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 | 常洪伦专栏:童年游泳历险记
文|常洪伦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人生百味,包罗万象。种种难以想象的事时有发生,种种滋味,尽我所有。童年时代挥之不去的回忆,是我夕阳人生极好的伴侣。
上周末因有事从城里回老家,途径艾坊大桥时又勾起了我童年时代一次冒险游泳的回忆。
那是一九七一年的夏天,我在艾坊大桥下的河里曾发生过一次不寻常的冒险而又后怕的游泳,一晃已是五十一个春秋。遥远的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艾坊大桥位于古老而闻名的黄河大堤东侧,郓城县李集镇西南方向,常楼村张口庄后约一华里处。大桥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桥高约十五米,宽约八米,长约二十米,青石、钢筋水泥结构。桥面高高凌架于四个桥墩之上,组成三孔提升闸门。这座人工大桥巍峨矗立于这条常年奔腾不息的地下河水面上。
它既是艾坊这个不足三百户人家小小村庄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又是地下河两岸人民的兴修水利工程,浇地排水,旱涝保丰收的有力保障。人们亲切地称呼它们叫:幸福桥,幸福河。它与前面常楼村前的那座吉祥桥,丰收河遥相呼应。深受河两岸人民的欢迎。它和“河两岸人民”一起载歌载舞走进了如今的幸福年代。
也正是这条河,每年夏季上下学空间里,给我和我的童年伙伴们提供了游泳洗澡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我十分清楚地记得,一九七一年夏天的一个烈日炎炎、高温焙烤的中午,我和同学们从刘集联中学校(当时在读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走到幸福河柳树旁边便脱下短裤、背心,一蒙扎到河水里啊!好痛快啊!顿时幸福开心的暖流涌遍全身。河里游泳真乃是堪称人生一大幸事。自由自在,心旷神怡,瞬间提高了幸福指数。
正当我游兴正浓的时候,由于河水太深,加道之提开了一孔闸门,汹涌的波涛迎头而来,一浪高过一浪。水急浪高、汹涌奔腾的洪水无情的把我推到了那孔已提起的闸门。这时水位高低落差足足有两米之多,把我身不由己地冲进了闸门底层的急流旋涡中。
从水下两米浮托于水上一米,一起一伏,起伏不定,被急浪从桥前上游甩到桥下闸板底层,这时候无计可施的我,在急流洪水的旋涡里,与死神展开了一场分秒必争的抗争。整个身躯神洪水吐噬着,时而露出乌黑的头发下掩盖着的头颅,时而沉降于水下,时而漂浮于浪涛之上,时隐时现的脚丫像是在呼唤河岸上的人们,“快救人啊,快救人啊。”
生命之火在水中即将熄灭,求生的欲望即将破灭之时,奇迹也许会发生吗?一丝本能的求生欲望又在我胸中冉冉升起。抗争!坚决与死神抗争!任马由缰、顺水漂流吧!任其漂流,也许顺水漂流还能多争取一点生还的时间。
正值中午时光,人们大都收工回家吃饭了,还有谁能救我啊?临危望救,遇难思亲,这是人们的常情,无可厚非。当时河对面只有两个大人,其中一个人是在割草的年过六旬的老奶奶,另外一个人是在外流浪讨饭的乞丐。河堤弯弯曲曲的羊肠道暂无行人。怎么办啊?
常言说,"人不该死,有人救。”当我在深水中,上下起伏的一刹那。忽然耳边传来了老奶奶急切的喊话。又像是她在下达命令:“孩子,快抓住鳌摊上的网纲往河边上浮水啊”。我顿觉大梦初醒,原来我已进入了人们逮鱼的鳌摊里,已经不能继续顺水而下了。顶着逆流往上游已是不可能了。因为我急于求生。在河中已使出了浑身解数,已精疲力尽了。既然已钻进了像布袋口一样鳌摊里,走顶水逃生已是不可能了,也只有这样抓位鳌摊的上端网缘线索、艰难的向河边缓缓靠近。真乃举步为艰。一步、二步、三步……累得我将要吐血,拼搏了将近二十分钟,在那位老奶奶和一位同学的竭尽全力的帮助下上了河岸。谢天谢地,死里逃生,与阎王打了一仗,胜利了。非常感谢老奶奶的救命之恩,又让我重获新生。那位老奶奶己仙逝多年,在此我为她祈祷,愿老奶奶在天堂里生活的幸福快乐!
当年的这次不同寻常的洗澡過险记,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洗澡游泳一定要在大人的监护陪同下,不可独自一人到危险的不熟悉的河流里游泳。同时要学会游泳的自救方法,遇到事情千万不要慌了心神,乱了方寸,不论是做人,做学问,都要做到贵在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坚持,不要轻言放弃,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竭尽全力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只要明确了方向,付出了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作者简历:常洪伦,山东郓城人,男,1955年4月生,中共党员,退休干部,1975.12一1982.12在部队服兵役。任营部卫生员,文书。曾在《战胜报》、《铁道兵报》、《解放军文艺》、《大众日报》、《菏泽广播电视报》、《郓城融媒》、《文明新郓》、《牡丹花开融媒》、《郓城文艺》等媒体发表文章一百五十余篇荣立三等功两次,营嘉奖八次。
壹点号心梦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