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是李莹和先生潘家斌带领的团队,在2012年打造的芭蕾舞剧代表作品,是中国江苏省文化走出去的代表。(新加坡《联合早报》资料图)
中国侨网9月26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苏州芭蕾舞团《西施》将在10月8日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上演,用西方艺术演绎东方故事。旅美14年的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李莹日前接受访问时说,创新需要不断推翻自己。中国芭蕾有60年的历史,但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多拿几个国际大奖就国际化了”。
2006年夫妻俩决定告别舞台后,回到苏州参与筹建苏州芭蕾舞团。经过头三年的整合,相继推出原创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作后,创作一个带有苏州本土元素的芭蕾舞剧跃然于他们的脑际。
“西施和吴王的故事与苏州有关,芭蕾又能体现西施的美。”李莹说,苏州的“雅”质与芭蕾高度契合,人物和苏州有联系,就这么敲定了。有了芭蕾舞表现雅的张力,故事所要呈现的主轴思想成为下一个环节重心。
李莹觉得,西施导致了吴国的毁灭,苏州应该恨这个红颜祸水才是,但创作团队却希望有另一番呈现方式:“我们觉得剧本要写出来的西施一定要站在吴国这边。”
事实上,西施确实有很多个结局版本,李莹认为每个艺术家都可以选择他们想要表达的,也有权利选择更合适的结局:“西施和吴王十几年夫妻做下来,她最悲的是自己爱上了吴王,但你又要杀死他,这更悲。”
“舞蹈是一个视觉的东西,它给你更多想象力,我不希望西施是一个被固定的结局。”李莹说,不固定是《西施》的结局。
通过《西施》揭人性 人没有好坏之分
确立结局后,《西施》着手去挖掘人性的一面。
芭蕾舞和电影电视历史剧不同,要在一个多小时里讲明白吴越之间的复杂,精简人物成了另一个工程。
创作团队想到了荧幕中甚少出现的吴王女儿琼姬,让她分担伍子胥的“任务”。
此外,剧团还解决了两个争议:一个是西施这位古代美女能让她跳芭蕾吗;另一个是要不要用西方音乐诉说中国故事。
回答这两大挑战时,舞团选择在舞美上作出突破,让观众不觉得这个人是西施:“现代人的眼光已经不一样了,我们一定要把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李莹也坚持用西方的芭蕾和音乐来讲述,以让芭蕾舞剧更国际化。
李莹:创作不是高高在上 不管台下观众
“我们需要观众,我们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创作,根本不管台下的观众。”和李莹交流《西施》的创作理念,她一再强调艺术贴近民众的重要性。
李莹和同为艺术总监的潘家斌都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之后被选入中央芭蕾舞团任主要演员。
1992年,夫妻俩应邀赴美国哥伦布市大都会芭蕾舞团工作。回国前,两人担任美国匹兹堡芭蕾舞剧院男女首席主要演员。
李莹说,成立芭蕾舞团的前三年并非一帆风顺,要让年轻的芭蕾舞演员看到前程,让整个团队看到目标。
2010年,原创中国版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舞美设计结合苏州特色,用大树取代神父见证了爱情,苏州盆景、中国旗袍亮相。
《罗》的首演在台湾高雄,与高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两年后应邀进入上海大剧院、国家大剧院演出。
看到一个二十多人芭蕾舞团的第一部剧能进国家大剧院,李莹认为,剧本身的品质和专业能力得到了认可。
可是一炮而红并非李莹的追求,“如果所有的芭蕾舞剧创作都搞‘中国版’就又不能叫创新了”,她这么看。
2011年,剧团推出喜剧芭蕾,俘虏不少儿童观众的心,并同步开设芭蕾培训中心。
每年推出一部新剧,且在芭蕾舞演出之前举办讲座、亲自售票接触观众、向他们解释种种不理解,在李莹看来是很重要的沟通途径。芭蕾舞团还向国际学校和公众开放,看演员们如何排练。
“这些改变你是看得到的,但之前必须走近观众,”她说,在国外可能不需要演员或艺术总监亲自去售票,但在芭蕾的“处女地”苏州,你或许仍需要这么做。
当然,把新颖、有突破的芭蕾舞剧带给海内外观众,不是单纯根据观众的需求编故事,“不能迎合,而是要引领”,李莹强调,否则就会丢失艺术水准。
如同培育观众是个需要时间的过程,塑造一个舞团的风格或许也要“十年磨一剑”。
李莹说,每年出一部新剧是他们自定的目标,如今在慢慢积累中。虽然有的剧团希望打造出一部一炮而红的成名之作,但她认为自己可以十年出十部作品,让市场来决定哪部是精品。
她说,或许这当中有一两部搞砸了,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远超过失败的滋味。
苏州芭蕾舞团成立九年至今,已经创作了六部剧目,李莹感到的“自豪”也令同业羡慕。
苏州芭蕾舞团团长、苏州苏艺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受访时表示,海外华人或者外国人看中国古典美女的故事,或许更喜欢看到东方人如何用肢体语言去演绎。西施在中国家喻户晓,又为外国人所熟悉的中国四大美女,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顾功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