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乐队课带零基础成人和“前琴童”一块“玩”音乐
成人乐队课混龄乐团排练中。
文 | 纪晨
从2019年5月开始,中关村科仪园区的一间教室里几乎每周都会聚集十几位成年人,他们在RMO室内乐团老师的指引下从零开始学习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尽管经历了寒暑假和疫情期间的停课,新近复课时他们已经可以和RMO乐团合并一处,40多人共同演奏《名侦探柯南》《加勒比海盗》主题曲和《D大调卡农》等乐曲。
在这个成人班中,年龄最小的是高中在校生,最大的50多岁。这支队伍的最大特点是:他们学琴的初衷都是成为乐队队员,享受合奏的乐趣,因此从一开始就以乐队的形式入门学习乐器。
成人乐队课起源欧美
儿童教学以有和声的集体课(最初由教师伴奏)或乐队形式入门,在欧美早就广为流行。近200年前成书的《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即是一本二声部音乐教材。《弦乐队标准化教学》的作者武斯坦霍姆博士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海德花园中学为高中学生开设的弦乐队课程,则开始具有了成人集体乐队教学的特征。
30多年前,毕业于维也纳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单簧管和指挥出身的南绅一决定回到日本,用乐队集体教学法培养学生并组建乐团。30多年来他立足日本群马县,开创了南氏教学法(Minanni Method),在北海道、九州的几个县以及东南亚落地生根,培养的学生超过5千人。这种一开始就像是“玩”的教学法,扩大了学生基数,乐队也出现分级:愿意玩的可以一直玩,愿意好好练琴的自己再去学1对1课程。这些学生中,很多人考入日本桐朋音乐学院、东京艺术大学,以及欧洲、美国的音乐学府。而剩下的人则把学琴当成一项休闲和社交活动乐在其中,而不是苦大仇深地在家和父母周旋“如何能少练一会儿”。不少学生长大成人后,仍然留在乐团里参加活动,这成为成人乐队课程最早的雏形。如今在南绅一的乐队课上,不同年龄的成年人聚在一起排练,其乐融融的场景堪比国内的广场舞。通过在日本的考察,RMO的老师们认为在北京也可以尝试成人乐队课。
年龄“混搭”重在参与
北京RMO室内乐团成立于2010年,由海淀十一学校、人大附中、101中学三所学校的校友自发组建,以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和留学欧美音乐院校的校友为骨干,始终坚持自我学习和娱乐的初衷。2015年,他们又成立了少儿RMO室内乐团,乐团中的孩子们可以跟随RMO室内乐团一起学习、一起演出。
RMO室内乐团在决定开设零基础的成人乐队课后,很多少儿RMO室内乐团学生的家长表示对学习乐器很感兴趣,有些家长始终因为自己小时候没学过乐器而感到遗憾,其中不少人“说参加就参加”,于是他们成为成人乐队课的第一批学员。
让成年人每天拿出一小时来练琴并非易事,而乐队的形式则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也相对容易坚持。这个时候,孩子就成了他们的“老师”,无论在家练习还是混龄合奏,孩子都能带动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叔叔阿姨们一起前进。
针对成人的乐队排练,RMO有三种方法。首先是以老带新,这里的“老”指的是已经进阶到中级水平的学生,“带新”就是让具有中级水平的学生进入低阶段的乐队中担任领奏,或负责演奏主旋律。新学员只演奏最简单的部分,就可以共同完成一首作品的演奏。其次,可以用钢琴来做主旋律或为乐团担任伴奏,丰富作品的呈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选择成年人比较喜欢的曲目,编成不同难易程度的分声部乐谱,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相应的演奏内容,让即便刚学几堂课的学员也能参与到乐团的演奏中。例如,前段时间成人乐队课就排练了周杰伦的新歌《Mojito》。目前,RMO室内乐团针对各种程度的乐队作品超过三百首。
通过乐队的训练,很快就将不同程度的学员区分开来。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音乐的乐趣,愿意不断加深难度,在每周参与乐队集体课之外,还会跟随老师上小课,提高演奏技能;有的人虽然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练琴上,但至少每周上课前会认真练习一个晚上,每周到乐队学习一首新曲目也一样很开心;有的人出于社交目的学习音乐,只要保证每周一次的集体课,同样可以满足他们参与乐团活动、演出的需求。
让“前琴童”重拾技能
成人乐队课的学员还有一部分来自“前琴童”。
北京的艺术教育发展水平近30年爆炸式增长,已经弃学的琴童、前任特长生成为一个巨大的群体。尤其在特长生机制的激励下,一批学生在完成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在校接受了非常正规严格的器乐训练。但RMO的创始人赵晓路认为,国内的音乐教育模式以培养个人项目为主导,而学习西洋乐器是一项集体运动,不是个人项目。他举例说,绝大多数人的技术巅峰是在小升初或高考特长生考试前后,离开乐团之后碰乐器的频率越来越低,最后几乎荒废。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业压力暴增,普遍的做法是继续保持学习小课,砍掉去乐团的时间,但这种模式下能坚持学习并取得进步的学生少得可怜,多数人几个月之后就不了了之,半年上一次小课成为师生联络感情的聚会,只能任乐器成为一件家具或回忆的载体。随着长大、读书、工作、成家,“前琴童”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再拿起乐器尝试演奏了。但参加乐队却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有一个乐队,成人哪怕每周只有半天时间用来练琴,也不至于让乐器彻底闲置。
现在RMO乐团针对成人的混龄乐队课已开班一年多,参与学员达到50多人,其中“前琴童”占到了五分之一。
将混龄乐队坚持下去
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很多成人都居家办公,这也给大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练琴。疫情期间,RMO乐团通过多种形式网络授课,还尝试了隔空共同演奏。大家组建了不同的乐队小组,最少的弦乐组合有三人或四人组合,大团人数最多时曾外请专业管乐和打击乐演奏者组成上百人的交响乐团进行排练。成人乐队课目前分成初、中、高三个等级,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学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逐渐升级。也有学员始终在初级班里不断学习新的曲目,也从中体验到了参与乐团演奏的快乐。
近期,成人的混龄乐队课呈现年龄层下移的现象。很多高中毕业生或者大学在校生也加入进来,他们的加入带动了整个成人乐队课的活力和练琴积极性。RMO室内乐团已在北京发展了4处成人乐队排练场地,排练时间分别是周六的上下午、周日的上下午。学员们可以自选上课地点和上课时间。
“在国外,大家学习乐器都是为了能进入乐团,一起玩音乐。但在国内,学习乐器的几乎都是孩子,家长未必抱着孩子能够成为独奏家的希望,却按独奏家在培养,把学习音乐看成一种竞技性质的学习,学习乐器就要取得成绩、得到奖项。很少有家长单纯希望子女在音乐中得到快乐。”对于学习乐器,赵晓路更赞成“玩”音乐,“希望通过成人乐队课,丰富成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我们仍然是起步阶段,希望可以像南绅一那样,把混龄乐队这件事也能坚持30年。”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