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3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12月15日下午,四川省教科院举行了2022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主研人员线上培训活动,活动由省教育科研规划办副主任、省教科院科研管理所理论室主任王真东主持。在吴刚平教授的专题讲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解读之后,王真东主任重点培训了课题“开题论证的基本要点”,他重点阐述了课题研究实质、研究要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本人在教研室做过8年教育科研的管理工作,再次培训,颇有感触,略谈一二。
找对路、不二门,课题研究过程就是方法论的实施过程。课题研究的实质就是构建关系、逐步细化和形成观点的过程,这是王真东主任的课题观和方法论,也是他长期从事课题研究的理论提炼,我们都是受益者,拿来即用。就如同周林教授对课题研究的总结“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三段式一样,为课题研究者提供了通俗易懂的办法。凡事掌握了方法,就像“老树发新枝,新坛装旧酒”,不落俗套写新意。
多用心、巧用力,把专家理论内化为研究者自己的东西才有效果。经常看到参加培训的人在培训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找专家要课件却很积极,还冠冕堂皇地说回去了慢慢学习,实则这类人回去了就束之高搁,也难得有时间再从头来学了。其实,一次讲座听课,我们也很难完全记住专家讲的内容,能够记住其中的重点或者感兴趣的几点,就算有收获了。在吴教授对课标的解读中,“三种知识形态与三种学习方式”的讲解中我就主要理解了“做中学”的教法策略。而要把这个知识点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与自己经验悟性相结合。
重实践、多提炼,课题研究必须服务于教育教学并与之紧密结合,课题成果必须来自教育实践但又高于实践,最后再运用于实践。长期以来,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之间的“两张皮”都难以消除,这源于我们的课题常常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课题研究究竟想做什么?到底能怎么做?做了会怎么样?这些问题都始终与教育教学紧密相连,在实践与运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炼成果,再把成果推广运用,周而复始,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这才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初衷。
抓学习、促成长,提升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水平迫在眉睫。由于诸多原因,当下的教育科研虽然课题数量尚可,但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高质量课题成果凤毛麟角。究其根源,除了功利主义的危害外,现有的学校教科室设置和科研整体能力堪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低位运行。当务之急,首先应当努力提升教科室主任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否则,再有多少课题立了项,都难以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本年度,我县成功申报立项了6个省级课题,这又是一个不小的数量级别。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需要我们通过这次培训,认真做好课题的开题和研究工作。专家的讲解只能起到引领的效果,课题的实施需要在这样的引领下开展踏踏实实的实践研究,把各类关系捋顺、观点挑明,抽丝剥茧,探索出新的成果性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2022.12.15 于下寺家中
来源∣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