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马晴茹)“双减”工作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教育改革,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举措,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小康生活成色。
11月28日,陕西省政府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
报告指出,截至目前,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相应机制基本形成,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6.33%。“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的目标已初步完成,为“3年内成效显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校内主阵地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
“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报告指出,陕西省持续开展全省“双减”教研大指导活动,连续两年开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认真研究作业总量控制的同时,加强作业统筹设计,提高作业水平质量。全省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学校占比和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占比均达到国家要求。
同时,陕西大力开展课后服务。推动学校每周5天、每天2小时开展课后服务,充分挖掘校内潜力,统筹用好科普、文旅、体育等校外资源,遴选聘用符合条件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方式,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制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94.7%,课后服务教师参与率92.7%。
报告中强调,陕西省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打造以中小学精品课程培育认定和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为载体,着力于课堂教学物态形式效率,打造以执行国家、地方及校本课程的课堂教育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课堂,注重学生基础发展;打造利用功能部室、音体场馆,非遗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特色社团活动、兴趣爱好技能培养的第二课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打造利用社会资源、文化文博场馆、爱国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和文化场所,担当志愿者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第三课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三个课堂”的实践,以大教育观念为主导,突破学科思维,打破育人方式,整合素质要素,有力推动陕西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陕西省还组建了全国首个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提高教学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持续开展全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活动,不断加强思政课建设;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创建,促进德育水平共同提升。持续开展义务教育帮扶工作,遴选优质名校高中和专业高校分别结对帮扶26个国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大力推进“名校 +”集团化办学模式,输出“名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教师队伍交流,推动陕西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防范“收费”“退费”“裁员”风险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是“双减”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报告指出,陕西省通过开展专项治理、线上巡查、“回头看”“预收费监管”“隐形变异查处”“监管护苗”等专项行动,从限制机构数量、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广告、培训价格、规范培训服务、强化预收费监管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陕西省原有审批(备案)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4600所,已压减4431 所,压减率96.33%,剩余169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预收费资金监管和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压减完成。现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571所,已全部纳入预收费资金监管,监管率100%。
针对“收费”“退费”“裁员”等风险环节,教育部门会同银保监、人社等部门完善相关举措,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研制专门工作方案,全力防范机构卷钱跑路风险、相关利益群体上访风险。截至目前,通过现金退费、兑换课、司法程序等方式,已向约22万名学生完成退费5.82亿元,切实维护了家长和学生合法权益。
为狠抓“双减”工作落实效力,报告强调,陕西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成效纳入对市、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评价暨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主体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双减”专班专项行动+督导队伍常态督导的“三级双线”督战思路,先后3次对11个地市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设立省、市、县(区)三级“双减”投诉热线,建立省级投诉问题线索台账,发布通报8期,共办理或转办各类投诉线索2744条(其中校内1248条,校外1496条),均已办理完成。对西安、咸阳等地区470余所中小学进行实地督查,发放调查问卷 460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7份。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全省累计出动各类检查人员46959人次,检查校外培训机构22074个次,清理取缔校外培训机构1892个,约谈1260人次,整改拆除校外培训机构广告牌7000余块。构筑起“上下衔接、左右沟通、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校外培训机构必须通过监管平台APP完成机构上架、课程售卖等
“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报告也指出了当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校外培训机构方面,隐形变异违规培训仍然存在。报告指出,随着对隐形变异培训机构的不断打击和治理,部分隐形变异培训地点转移至居民楼,形式愈发隐蔽,部分家长和学生因升学焦虑参加隐形变异培训意愿较强,并为隐形变异培训“打掩护”,监管、查处难。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制度需完善。随着义务段学科类机构大幅压减,部分转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导致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增长较快,存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校内提质增效还存在差距。部分学校作业设计水平不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强,题海战术路径依赖依然存在。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不高,校外资源统筹不足,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力度不够。
对此,报告明确,下一步,陕西省将进一步加强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查处力度,强化对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培训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切实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加强对非学科类机构监管,厘清相关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审批标准和流程,发挥业务主管部门作用,按职能分工加大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加强全流程监管,督促各地指导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必须通过监管平台APP机构端(web端)完成机构上架、课程上架、课程售卖等工作,并开通网上支付、咨询答疑等业务。各地各部门督促机构引导、指导所有参培学生(家长)务必通过监管平台APP家长端(web端)实名制进行选课、交费、销课等,实现全流程监管全覆盖,有效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切实维护学员、家长合法权益;加强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的防范。指导各地坚持底线思维,定期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风险排查,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完善重大舆情、群体性事件和极端个案的应急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妥善处置突发情况,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上一篇:云南昆明:体育培训丰富暑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