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继续:
陶艺培训第三节
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护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还可以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
1、拍出一块泥板做器形的底部
2、在泥板上涂上泥浆。
3、搓出均匀粗细的泥条。
4、一层层盘高,注意泥条间的连接。
5、为了造型,可用泥条作装饰。
6、继续盘高,增加泥条的变化关系。
7、盘制自己所需要的高度。
陶艺培训第四节
“拉坯”是陶瓷成型的一门基本技术。相比“泥条盘筑”成型工艺而言,拉坯成型这门技术在陶瓷史上出现的相对要晚一些。但是,它的出现大大改进了陶瓷的成型技术水平,无论从工艺水平上还是速度上都比“泥条盘筑”要提高很多。这项技术主要用于一些同心圆造型的器皿类成型,例如杯、盘、碗等等。具体的操作步骤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揉泥
揉泥是陶瓷生产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无论任何成型方法都需要从最基本的揉泥开始。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反复的揉制,将泥巴里面所含的气孔排除,同时使其中所含水分尽量均匀分布。因为,泥巴当中如含有气孔,在后续的干燥和烧成过程当中,都将导致无法弥补的瑕疵出现,甚至完全报废。
2、定中心位置
拉坯的整个过程,是在一个有金属托盘可旋转的机械设备上完成的。这个设备就是“拉坯机”,内部由一个可调整转速的电动机组成,方便在拉坯的不同环节调节转速。
3、开口
泥料定位完成之后,你可以看到,整个泥料中心已经和旋转托盘的中心相吻合了,不再左右摇摆。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第三个环节——开口。根据你所要拉成的器型大小,来决定开口泥量的大小。双手拇指平伸,其他手指托住泥料稳定重心,同时两个拇指一起向下摁,随着旋转,泥料慢慢打开一个圆洞。
4、提升
随着开口逐渐增大,在保证中心吻合的情况下,慢慢用一只手的大拇指配合其他手指夹住内壁,将泥料向上提升,同时另一只手虎口张开,轻扶稳住中心。因为随着泥料变薄并敞开,中心会由于旋转而有所偏离。
5、调整形状
这个环节,器皿的基本造型已经出来了,所要做的就是调整最后的形状。例如开口的大小、器壁的厚薄等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还要努力稳住中心不可偏移,否则很可能前功尽弃。
6、取坯
器型已经拉制好,如何将它和下面的泥料进行分离呢?首先,确定碗底的位置,向下预留两三公分高左右的泥料,单手无名指和中指分开呈剪刀状,另一只手辅助,掐紧泥料,随着摩擦力增大,泥坯就会慢慢与下面泥料分离。同时需要保持用力均匀,不可歪斜,否则将会变形。然后用手刮一下底部进行清理,放在空旷处自然晾干备用。
上一篇:陶艺培训第一二节
下一篇:打造陶瓷产业人才培养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