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旻 · 昨天发布· 阅读(237)评论(0)
这篇小文是我们要撰写的《培训行业课程论》系列小文章的第一篇,在这篇小文里我们讲述了三个小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培训行业的课程论,什么是培训行业的课程论,以及培训行业课程论成功案例。2014年是在线教育如火如荼发展的一年,在这种风风火火的背后,缺少的是对培训这个行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研发,如果在线培训行业仅仅停留在技术进步这个层面,而没有来自培训本身结构性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必将停滞,这也意味着谁最先在在线培训行业的研发层面取得“质”的突破,谁将掌握未来。
一、为什么要谈培训行业的课程论问题
目前体制内官样的《课程论》一类教材或专著大多着力于体制内基础教学课程论的研究,而对于体制外培训行业课程论的研究几乎没有涉猎。
体制内课程论研究的优势是:理论体系完备、研究素材丰富,其不足正是基于官样要求,往往侧重高大上、普适性强,而专业与实操性相对较弱。而由于体制内课程论研究的专业与实操性不足,使得这种所谓的“普适”仅仅停留在理念与哲学层面,并不是真正的普适性课程论。
对于游离于体制之外,每年几千亿规模的培训行业而言,体制内课程论的研究为培训行业培训课程得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料。如果从业者、研究者可以深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耐心、细致、深入读完、读通这些高大上的“天书”,必将给培训行业的课程设计带来一种真正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对于培训行业而言,将是颠覆性的课程创新设计。
颠覆性的课程创新设计将帮助培训机构赢得两方面的重大收益:
首先是课程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得到最大保障,从而大大增加在行业内的口碑;
其次是当仁不让地得到因课程架构优化而获得的直接经济收益,包括成本的降低与收入的增加。
课程设计与教学、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以及从属的教室使用、培训人数、培训时长、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效果……凡此种种,息息相关。而课程设计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对上述课程要素的反复优化,最终让这些课程要素趋向于最优化。
目前实际的培训行业课程的设计与创新,往往基于自身的局部经验,多是一种原发性的改进行为,这种改进不具有前瞻性,更多是在问题暴露或者运营周期完毕之后采取的一种改进,虽然可以弥补过失或者为新周期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总有不及时之感,代价过高。而在原发性的前提下,其改进周期、改进目标往往缺乏理论指导,造成改进效果单一,由于缺少通盘考虑,缺少模型范式的指导,在多个改良动机的支配下极有可能采用自相矛盾的改良手段,往往会顾此失彼。以新东方课程改革为例,在新东方引以为傲的课程名称统一化的改革中,的确起到了课程名称的规范化的效果,但这个效果仅仅是名义上的效果,是让新东方领导者看起来更舒服的一种改进。而相当多的课程内涵与教学并未得到真正的标准化,相形之下,由于名称规范变成了设班僵化,太多的设班条条框框与设班程序反倒造成了一线教学管理者怠于课程创新。
正是基于上述的认知、基于我们在培训行业十几年的实践积累、基于我们对既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反复研读,也基于近两年来线上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启与逐步成熟,为我们积累了更多培训课程设计的素材与实例,我们想为培训行业的同仁们来撰写一部《培训行业课程论》。当然还会有一部题为《培训行业教学论》的书籍与课程论相匹配,作为课程论落实的配套书籍。下面我们先就《培训行业课程论》做一简单介绍。
二、关于《培训行业课程论》研究
《培训行业课程论》主要是为培训行业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务人员、客服人员、市场人员等撰写的,其宽泛程度要高于《培训行业教学论》,但对于培训行业从业人员而言,更基础、更必须。
《培训行业课程论》研究内容基于经典课程论原理、教育信息化与在线学习发展、教育技术实践进步、教学环境与模式创新,立足于原有经典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的改革与整合,针对课程创新、课程研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模式、课程效果与课程评价而进行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培训行业课程论》来自于蓬勃发展的培训行业这20多年的实践,直接适用于非体制内的培训机构,可供体制内教育机构改革相借鉴。中国的教育模式由体制内主导的时代正在为体制内外共同促进教育发展而改变。在线教育特有的开放性精神与混合式教育力主的整合模式与变革促使中国的教育模式必将发生变化。
培训行业课程相较于体制内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培训课程相较于体制内课程,课程目标更明确,培训效果要求更直接。比如驾校业余班的培训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通过科目一到科目四的全部考试,拿到驾驶证。法国留学直通车就是要求学生在一年内语言成绩达到欧标B2的水平,达到出国的语言要求。
第二,培训课程相较于体制内课程,课程周期更精简,课堂效率要求更高效。以出国留学语言培训而言,往往学生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体制内2-3年的学习任务。
第三,培训课程相较于体制内课程,课程任务更繁重,课堂氛围要求更轻松。为了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课堂调剂是培训课程所必须的。
第四,培训课程相较于体制内课程,课程形式更灵活,培训时间要求更多样。培训的时间往往是非工作的业余时间,从时间维度上说更倾向于周末、晚间、寒暑假等,也会为了学生的特殊需求开设平日脱产班、住宿班等等。在线上教育时代开启之时,一定会形成线上直播课程模式与线下实体课程相结合的模式。
那么如何有效实现上述目标,正是我们的课程论所要实现的任务。
三、关于培训行业课程既往的革新与发展所带来的成功案例
在非公有制教育与培训领域,某类学习领域的某个代表性教育机构的博兴总是与中国某一时期某一学习领域出现大规模的学习需求相关联,同时也与该机构适时采用了符合该时期特有学习需求的课程模式相关联。
譬如,新东方的崛起正是源于上个世纪90时代开始的出国热与当时托福考试、GRE考试等优质教学资源的稀缺,其高效、精准、励志、幽默的课程模式得到了当时社会精英群体的群体认可,其大班教学模式也是与出国热的人群寻求群体团队支持、相互鼓励相适应的。而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那个时代的学习者对教学环境并无特殊要求,是以新东方的出国考试辅导大班模式开创了一个时代,绵延至今,使得新东方成为行业翘楚。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后来又看到了教育培训行业多个成功的实例,其成功本质上讲都是其适应时代的课程论的胜利:诸如,K12领域,好未来(学而思)的小班全科课程模式、学大的一对一课程模式都是与K12学习市场的成长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家长学习观念变迁相匹配的。
再如,目前以O2O教学模式闻名业内的达内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以线下面授全面转为线上直播的尚德职业考试培训,其课程授课模式的选择和转变都是与其授课对象特点和远程授课条件即线上直播技术逐步成熟相关联的。我们可以看到以这两所机构转变为代表,很多机构已经敏锐地在市场层面开始了尝试新课程模式,但无论是O2O课程名模式还是单一的远程线上直播授课模式,其成体系的理论总结和指导都是明显不足的,即在课程自身的成熟程度——课程研发层面必须有相应的理论突破。因此,与时俱进地研究课程论尤为必要。
本篇文章来源于板擦,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板擦或BanerCa
上一篇:这几年最惨的行业之培训行业
下一篇:2019年教培行业获客策略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