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铭老师:
来信谈到参加培训时,对教育专家充满了不屑:“说得好听,你来带个班试试?”恕我直言,你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这个逻辑看上去很雄辩。是呀,无论是“纸上谈兵”的成语,还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俗话,都说明了真本事的重要性。我承认,确有一些“专家”“学者”爱摆弄玄而又玄的理论,还有一大堆晦涩的概念。这样的“专家”我也很反感。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专家,更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学习理论知识的理由。
不同意专家的某个观点,可以有针对性地直接反驳。尽管也许在理论素养方面我们与专家不一定对等,可我们有着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和感悟,完全可以与专家争鸣。但不能用一句“你来带个班试试”一怼了之。这不是讲道理,而是发泄情绪。
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实践源于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都十分重要。我们希望所有理论的提出者都有实践的经验,否则就怀疑对方的理论站不住脚。但我们忘记了,理论也可以来自对别人实践的总结提炼,还可以来自众所周知的常识。比如,最常见的“因材施教”四个字,这既是古人的经验,也是公认的常识。说这话的专家就算没有教学实践,也不影响这句话的真理性。
国家提拔干部,一般都要求有一线实践经历。这是从管理学角度对行政干部的要求。而对宏观理论的决策者来说,他们则不一定非要有具体的操作经验不可,只要尊重实际情况,注重调查研究,那么他们的理论照样可以指导实践。
“你来带个班试试”,看似是很有力的反驳,但实际上反映了一些教师思维的懒惰,因为他们不愿意仔细分析研究,不愿意认真与对方讨论和争论,一句“你来带个班试试”就关闭了思考的大脑。这句话还反映了不少教师对理论的轻视,盲目迷信自己所谓“经验”而裹足不前。
无论多么科学的教育理念,无论多么先进的信息技术,最终都得靠站在课堂上的一个又一个教师变成具体的行动。因此,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而所谓“高素质的教师”,理论修养是标配。
许多年前,有人提出教育要追求“有技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技术”,真是精辟。我们反对只会“纸上谈兵”的专家,也同样反对动辄“你来带个班试试”的教师。
事实上,现在活跃在中国基础教育界的许多学院派专家,当初也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比如石中英、檀传宝、刘铁芳、李政涛……这几位目前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都是高校著名教授,但他们都曾当过一线教师,有的还曾在农村学校待过。还有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也曾经是中学教师。他们的思考与研究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并非闭门造车。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并非所有专家都是纸上谈兵。
那些脱离实际只热衷于这个“概念”那个“原则”的伪专家,被教师看不起是应该的。但教师因此而看不起所有专家,一听说要接受“专家培训”就很逆反地排斥,显然不是正确的态度。重视带班是对的,但因此而鄙薄理论就错了,这会妨碍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的教师连带了几届毕业班,就觉得自己把教育看得透彻了,以为自己可以蔑视一切没带过毕业班的专家。
方铭老师,我希望你自觉地把自己与这样的教师区别开来。
你的朋友 李镇西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05月12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