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理论到实际跨区域的一次摸索和探路;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上的“生动一课”。
自10月8日开始,由省委组织部主办,省委党校、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承办的全省现代农牧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班共40人,分别在青海省委党校和山东省委党校开展了为期15天的系统学习培训。
从青海到山东,从课堂到农田牧场,从讨论到观摩……时光飞逝,15天紧张有序的培训,让来自全省各地不同岗位的学员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感悟中提高。一场场头脑风暴冲击着大脑,激荡着灵魂……
“这次培训是全省上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论述精神及考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着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重要安排。旨在拓宽发展现代农牧产业新思路,掌握发展现代农牧产业新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青海省推进现代农牧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理论储备。”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巩爱岐介绍。
筑牢信念 理论武装头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喷薄的伟力,源自人民又为了人民,成为光灿历史长河领航中华巨轮的思想灯塔……”老师深入浅出的全面阐述,让学员们心灵再次受到洗礼,理想信念进一步提升。
在一堂生动的“山东实践”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课后,全体学员在分组讨论时集思广益,立足实际、围绕所学所感,积极交流,进一步理解学习成果。
“这次培训既突出了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了思想和党性方面的培训,也突出了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的主题,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在理念上有了新的碰撞。”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副县长石建军表示。
参加培训学习,是一个抬头看路的过程,更是一个坚定理想信念、明晰方向的过程。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副县长洛布加表示,作为基层牧区,刚察的农牧业在总体规模、产业层次、产业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亟待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刚察的发展既要“赶趟”,又要“补课”,任务非常艰巨。
知行合一的党性锤炼,进一步增强了学员们的自觉自律。15天的专题研讨培训,学理论、修党性、补短板、提素质,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异常火热。在紧张的培训中,始终劲头不松,潜心于学习研讨之中。
教学相长 拓宽发展视野
促进现代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从济南到潍坊,从课堂到乡村,从理论辅导到现场教学……聆听老师讲解现代农牧业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的重大意义,学员们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明确了方向。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作为一个北方农业大省,山东,已在乡村振兴中趟出了路径、作出了示范。
济南市章丘区绣惠镇施家崖村和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这两个依靠党支部的带动引领,发展起各具特色产业的有名村庄,让乡村振兴战略在这里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它让这两个村集体经济“腰杆粗了”、村民的“箱底厚了”、村党组织“基础牢了”。
行走在山东省寿光市东斟灌村和三元朱村,让人切身感触到因蔬菜种植而闻名全国的寿光城乡,凭借着手中的蔬菜产业这颗“棋子”,将农业现代化的“棋局”下得风生水起。成为“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经济村”等,将“村企共建、互助共进、合作共赢”作为发展乡村经济的主攻方向,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提高。
在素有“鲁西小寿光”之称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引人眼球的各种玻璃温室以及借此走出的现代农业技术迭代创新与乡村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耿店模式”,让学员们感受着打造人才摇篮,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智慧力量以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不少学员心中豁然明朗人才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个个在齐鲁大地上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范本”,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精心培育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找差距、摆困难、明方向。在学习交流中,学员们进一步把思考的焦点聚集在如何转变、如何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上。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海明坦言:“海东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设施农业发展比较多,怎样发展后续产业,让群众增收致富,我们要多走一走看一看,多学习一下其他地方好的做法和经验。”
汲取经验 起航新征程
连续十几天紧锣密鼓的学习观摩,让专题研讨班的学员开阔了视野,汲取了山东省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乡村人才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等多方面多维度的成功经验。
山东省的诸多乡村通过培育新动能,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已经走向深广,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已经构筑起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百姓富、生态美在山东的广阔乡村已然化为现实。
学有所悟,更是学有所得,未来也将学有所成。如何把学习观摩中形成的压力,切实转化为推动我省农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学员们面对的长期“考题”。
“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要培育和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的人才队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政法委书记王世昌说道。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如何贯彻“一优两高”战略,推动我省现代农牧产业升级发展,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乡村德治水平……讨论中,学员们深入思考、充分研讨,表示要立足青海新的发展坐标,主动谋划、抢抓机遇。
研讨班在最后进行了总结,要在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发展中持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农牧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把国家的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真正解决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产业衰等问题。产业振兴要下功夫谋划,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质量兴农。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最大化提升竞争力。加大科技支撑、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我省要探索和健全人才留用机制,留住人才,推出产业。要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政策,以政策出优势,靠政策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