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6期@文/常绿乔木“你好,我想了解一下这里的钢琴课。”“是孩子学吗?”“是我本人。”“你学?”眼前的女生脱口而出,“你多大了?”“啊……二十出头吧。”猛地被这么一问,我只顾着如何让自己的年龄显得小一点,根本忘了质疑她的八卦和对年龄的刻板印象。鸡汤文常说,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现实中我们还是常用年龄定义生活。不过,要是这样就被劝退了,恐怕也不是真心想学吧。转眼间,我已经学了三个月钢琴,24节课,算是从幼儿园步入了小学一年级。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坐在琴房里,心中升起的是强烈的羡慕,公共琴房可以容纳六个人同时练琴,其他五个练琴的孩子年龄加起来估计都没我大。他们的时间可真多啊!每天早早放学,有大把时间练琴,就算学10年都不到18岁,而成年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像珠峰上的氧气一样稀缺。不过我很快就从这种羡慕中清醒过来。学琴总是伴随着挫败感那天正在练琴,一个小女孩走进来,扭捏着不肯练习,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脱衣服,一会儿要去洗手间,妈妈耐着性子迁就她,终于把她摁在了钢琴前面。几乎是在孩子把手放在钢琴上的一瞬间,妈妈立刻下达了指令:“手指别塌,搭好小房子!”(就是手有弧度地拱起,像个小房子)随着孩子的练习,妈妈的指令如同机关枪一样密不透风,都是指点手型和演奏的错误:“不要折指!”“这是什么,升fa!升fa你不认识?”“这是几拍?三拍!”“弹错了,重来!”“大声唱谱!”有些地方弹错了几次,妈妈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孩子每弹错一次,她就拍一下孩子的背,而孩子的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眼睛里打转。练琴的声音此起彼伏,琴房里却有一种奇怪的寂静。除了这对母女,其他人似乎连大气都不敢喘。这是一个有点极端的例子,但绝不是个例,在练琴过程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被家长逼着练,你知道琴房里听到最多的两个字是什么吗?“快弹。”为了让孩子快弹,家长们软硬兼施,利诱、讲道理、唠叨、威胁、指责……这些话,无论是哪一个都会破坏孩子对钢琴的兴趣。音乐本来是带给人愉悦的事情,而琴房却是充满眼泪的苦难室。学琴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难,他们要理解节拍、五线谱等基础乐理知识,要比成年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比如很多孩子第一本钢琴教材《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这本书成年人只用了几节课就可以学完,而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普遍要学4到6个月。学琴总是伴随着挫败感,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小朋友,他们长大后有着成人学琴无法抵达的高度,听到一个曲子会自动翻译成钢琴语言,像我的一位老师所说,三岁学琴,钢琴对她来说是像母语一样的存在。人生无法重来,我们总担心成年后才开始学琴太晚了。其实换个角度想,大人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快速的理解能力、手脑协调能力、时间观念。我们还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不会的地方,就有针对性地多练几遍;老师没讲到的地方,自己去查阅其他的学习资料;弹琴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一首曲子分句,感受它的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这些,非岁月历练不能拥有。不如别想那么多,先试试?无论是钢琴或其他,成年人想培养爱好,本身就很奢侈。除了钱、时间这样的必要条件,学琴的核心条件只有一个:兴趣。在学琴之前,我觉得弹钢琴特别适合自己,因为我喜欢的事情都逃不开三个特点:可以独立策划和执行,单打独斗,不用和他人配合;可以通过持续练习提高,获得成就感;可以参加等级考试证明自己的学习水平,又不像选拔性考试竞争那么激烈,而钢琴正好这三点都具备。尽管如此,我还是拖延了半年才真正开始学琴,其中的心路历程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怕难以坚持。起初我想,如果只是一时兴起随便学学,那很可能坚持不下来,必须要有一个目标。想象自己未来可以弹成什么样子,我脑海中立刻蹦出一个画面,自己帅气地坐在钢琴前面,手指上下翻飞,音乐流淌出来。好笑的是,在这样的设想中,我根本想不到什么钢琴曲目,因为我对钢琴和古典音乐都一窍不通。我想可以这样流畅演奏,必须要花费数年系统学习,甚至终生与钢琴相伴,而不是速成几首流行乐就了事,这样的压力让我窒息。于是我就徘徊在“想学——怕放弃——树立远大目标——怕压力——算了”的循环里。还是好友帮我打破了这个循环。有一次,我和她聊想学钢琴,她说:“我记得你一年前就想学,如今我都学了一年了,你还没开始,不如你别想那么多,先试试?”学琴之后,我更喜欢弹琴了。每天可以有一个小时脱离电脑和手机,只是对着钢琴不断练习,感受自己的进步,就会很快乐,就算是单调的旋律也可以耐心地一遍遍弹下去,用简单的指法弹出耳熟能详的音乐也让人特别开心,体会到了传说中的“心流”状态。人对年龄的认知很有趣。面对一个35岁的人,我们常会说:“快40了。”但是面对刚出生或者5岁的孩子,我们从不会去想“他快5岁/10岁了”,因为在我们心中,孩子的世界每天都不一样,孩子有无限可能,而成年人则定型了,明年与今年相比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所以想要从零开始做什么事,成年人就会想,“我都这样/那样了,还可以吗?”其实真正束缚我们的不是年龄,而是我们对年龄的认识。在我看来,心里想做很久的事,放弃过很多次还是忍不住重新开始的事,就是一个人的热爱所在。学什么都是如此,不要对自己那么严格,也不要太功利,慢慢来,一两天没做,没有达到小目标都没关系,也不要用一周、一月、一年给自己设限。把事情放在更长的人生中,哪怕像蜗牛一样慢慢爬,人也会一点点蜕变,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何况我们的人生,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过一种松弛但坚持的人生,不用只争朝夕,也不要再放弃,反复从零开始,毕竟我们已经有太多半途而废的体验了,不是吗?监制:皮钧终审:蔺玉红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责编:朱玉芳 洪莆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