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读者,你是否曾估算过,自己能活多久呢?
当我们还在假设自己60岁、80岁的时候,港人已经把自己的预期平均寿命提高到了上百岁。
11月28日,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表示,此前统计处对港人平均寿命的预估82.9岁实为低估。如考虑死亡率下降因素,粗略计算,2020年即去年出生的香港男婴的平均寿命可接近100岁。而去年65岁男士平均寿命会超过90岁,活过百岁的几率约为12%,即接近八分之一,这个数字不算太小。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 (图源政府新闻处)
罗致光在网志解释称,由2010年至2020年,不同年龄的死亡率其实持续下降,因此对平均寿命的预估应该要考虑死亡率下降的因素。
他指出,根据统计处2015年数据推算,2020年时香港的百岁或以上长者会有4200人,不过到2020年的人口推算已将实际百岁以上长者数据修订为9390人,到2055年预计更会增加至40610人。
油麻地街头等待领取物资的老人(本刊记者庄纾摄)
尽管统计显示去年香港死亡人数首度“超5”达50,666人,但罗指出,香港的死亡率由2010年至2020年其实正持续下降,因此他颇肯定数据非常低估市民的平均寿命,建议市民购买终身的公共年金,保障退休后的生活。
与政府年金“斗”命长
罗致光提到的公共年金实际上是指由特区政府牵头的香港年金计划(公共年金计划),又被称为“长者年金”或“终身年金”,因为其最低投保年龄为60岁,投保人在存入一笔过保费后,可获取年金收入直至终老,是即期年金一种,合资格申请人需为香港永久性居民,适合退休人士。
香港年金计划的具体规定
与其他年金计划一样,香港年金计划会在投保人缴付整笔保费后,会每月向投保人提供保证年金金额,将你的资金转化成为稳定的年金收入,以安享晚年。政府公共年金计划相对于私营终身年金计划设有较多限制,例如投保年龄和投保额,成为公共年金计划的主要弊处,但政府年金胜在有保证回报。
罗致光又指,本港女士平均寿命一向比男士更长,一般比男性多5年。因此他建议男士,如果太太无退休金或强积金,就应该为她买多一份年金,一方面应对太太比自己长寿所带来的额外财政风险,另一方面这样家庭也会和谐些。
一对香港老人携手看展(本刊资料图片)
他举例说,65岁男士为自己和同龄配偶各买50万元公共年金,以后每年可合共领取约6.6万元,到90岁时将已合共领取166.5万元,再过多10年至100岁更将合共领取约233.1万元,如果是过百岁人瑞就更可以继续领取下去。
不难看出,某种程度上,年金是个“斗长命”的游戏,寿命越长,累积得到的年金收入就越多。也难怪有投资头脑的港人们这么注重健康,死亡率一年比一年低。
活得长干得多:工作半个世纪
不过,也有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叶兆辉对罗致光的推算有所保留。叶兆辉认为,香港死亡率的下降趋势,每年只能令市民预期寿命增加约1个月,而近年趋势亦已接近“樽颈”(瓶颈)。
而且他还指出香港的贫穷情况。他指出,港大的荣休教授周永新早前提出注资500亿元就可以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相较政府去年动用3000亿元仍未能有效改善贫穷情况。
铜锣湾时代广场上静坐休息的老人(本刊记者庄纾摄)
确实,要买年金必须要一次性整缴一大笔保费,起步5万港币,保费越多回报也就越大。而最新发布的《2020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中指出,本港2020年贫穷人口达165.3万,贫穷率达23.6%,较前年增加16.2万人,创自2009年有纪录以来新高,换言之,现在香港每5人就有1人为贫穷人口。
而在香港,真正为养老问题担心的可能恰恰是这些缴不起整额保费的穷人们。
此外,罗致光在分析2020年出生的男婴时指出,相信到2090年,他们70岁退休的机会应该是十分低,这意味这些香港“20后们”平均要工作半个世纪之久!罗甚至认为据此有必要检视未来的教育方向。
可见,活得长未必就是好事。有港媒笑称,以后祝人“长命百岁”可要小心。一方面因为以后百岁未必就是长寿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因为在香港活得久未必是一种福气,意味着卖命干得多也未可知。
年金的替代投资有哪些
为了养老生活能更清闲无忧,有规划的香港人势必要趁退休前的50年好好做一下打算,提前预留出一部分储蓄为日后的整额年金保费做准备。
有分析指出,年金属于长期保险产品,提早退保可能令投保人承担额外收费,如想作短期投资增长财富,为退休后的生活累积储蓄,不妨考虑银行定存、债券、短期储蓄保险产品等低风险投资工具。
活到老挣到老!聪明的你,从港人身上学习到了吗?
(文/本刊记者 庄纾)
更多阅读:
香港长者越做越穷 晚年幸福何在?
香港穷人大增 每五人就有一人
在香港,人工到底有多贵?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