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不但要求学校减少作业量、降低考试频率、提供课后服务,而且明确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开课时间、开课类型。
“双减”措施落地,对学科类培训机构影响几何?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
学科类培训业务量锐减
张校长举办的某教培学校为省内最大教育培训机构之一,他表示,“双减”之下,学校初中阶段的学科类培训业务量减少九成,小学阶段的学科类培训业务量减少两成。“双减”措施落地后,他关停了1/3在昆校区。
而之前该校引以为傲的教学亮点——全部使用全职教师而非兼职教师,目前也变成了不小的“负担”,每月的员工工资支出300万元左右。虽然目前教培行业出现裁员、离职潮,但张校长决定:未来两年内对所有教师不降薪、不裁员。“学校有400多名教职员工,背后就是400多个家庭。而且很多老师在此已经工作了20多年。”张校长说,目前他也在推进教师入职全日制学校、考公务员等事宜。
另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受政策影响,学校初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量锐减,目前学校已严格按照N+1的赔偿方案,与销售、推广岗位的员工以及部分老师解除劳动合同。
资料图
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难
对于是否考虑过转型的问题,张校长表示,这需要有政策支持,如果贸然转向类似美术、音乐、体育等素质类培训,对现有教师和学校都是不负责任的。
“学科类培训学校转型难度其实很大。”刚刚从一所学科类培训学校离职的小雷说,师资必然是首要问题,比如她是外语教师,不可能转去教音体美等科目。所以,培训学校要转型的话,需要重新招聘、培训教师。此外,原本选择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大部分家长很可能不愿意为兴趣类课程买单。况且市场上已存在大批素质类培训学校,学科类培训学校转型去“抢占”市场,几乎毫无优势。
“在昆明出台具体执行政策之后,学校也将转成非营利性培训机构,但短期内培训内容不会考虑涉足音体美。”张校长说。
部分培训机构已经歇业
而“双减”能否把家长们从焦虑、盲目中解救出来呢?在春城晚报做的“双减”政策互动问卷调查中,一天内有近200位家长参与其中。
对于“‘双减’政策落地后,你家孩子还在校外补课吗?”这个问题,表示完全不补课的家长占21%,剩余的家长选择继续进行学科类或是素质类培训。而“如果孩子不能在培训学校补课,你有什么计划?”这个问题,虽然只有23%的家长选择私下找“一对一”老师或者家教进行补课,但有40%的家长表示会观望情况后再做进一步打算。此外,受政策影响,41%的家长表示:“孩子所在的培训学校受到影响,正在转型,部分学生在协商退费。”20%的家长表示:“所在培训机构已经歇业。”
昆明五华乐之培优培训学校校长刘祖相说,“‘双减’政策的方向、国家教育改革的导向,实际已经比较清晰,但家长、学校和培训机构都还需要时间消化。”
资料图
思考
如何做好课外培训?
那么,教培行业会退出历史舞台吗?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国家“双减”政策对校外学科培训,并非要“一刀切”关停,而是要让学科类培训回归到其应该有的地位和功能上。
“‘双减’政策出台,从短期看,必定是对培训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但就国家高端人才培养方向而言,是必经之路。”刘祖相认为,“双减”政策给出的最大信号,就是将来只会考试的人没有市场。“一味强调分数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人才发展规律,培养综合素养更高的人才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如何做好课外培训?这也成为今后继续从事教培行业人群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刘祖相觉得,需要对这个问题思考并作答的并不只是教培行业人员本身。“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让教培行业成为学校教育以外的有益补充。”刘祖相说,乐之培优也会和全国继续坚守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学校一起,探寻更多顺应需求的发展方向。
资料图
链接
成都就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设置指导标准征求公众意见
9月16日,成都市依据“双减”政策指导要求,率先发布《成都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征求公众意见稿)》。
《征求公众意见稿》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适用范围、举办者、名称、开办资金、场地设施、专任教师等方面,结合最新的“双减”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标准,例如规定举办者未经区(市)县教育审批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含个体工商户)不得以托管、家教、自习辅导、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教育咨询、文化传播、“众筹私教”、“攒班团课”等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等。
而成都也是最早依据本地情况发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的地区之一。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罗南
责编 顾庆华
校对 朱丽
编审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