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周梦伊 )11月10日至11日,湖北省司法厅举办全省“八五”普法骨干暨“法律明白人”视频培训班,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全省普法骨干力量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实施。
培训期间,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教授赵静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专题授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法学院教授、博导胡弘弘围绕“忠于宪法 维护宪法权威”作专题授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秦小建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新发展”作专题授课。
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教授赵静作专题授课。周梦伊 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博导胡弘弘作专题授课。周梦伊 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秦小建作专题授课。周梦伊 摄
授课结束后,孝感市、黄冈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司法局分管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副局长进行了经验交流。
孝感市司法局《聚焦“三抓三强” “典”亮法治孝感》
《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孝感市高位部署《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形成全方位、全时空、全覆盖宣传态势,“典”亮法治孝感,服务民生改善,助力经济发展。
一、抓带动,强化示范引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民法典》颁布后,孝感致力研究《民法典》的宣传普及工作。抓好领导机关这个“车头”,带头学。各地各单位集中辅导培训130余场次,孝感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在线学习《民法典》参学率、完成率达100%,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旁听《民法典》相关庭审1200余人次。抓好普法队伍这个“车头”,带头讲。配齐建强《民法典》宣传教育队伍,孝感市组建普法讲师团8支共364人,现有注册法治宣传骨干(志愿者)3688人,指导2300余个村(社区)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定期开展《民法典》知识培训,乡镇、村两级共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370余场次,参训人员5000余人次。抓好媒体资源这个“车头”,带头宣。坚持上下联动,整合市县两级媒体资源开展《民法典》宣传,在《孝感日报》推出“法治孝感”专版,在孝感广播电视台推出“与法同行”“民生视点”“法律直播间”栏目,形成“融媒体”普法态势,推动《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抓融合,强化民生改善
《民法典》融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围绕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开展《民法典》宣传。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单位法律顾问等参谋助手作用,主动对接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城市“双修”等重难点工作中的法律需求,精准开展《民法典》相关内容宣传。《民法典》融入民生改善,惠及广大群众。紧紧围绕与平安稳定、疫情防控等密切相关的问题,深入开展全方位宣传,使《民法典》在民生改善中凸显效能,真正惠及广大群众。《民法典》融入重大活动,实现“双促双提”。孝感市机关(单位)送法进学校、进村(社区)、进企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6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宣传物品10万余件,宣传教育受众达50万人次,接受群众咨询达3万人次。
三、抓载体,强化拓展延伸
结合地方特色,深化宣传。充分发挥安陆市“全国水墨漫画之乡”优势,组织创作编印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漫画集》,云梦县建成“民法典主题公园”,孝感市编印《民法典普法宣传漫画集》《民法典雕花剪纸集》等读本80余万册,印制民法典宣传品50万余件。开展创建活动,推动宣传。在今年开展的全市法治建设系列示范创建活动中,均将《民法典》内容作为硬性要求列入创建验收指标。落实普法责任,重点宣传。将《民法典》宣传作为年度普法重点部署推动,列入普法责任清单,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并纳入法治建设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推动《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下一步,孝感市将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持续推进《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力求普法宣传多元化、深层化、实效化,让法律的阳光普照澴川大地,助推法治湖北、法治孝感建设再上新台阶。
黄冈市司法局《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法治故事》
近年来,黄冈市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地方文化特色,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着力讲好法治故事,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
一、法治护航,大力强化“三个保障”
近年来,黄冈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对红色法治文化工作的保障。强化工作保障。黄冈市先后出台了《黄冈市法治文化建设行动计划》、《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将红色文化保护深入立法、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保障革命遗址遗迹得到保护和传承。强化责任保障。黄冈市法治文化建设情况列入年底法治建设考核重要内容,通过考核机制保障任务落地落实。强化人才保障。现已组建2000多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成立黄冈市“八五”普法讲师团、由60多名“五老”组成的宣讲报告团,深入乡村、学校、机关开展红色宣讲、法治讲座等教育实践活动。
二、红色领航,强力建设“三类阵地”
建设宣传教育基地。近年来,黄冈市对这两处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董必武纪念馆、红安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进行了翻修更新,吸引全国各地群众来此参观学习,为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设红色文化场馆。黄冈市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各类红色司法文化场馆,先后有近300个省内外机关团体及大专院校、部队院校在黄冈红安、麻城等地挂牌建立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建设法治文化示范点。大力开展法治文化示范点创建,黄冈市现有1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5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6个省级法治建设示范单位,法治创建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
三、文化启航,全力实现“三项融合”
做到红色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融合。黄冈市创新开展黄梅戏唱响“八五”普法工作,运用深受黄冈老百姓喜爱的黄梅戏形式推出五部普法宣传视频,现已在司法部、法治日报、学习强国、长江网等全国、全省新媒体平台纷纷转载宣传。做到红色法治文化与党建、廉政文化相融合。黄冈市各地各部门在“三下乡”活动、重大节庆日等时间节点,运用“村村响”“大篷车”“垸子夜话”“三句半”等载体和形式,大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作品征集等活动。做到红色法治文化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相融合。黄冈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创新实施关心下一代“三五工程”。即通过示范引领,开展红色文化、法治文化、传统文化、科技文化、劳动文化(五类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五进),大力提升青少年政治觉悟、文化素养、法治素养、科技素养和劳动意识(五个提升),“三五工程”通过试点目前已在黄冈市铺开。
下一步,黄冈市将着力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建设机制更加完善、阵地更加多元、活动更加丰富、氛围更加浓厚,打造更具黄冈特色的红色法治文化品牌,为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法治保障!
恩施州司法局《坚持多措并举 深化普法宣传》
近年来,恩施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厅普法工作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打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一、构建三大机制,深化普法宣传
坚持从机制建设入手,推进普法宣传。一是构建责任落实机制。恩施州委、州政府将普法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层层抓落实。二是构建工作推动机制。将普法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组织专项调研、开展定期调度,推动工作平衡发展。三是构建督导考核机制。印发法治建设绩效考核方案和法治督察方案,突出普法宣传重点内容,开展督促检查考核,进行排名通报,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体系。
二、夯实三大平台,深化普法宣传
坚持从夯实平台入手,深化普法宣传。一是做实“1十4十N ”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截至目前,恩施州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2.26%。二是做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2019年率先出台《恩施州公共法律服务地方标准》,研发恩施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加大推广运用力度,群众能享受随时随地的法律服务。三是做实“律师三进”平台。持续擦亮“律师三进”品牌,建立110个法律顾问团、2228个法律诊所,实现“一村一律师”全覆盖,落实点单式服务,律师参与法治宣讲10000余场次、审查合同400余份、咨询服务8000余人次。
三、建好三个阵地,深化普法宣传
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打造法治文化风景线。一是建好法治文化阵地。坚持法景相融标准,扎实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恩施州共有61个法治文化广场,286个法治文化长廊,3730个法治宣传栏,创建19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二是建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阵地。坚持优中选优、好中选好,选树17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增强。三是建好普法融媒体阵地。成立融媒体普法中心,整合各类资源,做到普法宣传内容群众所需、普法宣传形式群众所喜、普法宣传成效群众所赞。
四、用好三支队伍,深化普法宣传
用好基层法治队伍,是普法宣传的重要保障。一是用好普法志愿者队伍。成立普法志愿者队伍,围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主题,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开展普法宣讲。二是用好“法律明白人”队伍。坚持标准程序,认定7634名“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特长、利用熟悉乡土人情优势,用身边人的鲜活典型案例,推动法治宣传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三是用好学法用法示范户队伍。联合印发《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施方案》,解决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认定学法用法示范户800余人,开展面向家庭的普法主题宣传活动。
五、实现三大转变,深化普法宣传
始终坚持普法为民理念,创新普法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一是普法方式上,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盼,精准对接群众法治需求,开展分众化、差异化普法宣传,提升普法宣传质效。二是普法责任上,从“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5000余份、普法联动事项100余份。三是普法对象上从“要我学法”向“我要学法”转变。持续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
下一步,恩施州将认真落实本次培训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作法,奋力书写好新时代的普法新答卷。
神农架林区司法局《培养用好乡村“法律明白人” 以法治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展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打造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切实发挥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
一、把牢培养关键环,致力于队伍建设
一是高起点谋划。制发林区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以列清单、定主责、分批次的方式,强力推进培养工程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二是高标准选聘。规范细化选聘流程,落实自荐推荐、遴选考核、公示上岗等程序,严格对标五项基本条件,遴选聘用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48人,已全员颁发了证书、徽章,实现了67个行政村全覆盖。三是高质量培训。今年,按照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采取轮训的方式举办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班9场次,线上推送法律知识、以案释法、法治实践等法治信息326条(篇)。四是高辐射覆层。阳日镇作为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示范点。目前,该镇已选聘13名专职“法律明白人”担任村(社区)治调主任,承担治安排查、纠纷调解、法治宣传、信访接待、民意收集等职责。下一步,将尽可能地把专职乡村“法律明白人”全员纳入协警管理序列,设定一条更加明确的培养路径。
二、瞄准用好核心点,致力于业务拓展
一是引导在法治宣传上发力。让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充当好法治实践的“讲解员”,把对村(居)民的宣传教育贯彻于例行工作的各个环节,组织召开普法“院坝会”活动300余场次,参与区、镇法治宣讲活动200余场次,创作、参演法治文艺节目10个,参加法治文艺演出7场。二是支持在基层治理上发力。吸纳乡村“法律明白人”成为村级议事机构、调解组织、基层网格的组成人员,主动开展社情民意收集、调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推进移风易俗、参与法治创建等活动。今年以来,“法律明白人”参与排查交通、安全生产隐患600余个,调解和参与调解纠纷200余件,协助社区矫正管理37人,结对刑满释放安置帮教376人,劝阻农村“无事酒”64起,配合实施“法治惠民”项目10个。三是鼓励在发挥示范上发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遴选乡村“法律明白人”67名作为“法治示范户”的重点培育对象,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地为基层群众做好服务。
三、打通保障快车道,致力于正向激励
一是建立考评体系。将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纳入全区法治建设考评,建立“法律明白人”工作日志,强化实效反馈、考评奖惩和动态清除。二是建立培训制度。把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的培训纳入区级年度培训计划,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确保每年开展不少于8课时的培训活动。三是强化经费保障。把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经费从三个层面给予充分保障:对在职“法律明白人”,待遇纳入综合目标绩效兑现;对专职“法律明白人”,按照一定标准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对“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给予一定的电话费和务工补贴,并在涉农贷款、技术帮扶予以支持。
下一步,神农架林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服务”与“治理”两条主线,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力量,着力构建多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法治实践赋能乡村振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纠错】编辑:邱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