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少需要6000多名养老社会工作者,而目前岗位人才缺口则在一半以上。眼下,来自上海18所高校、21个专业的约200名大学生正在上海首届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受训。(10月11日 中国新闻网)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届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20%。养老已经成为十分迫切、严峻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不再局限于日常看护、生活照料方面,而是扩展到老年人的“身、心、灵、社”等多方面。其中老年社会工作者无疑是实现养老服务新内涵的重要支撑队伍。然而,仅以上海为例,目前岗位人才缺口就在一半以上,人才缺口巨大可见一斑。
囿于陈腐的旧有观念,很多人将老年社会工作者与保姆混为一谈,甚至有人持“伺候人的”“低人一等”的看法。而低薪、辛苦、得不到尊重、专业水平不高确是长期困扰专业养老人才队伍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青年人不了解养老行业,也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于是便出现了一边是养老市场人才缺乏,一边却是大学毕业生因“高不成低不就”,难以找到工作的尴尬局面。
时代的发展对养老专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青年人能够在养老领域获得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既可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能加速养老服务从业者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可谓一举两得。
2020年,中国民政部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目标。此次上海首届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开班,200名大学生参加培训无疑是一个良好开端,值得点赞。
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强化养老人才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对此,社会各界须高度重视,联合发力。一方面各地政府可通过举办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等方式,让青年学生了解养老行业,了解养老社会工作岗位,为今后择业奠定基础;还要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如提高养老人才的薪酬待遇与职业荣誉感等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业,推动养老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身处老年化社会,青年学生要看到庞大养老市场的机遇,放下身段,摒弃陈旧观念,保持理性、务实的择业态度,发扬公益精神,提升专业水平,积极投身到养老新市场“蓝海”中去,运用所学为养老产业赋能,在爱老助老的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