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消保委今天上午发布消息:2018年1至8月,培训类投诉上升了近三成,多半为外语培训,行业存在三大问题,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综合施策。
培训行业存三大问题
统计显示,2018年1至8月,上海市消保委共计受理教育培训类投诉4174件,同比上升27.1%,争议涉及金额3502万元。位居前列的为外语、艺术、课辅、驾驶、会计等培训,其中,外语培训类投诉达2140件,超投诉总量一半;在线学习类投诉同比增长了近7%。
综合这些投诉,上海市消保委发现行业存在三大问题:
1、推销乱象重重:虚编资源、虚夸效果、虚假承诺。
培训机构盲目选择推销对象,不仅缺少必要的前期评估,还会采用虚编教学资源、夸大培训效果的方式层层诱导。
为什么会出现三大问题?市消保委分析与四大因素有关:
1、经营资质庞杂,日常监管成难题
从主体上看,市场上的培训机构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培训公司,经营范围明确标注英语、驾驶等相关培训业务;
第二类是咨询、科技、信息公司,经营范围多为技术咨询、教育咨询、信息咨询等;
第三类是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由民政、教育等主管部门颁发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和办学许可证。
目前,大量培训机构以教育咨询为名开展培训活动,规避监管,无形中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同时,不少培训机构开通网络授课业务,更是增加了监管难度。
2、竞争日趋激烈,过度商业失本质
目前教育培训行业需求较高,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不少培训机构为追求商业利益,抬高学费标准,降低设施条件、减少师资配置、缩短培训课时以压缩成本,忽视了消费者的学习体验,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预付资金风险,管控机制待健全
为稳定学员、降低退课率,很多培训机构采取一次性现金方式预收高额学费,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风险。伴随着管理成本的不断上升和未来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培训机构一旦经营不善,资金流断裂,极易引发门店停业倒闭。
4、培训期望过高,盲目跟风应杜绝
消费者期望通过短期培训快速获得显著成效,但在一些艺术、外语等培训领域往往是不切实际的。不少消费者缺少对自身基础的理性判断,选择培训机构时不够谨慎,盲目跟风或攀比,极易出现期望落差。由于短期培训效果因人、因课、因需而异,且缺少评估手段,出现争议或矛盾较难化解。
建议依法依规综合施策
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市消保委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按照依法规范、综合施策、协同治理原则,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同时,教育培训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标杆企业的引领,建议相关机构依法、诚信、自律经营,以夯实教学根基、提升教学质量作为营商之道、立足之本。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