全不一样的。60后、70后、80后上小学、中学时,基本没有报过什么培训班,写完作业,还能和同学、朋友玩耍,跳跳皮筋、捉捉迷藏什么的。90后开始,校外培训逐渐多了起来,但没有现在那么疯狂;00后基本上“沉迷学习难以自拔”,给他们报班的,恰恰是当初没怎么参加过校外培训的70、80后。从事校外培训的机构也是五花八门,影响最大的有学而思、新东方、巨人教育等,这些机构的产生、壮大,都有深厚的历史原因,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产物。让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看是哪些因素推动了教培行业的成长。
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首先在科学、教育方面拨乱反正。在70年代中前期,上大学的主要途径是群众推荐,领导审批,学校复审,这样的学生,文化素质未必能够达到准大学生的水平,可能连初中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就直接学习大学的课程,那怎么能学的好呢?生源质量无法保证,高校发展必然受限。邓小平提出恢复高考的要求,并于1977年底组织了首场考试。经历四十多年的岁月蹉跎,高考制度仍然在发挥作用。它是一种选拔制度,更是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法。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是少之又少,中高考制度就是在解决由谁来获得资源的矛盾。
根据分数排名,将资源分配给学习能力强的考生。如果让学习能力差的人获得资源,即使入学也跟不上或者勉强跟上,无法将资源效果发挥到最大。高考制度恢复后,中小学教育并非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还是一个不断淘汰的阶段。2000年,普通初中招收2263.3万人,普通高中招收472.69万人,普通本专科招收220.61万人;2010年,普通初中招收1715.49万人,普通高中招收836.24万人,普通本专科招收661.76万人。减少的那些人去哪了?要么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要么提前进入社会。僧多粥少是普遍的现状,但学生家长都不希望子女是被淘汰的那个,都想笑到最后,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入培训机构,则是“弯道超车”“不输在起跑线上”的重要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校扩招。改革开放后,政府增加了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不断提升。1985年1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此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提出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0年我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66.7%,2000年达到88.6%,2010年达到100%。高中阶段全口径毛入学率也由1995年的33.6%增长至2010年的82.5%。1999年,高等院校院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由2000年的220.61万到2005年的504.46万再到2015年的737.85万。高等教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能够读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了。“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的实施,让更多原本没有条件读书的小孩获得了学习机会。从整体上看,学龄人口基本上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大多数家长也意识到子女上学的重要性,客观上为教培机构提供了稳定的客源。
人才市场形成,学历是重要敲门砖。1992年,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企业数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希望安家置业,尤其是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1990年,城镇人口3亿,2010年,达到6.7亿。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绝大多数毕业后,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分配工作,必须自主择业。工作岗位很多,但是收入高、福利好、有发展前景的岗位并不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学历、毕业院校、专业是许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硬性条件,没有本科、研究生学历,没有对口专业,可能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学习成绩好坏与子女未来发展相挂钩,家长岂能不疯狂。而高等、优质教育资源又是有限的,虽然经历了扩招,但相当一部分人在中考后就已经离开了学校,直到2015年,18-22周岁人群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40%,普通一本、211、985就更低了。
许多60、70、80后家长进入社会后,吃到了学历不够的苦头。文化水平不高,什么函数、浮力、鸦片战争,自己都不懂,哪有能力辅导下一代,加之要操劳工作,为生计奔波,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教育小孩。因此对子女的教育异常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投入重金,送入教培机构提高考试成绩,在升学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优势。正因为普遍焦虑,家长之间还会攀比,看到周围的人全补课了,赶紧把自家的也送过去,不落人后。培训机构在营销时,也会加强该方面的宣传:“您报名了,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报名,我们培养您的竞争对手”,成绩差的补习,叫“笨鸟先飞”,成绩好的也补习,叫“扩大战果”。这就好比电影院,本来所有人都是坐着观影,可是前排的人非要站着,迫使后排的人也全部都站着。
政策法规的出台。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间办学的传统,春秋时期,孔老夫子在杏坛讲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1987年,《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颁布,标志着民办教育有了法规性文件;1997年,国务院正式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为政府办学提供补充。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得到通过。这些法规、条例的出台,使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获得了依据。
据俞敏洪自述,在90年代初他刚刚开始办学的时候,用的是“东方大学”的名义,这是一个培训机构,由中国人民大学的几位教授创办,俞敏洪要将收入的25%交给他们。为什么要以东方大学的名义呢?因为当时做教培行业需要办学许可证,办证人必须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还要经原单位同意。俞敏洪离开北大的时候只是个讲师,和原单位也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办不了证,所以只能用其他机构的名义。三年后,经过努力,俞敏洪拿到了许可证,开始以“新东方”的招牌开展培训,但业务范围只能在北京,因为俞敏洪是北京户口。按照当时的政策,学校、公司是不能办学校的,要想到上海办学,必须由上海人申请,于是新东方就去申沪找当地人,用他们的名义。但这样的风险也很大,万一业务发展起来了,申请人说学校是他的,和你没有半点关系,那也没有办法,谁叫人家是法定代表人呢。后来《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很多问题有了界定,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新东方是从做托福、GRE培训起家的,上世纪90年代有些大学生想要去美国留学,俞敏洪英语基础非常好,也想出国留学,但高额的费用使其难以成行,他决定做托福、GRE方面的培训来筹齐学费,最后却开辟了一条创业的道路。新东方能够发展壮大,一方面是抢占先机,填补了市场空白;另一方面也是师资力量强,培训效果良好,受众的学习自觉性、学习能力也比较强。90年代初大学还是精英教育,能考上的基础都不会差。巨人教育也在差不多的时间成立,1994年7月,培训的科目非常多,不仅涵盖课后培训,还有计算机、文体艺术等。
随着新东方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培训对象的年龄段包含了中学生、少儿,学科也由英语扩散至数学等其他方面。进入21世纪后,家长的培训需求旺盛,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学而思是2003年成立的,由北大的张邦鑫和曹允东创办,从奥数起家,也不断扩大业务领域,开始培训英语了。俞敏洪赶紧把数学业务也开展起来,客户如果能在一个地方满足全部需求,自然不会跑两个地方。别人有的,你没有,你的客户就会流失到对方那里。
互联网的普及。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互联网家庭的第77个成员。在21世纪的前几年,电脑的价格非常昂贵,网速也比较慢,上网的人其实不多,但张邦鑫已经在推广奥赛网等教培网站。2008年3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53亿,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1月,工信部向中国移动等三大运营商发放3G牌照;2013年12月,发放4G牌照,网民达到6.18亿,上网门槛也越来越低,以前必须通过笨重的电脑,10年代后只要用智能手机就没问题。教培机构使用网络进行营销,上传教材资料,开展在线教育,突破了传统培训在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节约了客户的时间。有的还把成绩优秀的学员视频放到网上,反复播放,现身说法,吸引更多的人来报班,这也是时代给予的一大利好。
回首三十多年来,教培行业的不断壮大,是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制度、普及义务教育、高校扩招、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也使家长、学生疲于奔命,相当一部分家庭财富用作培训,降低了生活质量,使想生二胎的80、90后“男默女泪”,使想要结婚生育的95、00后望而却步。因为数量过多、竞争激烈、内容同质化,出现了虚假宣传、价格违法等负面新闻,背后都是追求经济利益使然。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