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最近,浙江萧山一爸爸有些崩溃,因为女儿报培训班的事,他和老婆产生很大的分歧。孩子今年虚岁5岁,实际只有4周岁,下周起,除了上幼儿园,还要上口才、英语、舞蹈、早教、体育、乐高等兴趣班。但妈妈似乎还嫌不够,打算再加2门,数学和画画。不少网友质疑,给孩子报这么多课,即便不考虑经济压力,也要考虑孩子和家长的精力是否承受得住。(钱江晚报)
4岁孩子报6个培训班还不够,还准备再加2个。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课程安排,非但是引发了“家庭内部矛盾”,在公共舆论场内也触发了巨大争议。培训班低龄化、泛滥化,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每每有极端个案曝出,还是不免会刷新公众原本的认知。不同群体对此现象的不同理解,越发分歧巨大。
按照很多人的“传统观点”理解,“童年就是玩的”,完全没必要学这学那,这是过早地给孩子增加了过重的负担。然而,在一些年轻爸妈的立场看来,“培训班就是玩”“上培训班就是这代孩子的童年”——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理,你们怎么就默认上培训班的孩子不快乐呢?
的确,每个人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对于“快乐”的接受与感受,也是一个适应和习得的过程。现实中,许多培训班里,孩子三五成群、结伴玩耍,也许确实也乐在其中。这种“快乐”,与大多数人小时候的散养、瞎玩是两个概念。但就算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正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当过多的培训班填满孩子的时间,家庭生活、父母陪伴、亲子互动的时间必然就相应减少了。两相权衡,孰轻孰重?
不是说培训班就是洪水猛兽,而是须知要适可而止。现实中,有多少家长能做到遵从孩子的意愿、不勉强呢?尽管我们说,孩子各有各的快乐,但若是将“快乐”都外包给培训班去实现,这显然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