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5日北京电 2021年11月8日-13日,“第三期中证·隰县基层干部乡村振兴能力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开班,本期培训班由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扶贫基金会、隰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此次培训有来自隰县的68名基层干部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乡村振兴协作部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筹备。
中国证券业协会办公室副研究员、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邹臣臣、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北华中培训部主任张倩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北华中培训部主任张倩在开班仪式上致欢迎词,介绍浙江大学的强大的师资力量的帮助和指导下,学员定能进一步坚定理想,扎根乡村,振兴乡村。中国证券业协会办公室副研究员、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邹臣臣指出,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学员们应利用所学知识帮助隰县的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基金会在隰县做的帮扶项目及项目成果。
浙江省国防教育讲师团军事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何德明讲述了在后疫情时代之下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态势,中国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未来政治关系展望,改变与日本之间的对抗态势,在边境问题上要维护中印之间的安宁,对于南海问题要营造多边气氛。
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刘宏伟老师分享了乡村振兴时期乡村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并详细解读了改革的路径,并提出要抓住疫情下的机遇,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为大家分享了浙江在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浙江现代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伟桥强调在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阶段是推动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平稳过度阶段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帮扶和监测机制,同时壮大产业发展,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胡院长分享乡村治理机制创新与浙江实践,在三农问题上,与其弯道超车不如换道超车。拓宽产业链,增强自身的附加价值并不断挖掘。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刘维屏老师分享了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提升的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到民族未来,向学员们讲述了“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的浙江经验。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忠根分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路径上,要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开发农业多功能,发展乡村旅游和服务业。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上,做到培育壮大融合主体,提升拓展和融合能力;提升农业价值链,建立融合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打造融合发展平台,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深化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保障产业融合发展用地。
培训班的68名学员走进余杭小古城村,对当地进行走访参观。李书记为大家讲述了如何在基层推进民主建设,建立村级事务民主协商制度。
在南湖红船边,学员们心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红船,感受到了红船精神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及其曲折经历,全体干部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11月12日下午,培训班结业式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结业式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人员主持,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办公室副研究员邹臣臣、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北华中培训部主任张倩及68位基层干部共同参加。四名学员代表县委办人员李秋瑶、黄土镇人大主席宋志明、团委副书记秦冲、组织部刘婕分享培训心得,学员们表示五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受益匪浅,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要抓牢乡村振兴“主心骨”,打牢乡村振兴“奠基石”,握牢乡村振兴“经济源”,大兴“敢想敢干”之风,带领乡村振兴发展。
为期四天半的培训圆满落幕,学员们通过培训学习到了共同富裕的模式路径、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等先进的乡村振兴知识。希望学员们回到隰县后,做到学与思的统一、思与行的统一,把培训的内容学深悟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