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释放精神压力的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的最悠久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慢悠悠、随和,放慢咱们的脚步,咱们追求的过程不要那么辛苦。古琴传承了几千年,现代很多社会的精英不懂古琴,这是民俗文化的缺失,是文化断层,是一种悲哀。”
——张君
5月9日20时许,由校荷花古琴社主办、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独弦琴专业委员会和广西大学图书馆协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琴讲座及演奏”活动在图书馆六楼西报告厅举行,讲座由中国古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君主讲。
讲座上,张老师与同学们探讨了中国的古琴文化,结合自己多年的古琴演奏经验向同学们分享古琴演奏技巧,并现场演奏古琴名曲,使同学们得以领略何为大家风范。
弹琴技巧:以心御琴 琴人合一
张老师认为,练古琴要最重要的是保持谦虚谨慎的性格,要用心练。练琴不在时间长短,但每一个声音都应该是仔细的,谨慎的,有的时候甚至是音乐速度的慢一倍的情况下,慢慢去练琴,这样收获会非常大。
接着,张老师提出了弹好琴的5个层次: 形、意、气、情、神五个阶梯,从学习老师的“形”开始,老师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遵循这五个阶梯,最终达到形神兼备。如情,通情就要有轻重,有缓急,要用心来弹,达到能从曲子里听出人的情感;如神,琴人合一就通了神。
中国古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君
“弹古琴,最终要的就是意境。”张老师以自己为例说道,他表示自己在弹奏曲子时,都是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琴音中,每结束一曲,他还需要一些时间将自己的感情收回。“琴音虽然结束了,但意境还在。”
以心御琴,琴人合一,在张老师看来,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古琴几千年的文化渗入我们的血液里,有些东西不是用语言能说清楚的。”
古琴演奏:曲高和寡 亦有人听
经验分享过后,张老师及其邀请的嘉宾轮番上场,给在场观众带来古琴演奏的听觉盛宴。
黄奕侠为大家演奏一曲《春风》
“噔——”清音响起,是张老师的徒孙黄弈侠打起了头阵,为观众带来一曲《春风》。只见黄弈侠手指快速弹动,琴声也随之越激越。“噔、噔——”曲子的韵律动感也越来越强,琴音时而畅快、时而舒缓,整曲充满西域风情。
演奏会的亮点是一位小男孩,他是9岁的张路子恒。小家伙一上场,许多观众不约而同直起身来,露出兴味的眼神,他弹奏的是《韦编三绝》。虽然张路子恒的手法略显生疏,但依旧顺利完成演奏。演奏结束,观众席爆发雷鸣掌声。
张路子恒献上一曲《韦编三绝》
张君老师评价了小张路子恒的演奏:有些音准不是很稳,弹的也不是特别好,但他的勇气起带头作用。张老师说:“也是让成年人看看:孩子都能弹,咱们有什么可怕的,咱们有什么学不来的呢。”
演奏到最后,张君老师以一曲《流水》结尾。张老师手指灵活弹动,滚、拂、打、进、退等指法一一显现,上、下滑音也相继传来,琴音时而缓急,时而澎湃,音乐声响变全场。
张老师演奏《平沙落雁》
曲高和寡,亦有人听。即使没有学琴基础,演奏过程中,依旧许多观众都沉浸在了古琴声中。一位观众双手交握顶住下巴,上身微微前倾,闭目倾听,神情陶醉,沉浸在音乐声中;一位观众右肘支在座椅扶手上,右手背紧贴额头,也是双目紧闭,神情陶醉。当《忆故人》的曲子响起时,甚至有观众因为想起久违的朋友和故去的亲人而掉眼泪。
由于自己也在学琴,古琴社李迟露同学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技巧上,对于自己所得她罗列了三点:用气息配合技巧,琴音就不会太生硬;曲子要练熟,不能贪,不要学完一首又赶下一首;指法也要在曲子里练,扎实基本功。
古琴现状:文化断层 亟待发展
“有一次一位老师把我介绍给别人,说‘这是弹古琴的’,那人回答‘哦,弹古筝的啊’,小号和唢呐都是喇叭,能一样吗?”
在谈到古琴文化断层的现状时,张老师哭笑不得地向同学们分享了这段往事,并感慨道:“中国古琴文化传承了近四千年,却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古琴是什么。”
值得安慰的是,据张老师介绍,近年来古琴文化呈现复兴趋势,现在学古琴的人数是10年前的2倍。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人们逐渐感知古琴带来的“慢节奏”的魅力。
荷花古琴社指导老师蒙绍荣亦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古琴很高雅,喜欢的人却不多,而且热爱古琴的人相对发达的地区较少,文化需求不够高。
他还述说了当前西大的古琴现状:目前西大古琴文化已经起步,琴社也已经成立,琴社里老师会免费教授社员演奏技巧。蒙老师说,他们会争取每年都请国内琴家到广西讲座,让古琴文化在西大得到弘扬。
来源:雨无声 罗屹钦 见习记者 宋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