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德骨干教师工作室坚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书法经典,立足兰州新区书法教育教学实践,聚焦学生汉字书写活动,通过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实践强化、交流共赢的方式,促进新区书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更进一步强化工作室成员的书法传承责任意识,拓宽书法视野,提高专业水平,提升专业理念,特别组织了这一次线上书法培训活动。
鲁季花感言:
通过王海雄教授的书法培训,可以看出王教授懂变化,是研究过变化的人,没研究过变化的人,写字是平和的,突出了书法的境界和格调,形成了富于变化而平和的境界,我受益匪浅。
薛娜娜感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人们的书写水平正在日益下降。孩子们迷恋网络,成年人对计算机产生依赖,面对书写技能退化的严重事实,弘扬和传承经典的中华书法文化和艺术,教育孩子们周周正正写字,端端正正做人,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具有现实主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领悟了一些书写技法。书法是创造美的艺术,从点到结构都有一定的笔法、字、法、章法。例如用笔时的“书必入木,则如印印泥,蚕吃草,要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行笔时,要“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掌握好书法的书写技巧还需多加练习。
冯云轩感言:
王海雄教授的书法培训,可以看到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书法教师,让学员从“写得好、讲得好、辅导得好”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可以使受训学员在短期内较好地掌握书写技巧和要领。老师从最基本的字的间架结构、章法布局讲授,认真详尽!非常适用像我这样的初学者。
席建彬感言: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化中⼀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今天听了书法家王海雄⽼师的讲座,让我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笔所写,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独特的表现⼿法⽅⾯去探索理解,它体现了万事万物“对⽴统⼀”这个基本规律,⼜反应出⼈的主体精神、⽓质和修养。
赵玉萍感言:
欣赏书法是一种高级享受,但是这种欣赏能力需要潜心学习。书法创作是一种在经典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是融合了个人审美趋向的艺术再创造。学习了王海雄教授通过视频交流、现场演示等形式,更多的帮助我们掌握临创转换的方法,受益匪浅。王海雄认为,在欣赏书法和书法创作时,单凭“工整、俊秀、赏心悦目”这些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这些标准中,没有把对艺术的欣赏标准放进去。只有用书法美学知识对书法语言进行“解码”,才能让人们对同一件作品取得较为统一的评价,也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创作。
孟万香感言:
王老师示范的露锋横,起笔顺锋切入,收笔时向右上轻顿回收,然后向左上出锋,如“于”字。收笔下够露锋横取呼左下势,收笔的时候先向右下顿,再向左下出锋以便于和下一笔画呼应。笔法娴熟,干净利索。
杨涛感言:
临摹,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临习,是为创作打基础,同时临习本身也是一门艺术, 一项高超的技能。 书法的学习入门首先必从临摹开始,临摹好比是一块敲门砖。临习到什么水平,相对个人的书法创作便到什么水平。尤其是学习王字,对于《圣教序》这种笔法森严、结构完美、变化无常、刻工精良的碑帖,临习时必须心平气和,细致周到。无论从气势、章法,还是从用笔、结体,都必须注意观察,细细体会。今天听了王海雄教授关于如何临习《圣教序》的视频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对于自己以后如何临帖很有帮助。
张宏斌感言:
学习书法,临摹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学习书法最好的“捷径”。今天听了王海雄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王教授深入浅出,从笔法讲到审美。打开了我眼界,也提高了审美。让我从新认识了书法之美,摒弃以往的俗气、媚气,回归正统。
付明感言:
正确的临帖是打开书法艺术殿堂的钥匙,也是书法家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今天,王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王教授对书法的独到见解和精彩讲授,让我觉得这十多年的学习是多么的无知、浅薄。可无欲则刚,有容乃大,相信坚持学习,终会成就一个理想的自己。
张敏感言:
王教授的书法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将扎实练习基本功,借鉴学习,争取写好字。
杨娟娟感言:
成长的路上不曾停下,深深地爱着书法!观看了老师教学视频,真的受益匪浅,在松懈的时候又一次激发了坚持的决心!
许金花感言:
今天听了王海雄教授关于如何临习《圣教序》的视频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临习是为创作打基础,怎么做好临习?临习必须仔细观察,细细体味,王老师讲到了如何切笔,转换、收笔等,王老师讲座对于自己以后如何临帖很有帮助。
刘亚芳感言:
在聆听王老师的教学时,王老师不仅讲清楚了用笔的方法,而且引导我们体会线条中所蕴含的韵味以及它的美在什么地方。书写时如行云流水,在一个字内部有了游丝和牵连,所以笔画必须要有流动,就如同舞蹈,舞蹈是用肢体的动感来展示美,行书有了呼应贯通,在指、腕控制的笔尖上就有了舞者一般的灵动。在讲结构时,不仅讲清楚了一个字的比例和穿插关系,还讲清楚了字形的姿态,动静的因素,让我受益匪浅。
狄蓉感言:
听了王老师如何临习《圣教序》受益匪浅。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毛笔字比一般的硬笔书画在书画的要求上更为细致,它的笔画并不是从始至终完全一样的,从提笔、运笔到最后收笔,线条的丰满程度都有所不同,只有良好的视知觉能力才能对整个字的边、线和角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且,对墨的多少全控制在手腕和手指之间,对手部小肌肉的精细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力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
练习书法能使人静,而静又是书法的前提!今后定当认真练习书法,徜徉其中,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自身修养,还可以让渊源的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刘鹏远感言:
看了王海雄老师临摹《圣教序》,感觉古人运笔灵活多变,笔势上重视呼应,运笔上相向为多,不仅变化灵活,也让人感觉字的间架结构很紧密。如"而""世"两字竖笔的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向的。这样既可以很好地避免笔画的雷同,也能使字的内部点画、局部和局部间紧密协调,彼此呼应的感觉也更加强烈。实是受益匪浅!
魏成辉感言:
听了王老师如何临习《圣教序》如醍醐灌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都须细察深悟,也唯有此法才能上究古人运笔之妙,下探自己提按之法。
张尚勇感言:
看王老师临《圣教序》,字字呼应,笔笔牵丝映带隐形显象,俯仰有致,出入浑然一体,虽然看似无一处两字笔划互连相接,却气象一贯到底,一脉相承,处处充满精气神。每临此帖,展纸提笔,如一套太极气功亮相开启;掩卷而息,似太极气功收势而讫。
陈昭怡感言:
听了王老师教如何临写《圣教序》受益匪浅,老师讲的笔画的收放、疏密、粗细、节奏都是能最好的把我临写《圣教序》的关键,而且行书的临写不能刻意控制字的大小,因为行书的字本身的状态就是随心而行,不拘泥于形式。
任文玉感言:
看了王老师对《集王书圣教序》的临习示范,启发颇深,王老师从用笔、结构等方面做了很深入且精妙地示范和讲解。《集王书圣教序》线条丰富灵动、结构生动有趣平中有险、章法富于变化且自然天成,一直被广大习书者认为是学习行书的较好的范本。其中二千多字是由楷、行、草间隔组成,因此临习中应全面掌握楷、行、草三种字体的写法和规律。还要兼顾“碑”和“帖”的不同,不能呆板地模仿,更应深入挖掘“刀”和“笔”的不同,追本溯源,体会最天然的线条特点。
吴敬德感言:
王海雄教授在临帖过程中讲到了行书书体的核心点,特别要注意笔画间的牵丝映带,牵丝映带把笔画间、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充分地表现出来,使整体气势连贯流畅。牵丝映带有实连、有虚连,也有笔断意连的,这也就产生了笔画映带的实与虚,保证行书的行气,打造好行书作品的章法布局。行书书写时笔画连带如行云流水,体势灵动,完全呈现一个动态的画面。
我们要多学习、多提升、多实践,从培养学生感受书法、鉴赏书法的能力,到培养学生表现书法、创造书法的能力,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建构学生热爱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中正和谐”的精神世界。
经典书法早已深深镌刻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它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命体验。
王世和主任评价:
本次活动很圆满、很成功,希望各位书法老师在具体的书法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结合新区发展的特色,将书法活动贯穿在学校德育和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中,于每学期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渗透书法元素,在德育、智育教育中彰显书法教育内容,使新区的教育更有特色,更有美感,更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