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梅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返乡创业大学生越来越多,乡村种养加能手带领一方百姓发展起特色乡村经济……在各种各样的乡村创新发展方式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农牧区劳动力开始寻求自身的发展并进入更大市场。学习一技之长,实现增收致富,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当地百姓思考最多的问题。而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职业技能水平则让更多的农牧民从技能培训中受益。
为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相关部门组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在增加了现金收入的同时,更增添了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底气。据统计,2019年以来,青海省各地共培训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牧民4.6万人。2022年,青海持续推行农牧民技能培训,培训各类农牧民1万人以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组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帮助农牧民更好地增收致富。在开展具体的技能培训之前,相关部门也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农牧民的具体意愿和当下的市场需求,让农牧民学到的技能真正有“用武之地”,让培训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而在具体培训中,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更是成为重点。当前正是农闲时节,各地正在推进培训工作,主要通过线下组织学员进行集中培训,这种方式针对性强,也有助于学员快速掌握技能。与此同时,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培训,不仅让农牧民有了更多的渠道、更灵活的方式接受培训,还便于农牧民在岗工作中及时联系相关专家和老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更长远地帮助农牧民。
同时,各地根据实际分类施策展开培训。针对新生代农牧民,或有一定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农牧民群众增加“互联网+”、电商、直播销售等的培训内容,扩大就业范围。对于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农牧民群体,进行相应的技能强化培训,增强了农牧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现阶段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也在进一步努力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高素质农牧民技能提升新格局,在课程设置上突出“特”“优”,更侧重培养复合型、“多面手”新型农牧民,让更多的农牧民掌握技能并从中受益,让技能培训的成效凸显。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