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孙聪利
年轻干部是一座城市的未来和希望。
8月24日,初秋的鹰城,处处蕴含着丰收的希望,一如新一批选调生带来的青春和活力。
当天下午,平顶山市2022年新录用定向类选调生座谈会召开,平顶山市委组织部领导对28名选调生进行岗前交流谈话,为即将奔赴乡村一线的他们送上殷殷嘱托,同时也为一个多月的集中培训和跟岗实训画上圆满句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平顶山市委组织部把选调生工作作为推动事业接续发展的“源头工程”,今年招录了28名学历层次高、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同志,充实到转型发展第一线,锻造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为确保选调生尽快成长成才,平顶山市委组织部量身定制了《集中培训方案》和《跟岗实训方案》,创新实施“精准培训+跟岗体悟+岗前交流”的方式,帮助他们缩短从校园门到单位门的距离,为选调生迈好成才第一步铺好“路”、搭好“桥”。
精准培训,变“大水灌”到“精细育”
7月30日至8月1日,正是高温酷暑,28名选调生接受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
如何上好“第一课”,平顶山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充分考虑选调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等特点,亲自敲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课程,精心设计培训场景,采取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典型报告、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帮助选调生厚植坚定信念、了解国情市情、提升理论素养、掌握工作方法。
让懂专业的人讲专业,让懂实践的人讲实践。平顶山市发改委主要领导讲授《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全市重点发展规划》,让大家全面了解平顶山的发展概况;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党建专家专题讲授《以五星支部为引领,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大家明晰抓基层党建的重点关键;宝丰县赵庄镇党委书记讲授《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及思考》,手把手教给大家乡村工作的体会、方法和实践······
除了理论学习与研讨,平顶山市委组织部还安排选调生到该市教体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信访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政务参观,零距离感受平顶山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府部门为群众解难,为企业纾困,为基层赋能的生动实践和创新举措。
“3天的集中学习,共安排了5场专题讲座、2次交流研讨、1次政务参观,节奏快、干货满,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对平顶山的市情和重点工作有了宏观认识,也激发了进一步了解平顶山、参与建设平顶山的热情。”
跟岗体悟,变“旁观者”为“实操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帮助选调生迈好第一步,加快角色转变,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制定了《跟岗实训方案》。集中学习一结束,根据所学专业及岗位匹配度,分别安排选调生到人才中心、干部规划办、办公室、研究室、电教中心等综合及业务科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实训。
跟岗不是旁观式的“打酱油”,而是与正式人员一样参与科室中心工作。为确保选调生跟岗实训成效,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建立了跟班实训帮带制度,明确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为帮带人,通过交任务、教方法、压担子等多种形式,从接打电话、撰写通知等机关基本业务开始,对选调生进行业务指导和实践锻炼。
“研究室主要负责文稿撰写、调查研究、政策法规等工作,到研究室后,除参与科室日常工作外,科室负责人给我们额外布置了每天必须完成的三项作业:通读研读一篇领导讲话文稿,模拟撰写一个公文通知,搜集学习一篇先进地区组织工作相关理论文章,每天进行总结、点评,很快我们就对文稿撰写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把握,感觉收获很大。”
“跟岗实训将近一个月,感受最深的就是组织部机关快的工作节奏、严的工作要求,以及‘安专迷’‘钉钉子’的优良传统和敢扛硬活、善打硬仗的担当精神,很多细节都让我触动很深,一颗‘要做像他们这样的干部’的种子也在心底开始萌芽。”
“工作上,部里领导和科室主任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带;生活上的吃住行都安排得贴心周到,让我这个外地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初次体会到了组织的关怀,我一定会把平顶山当作第二故乡,在这里发挥自己专业所长,早日成长为业务上的尖子生。”
······
很多同志反映,通过跟岗实训,让自己身上的“学生气”“书生气”越来越少,显得更加干练和务实了,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也更加稳妥,思维习惯都有了很大提升。
岗前交流,变“新起点”为“蓄力点”
一个月的跟岗实训即将结束,28名选调生接下来要到乡村一线进行为期两年的实践锻炼。
8月24日下午,在临行前的座谈会上,选调生一一诉说着到平顶山以后的学习、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深情感悟,分享着即将入岗“实战”的思考、打算和目标,人人信念坚定、激情满怀。
平顶山市委组织部领导结合自身经历,为选调生送上珍贵的“成才秘诀”,如长辈般暖心叮嘱,如师长般耐心教导,句句饱含温情:
有胸怀更要有情怀,在实现大我中成就小我——
从校门到社会,从教室到单位,大家不再是孤立的“社会人”,而是一个政党、一个部门、一个团队中的“单位人”,需要扛起时代的责任、政党的责任、事业的责任。
年轻干部,要有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和气度胸怀,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精准把握“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市之重者”,自觉把“小我”的志向追求、融入“大我”的事业发展之中,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内化为建设平顶山、推动大发展的实际行动,围绕如何建设“四城四区”、如何实现“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尽展胸中所学。
有能力更要有活力,在激情干事中增长本事——
想要干成一件事,需要有能力,这是基础;想要一直干成事,不仅要有能力、更要保持持久的活力。
年轻干部的优势是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冲劲拼劲,但是相对来说阅历浅、经事少,没有基层实践的摔打,思考问题容易想当然、理想化,解决问题缺乏硬招数、活办法。
对此,要把乡村一线实践锻炼作为补齐基层实践课、锻造真本事的重要渠道。要始终保持学习上的“空杯”心态、干事上的“昂扬”姿态、气质上的“开放”常态,不瞻前顾后,不敷衍懈怠,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沉下心蹲下身,认认真真研究乡村工作,向书本学理论、向基层学实践、向先进学经验、向老同志学方法,在学习实践中补齐能力短板、填补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盲区、提升专业水平,早日练就干事创业的硬本领。
有干劲更要有韧劲,在敢于领先中奋勇争先——
干劲体现的是一贯态度,韧劲体现的是长久定力。
大家从一开始就要“立长志”“打远盘”,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既不能干出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能一遇困难就意志消沉。
要把求新求变作为处事之方,多想新办法谋事,敢用新招数破难,每一件事都奋斗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决不能把老气横秋当成熟,把墨守成规当稳健,甘当“佛系”干部、“躺平”干部。
要把争先出彩作为成事之要,盯着排头干、朝着先进赶,能争第一争第一、争不了第一创唯一,努力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亮点,做到出手即出彩、完成即完美。
有真心更要有实心,在基层经历中丰富资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无数次强调过“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
无论到哪个岗位,都要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群众利益至上,要真心对待群众,在落实惠民政策中亲近群众,在解决民困民难中打动群众,在为民谋利益中带动群众,用诚心换取群众真心、用真情赢得群众信赖。
要学会借势借力,基层情况不熟悉,多向乡镇、村(社区)的同志请教;碰到难事办不了,多向机关的领导报告,争取单位的支持、领导的支持、同事的支持。
要务求实绩实效,会说“群众话”、能办“群众事”、敢解“群众难”,踏踏实实干两年、干出几件像样的实事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口碑”。
有底线更要有高线,在葆有朝气中涵养正气——
以规束行,守道方能致远。底线是最低要求、不能逾越,高线是标杆引领、没有止境。
要守住底线,树正气、祛邪气、强底气,自觉慎始、慎微、慎独,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以纪律规矩练就清正廉洁的“金钟罩”。
要拉高高线,自觉以“三我”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无我”的境界、“忘我”的工作彰显“有我”的作为;注重德行修养,正确处理“顺与逆”“上与下”“得与失”的关系,比奋斗不比享乐、比奉献不比索取、比本事不比运气、比务实不比虚名、比恒心不比决心、比老实不比投机、比简朴不比奢华、比思想提升不比职务提拔,做德行上的“硕士”“博士”,努力成为本单位、本系统的标杆引领,展示年轻干部的好形象、好风尚。
一个人选择一座城,是信任。平顶山求贤若渴,对28名选调生视若“珍宝”,从招录、培训、管理、考核、选用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制度安排。
一座城遇到优秀的人,是幸运。平顶山诚意满满,谋划实施了“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大行动、优秀年轻干部“双百”工程、锻造“发展有我、奋斗忘我、追求无我”干部队伍、构建“三个担当”良性互动机制等系列措施,为年轻干部搭建了环境良好的干事创业舞台、争先比拼擂台。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相信这28名选调生经过火热一线的“淬炼”,不仅自己成长成事成才,还将发挥“鲶鱼效应”,带动更多年轻干部自我塑造、自我提升,共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的栋梁之材、干事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