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据中宣在线消息 近年来,宣城市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的要求,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通过树立“1”个目标,打造“2”个课堂,把握“3”个关键,做好“4”个对接,不断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树立“1”个目标,聚焦全市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统筹科技教育资源,建立与区域产业对接紧密的培训机制,突出服务全市茶叶、水稻、果树等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培训模式,着力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打造“2”个课堂,坚持以高素质育人为根本,将专业技能提升和综合能力拓展作为契合点,将科学发展、品牌创建、市场营销、职业素养、融资担保、企业管理和团队合作融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全市产业特点,从省级农业专家库遴选部分名师,加强精品教材建设,着力打造专业理论“精”课堂。同时,把农民田间学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作为农民培训主阵地,通过试验示范、现场观摩,着力打造专业实践“活”课堂。
把握“3”个关键,把握好培训对象遴选的关键,开展需求调研,精准掌握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培训需求,把实际从事优质水稻种植、茶叶生产加工、畜禽养殖等中有产业、有需求、想创业的种养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新创业者遴选出来。把握好师资选聘的关键,坚持业务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共同把关遴选教师,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长期在农业一线的农业农村专家进行授课,确保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员的满意度。把握好制度建设的关键,严格落实第一堂课制度,宣讲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政策,扩大知晓度;严格班主任制度,全程跟踪班级教学管理;严格培训考勤制度,实行考勤与毕业考核挂钩;严格台账管理制度,确定专人,分类型、分专业建立培训档案;严格毕业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证书,与后续支持服务政策挂钩。
做好“4”个对接,对接农业发展,把服务全市农业发展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全市茶叶、畜禽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对接乡村建设,全市开设4个人居环境整治专题班,重点突出农村改厕、美丽乡村建设、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乡风文明建设等内容,旨在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管护美丽乡村的能力,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水平。对接市场环境,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培训学员参加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引领学员与市场充分有效对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接跟踪服务,建立培训后不少于1年的跟踪服务工作机制,持续跟踪服务产业发展,开展项目推介、技术指导、金融信贷支持等延伸服务。组织农民参加技术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涉农公益活动,展示新时代高素质农民风采。(陈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