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如往年,为此全国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展开针对性帮扶。北京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除了对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发放补贴外,还对于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兜底式保就业,即为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大学生提升至少三个工作岗位。那么对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又是怎么样,或者怎么带来更好的保就业效果呢?
近日,北京市教委举办支持通州职业教育发展专题会暨北京新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签约仪式,让职业学校为用人单位提供“订单式”培训,即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北京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助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也能够更好地服务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
在活动现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七所高职院校与新城职业学校完成“开展中高职专业协同建设一体化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签约。也就是说,以后这些职业学校实行深度合作,为一些企业提供最合适的专业人才。在活动现场,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同新城职业学校就“订单式”培养达成协议。这也意味着,这种培养方式,已经获得企业认可。事实上,对于求职者来说,对其帮扶除了帮助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外,更需要提升其良好的竞争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根本。
关于求职者良好的竞争力,也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具有绝对的竞争力,让用人单位主动招募;一是相对不错的竞争力,这需要看竞争对手;还有一种是与企业实行精准对接。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进行针对性培训,甚至企业也参与进来进行针对性培训,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合格成长,就可以顺利就业,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不只是让学校与学生受益,也能让企业受益。
其实最近几年,北京不少职业学校,都在进行这样的“订单式”培养。比如北京之前一些企业,在为对口帮扶地区提供就业帮扶时,就是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专门的专业课程。另外,这些学生除了日常学习,其实习与培训,都可能是去到工厂或者企业。就像通州这次职业学校与企业推出“订单班”,学生在校上完基础课,便可到中心参观、学习实操、规范操作行为。这样让教育培训更就有实操性。事实上,这应该也是职业学校培训的主流办法。这种“订单式”培养,对于学生的培育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闭环,让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北京不少职业学校开始大规模推进“订单式”培育,说明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进入新阶段。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么培养人才问题。对于职业教育,我们不能去“以我为主”,而是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让培训更具针对性。这其实与我们推进的为民服务一样,不能说我觉得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就去努力。这样会事倍功半。因为这不是以需求为导向。只有适合每个企业的人才,才是最好的人才。不然,你让一个化学博士生,去到某企业车间做操作员,也不合适,甚至没法完成工作。这才是职业学校最需要重视的。
事实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也应该在这方面。普通教育是培养通才,并让其就有一定专才,去到企业后,还需要继续打磨;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才,具有很强的马上动手能力。所以从某个角度说,现在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一定比大学生差。
对于北京的职业教育,其实不一定只是局限于与企业合作,一个地区发展需要哪些产业,针对产业进行培训,这是与城市发展进行“订单式”培育,可能会成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