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走出国门:疯狂崛起的华人补习班,让美国孩子“无处可逃”
本文首发于【社长本色】VX公号(ID:wxgs-sz),欢迎搜索关注!
在美国纽约贝翠卡的一个补习班里,5个亚裔和白人孩子正在磨砺他们的应考技巧。
在密密麻麻写满字的试卷上,他们寻找着带有线索的词句并在下面划线。
补习结束后,老师还会分发大量的课后习题。
而他们的家长,在等候室里焦虑地坐着。
在美国参加课后补习班的学生 来源:纽约时报
这将是他们孩子日后能不能挤进重点高中、升入藤校的关键一步。
放在十年前,这一幕在国外还很难想象。
有考试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少不了补习班。
随着华人移民的迅速增长,最近包括学而思在内的培训机构也成功进入美国。
都说孩子的比赛就是父母的战场,在中国无人能幸免。
没想到,到了美国,也一样逃不掉!
学而思登录美国
背后是望子成龙的华人家长
“我家孩子来了美国之后还在上学而思网课,这次终于可以有同时区的课了。”
“之前就听说学而思要来湾区,果然来了,终于和上海表妹家的娃有共同语言了。”
“国内的时候娃就一直在上学而思,来到美国正愁上什么机构,太及时了。”
今年9月初,“学而思硅谷分校”官方宣布:
学而思将在硅谷开办分校。
落地硅谷后,学而思将针对AMC8(美国小学奥数)考前冲刺。
10月中旬开课,11月开放线上短期班,2020年春季开设线下长期班。
同时,10月9日上午,学而思波士顿教学中心也正式开课。
从家长留言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华裔家长对学而思的到来感到兴奋和期待。
但是美国的孩子怕是要哭了!
仿佛是一夜之间风靡全中国。
以奥数培训起家的学而思,将中国应试教育培训做到了极致。
它的出现经常与“疯狂”“巨无霸”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学习改变命运。”
是学而思的第一句口号,也是中国家长心中的“魔咒”。
在国内,2-4岁就上学而思的孩子不在少数。
在去年12月,社长本色就发过一篇关于学而思的文章。(点击图片查看)
四五年级需要的奥数成绩,孩子要在学龄前开始报班训练。
因为一票难求,往往需要全家上阵抢名额。
很多家长早早地定好闹钟抢名额,却还是秒没。
在还不能网上抢名额的时候,家长们甚至通宵排队去报名。
这场拼速度与耐力的比赛,考的不是孩子,更像是家长。
为4岁女儿抢名额的周鑫,在手机页面显示“报名成功”时,终于松了口气。
只要报上了学而思,基本等于半只脚踏入了985、211。
也意味着自己的孩子会拥有更优质的教育环境、更优质的同学。
这些都是在生娃之前,周鑫从没考虑过的。
为娃“拼”的家长不止周鑫,几乎全国的家长都一样。
在学而思的家长群里,每天都有人在比拼、取经、刷攻略。
很多学校一年级的孩子,还在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
在学而思,幼儿园就已经学会四五个数字加减法了。
学而思奥数班里,孩子们一坐两小时,哪怕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坐在身后的父母奋笔疾书,回家再给孩子讲一遍。
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孩子不是天才,往往可能已经刷了二遍课了。
除了学而思,周鑫还给女儿报了6个兴趣班。
每天像赶场一样,下班后和老公轮流陪孩子上各种课。
她说,“我怕她输给别人,更怕她将来还不如我”。
奔波在学而思和各类培训班之间,已经成了很多年轻爸妈的标配。
虽然累,但绝不会退出,退出就意味着掉队,掉队就等于这辈子完了。
而学而思就是升入名校的垫脚石,跨越阶层的跳板。
就算是举家搬迁到美国,华裔家长依然会想办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中国补习班遍布美国
赢在放学后,补进常春藤
事实上,学而思并不是第一个开在美国的中国补习班。
仅仅在纽约市,就有411家补习班。
它们中大多数都位于亚裔聚居地:法拉盛和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
而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兰治、圣塔克拉拉和洛杉矶等地共有861家补习中心。
都是亚裔家庭占比很高的地区。
穿插在麻辣烫、锅贴、奶茶等美食小吃之中的,还有多到令人目不暇接的补习班广告。
一家叫“领航”的补习中心,就坐落在法拉盛的主街上。
鲜亮的广告牌上印着中英双语,映衬着路边焦虑的家长。
仿佛是来到了北京海淀黄庄。
补习中心内,办公室挂着印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字样的三角旗。
玻璃门上的录取捷报里对应着升学率。
而每个成功案例背后,都有着近乎完美的标准化成绩。
走入法拉盛任何一家补习中心,都会看到差不多的场景。
在这里,聚集了各类由亚裔创办的K-12阶段全部课程培训机构。
从语文到数学,从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到SAT(美国高考)。
“一个完美的SAT分数,向藤校输送大量学子的史岱文森高中。”
领航创始人颜谦业表示,这就是家长们追求的“结果”。
在法拉盛生活的孩子,他们几乎都有着长期的补课经历。
他们12到18岁年龄不等,大多出自华裔移民家庭。
拿备考SAT的华裔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从6年级起就踏上了“补习之路”。
这些学生是因为喜欢才上补习班的吗?
在美国网红郭杰瑞的一次街访中,采访了刚刚走出法拉盛补习中心的华裔孩子。
他说,“这是父母让你做的,即便不喜欢也没办法。”
很多哪怕经济很困难的父母,也会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上补习班。
曾在领航补习的Join,他的父母在皇后区经营着一家自助洗衣店。
补习费用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他们也从不流露情绪。
父母只会告诉他,“你还是小孩,不要管,钱的事让我们来操心。”
在领航,每天3小时的夏季辅导班费用在1400美元左右。
在法拉盛的另一家补习班,一个季度的费用在1500-1800美元左右。
即便是对中产阶层的华裔家庭来说,补习班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不用提生活在社会底层、只能维持温饱的低收入家庭了。
住在唐人街的施庭,父母同样经营着一家洗衣店。
他说,在美国的头两年过得有点惨。
施庭和爷爷奶奶还有一位表兄弟住在一个屋,睡的是双层床。
父母则住在洗衣店附近,两人在洗衣店倒班,每人工作12个小时。
只有在星期天,他才能见到父母。
在亲戚朋友的建议下,施庭开始钻研考试书籍,参加各种补习班。
两年后的一个下午,施庭接到了史岱文森高中的入学通知书。
他和父母围坐在洗衣房,为完成阶层跨越的第一步而开心。
当然,补习是有回报的。
在补习班的塑造下,史岱文森高中四分之三的学生都是亚裔。
惠特尼高中1000多名学生中,75%为亚裔。
亚裔补习班就像遍布在美国的一个神秘而庞大的“组织”。
随着华人移民的快速增长,以硅谷为代表的华裔社区培训班也正迅速崛起。
据《纽约时报》报道,如今补课不再是亚裔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白人孩子也加入到了补课的队伍中。
在纽约,即便是进入一所公立学校,学生也需要经过适者生存般的竞争“厮杀”。
大学入学竞争越来越激烈,课程标准更加严格,当地公立小学不被信任,这为辅导行业找到了一座可供开采的全新矿脉。
对于纽约普通家庭的父母来说,他们和华人一样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
而通过补习,能帮助孩子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抢得先机、提高考试成绩,从而进入高质量的中学。
这一切加剧着纽约父母的烦忧,也让这座城市迅速成为补习班产业的沃土。
贝翠卡的弗洛伦丁补习学校,两个9岁孩子上两个小时的写作课 来源:纽约时报
文化中的精英主义
注定逃无可逃
补习班席卷美国,不仅仅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
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精英文化,注定逃无可逃。
来自广州的张女士,移民洛杉矶刚满三年。
本向往着国外“轻松自由”的教育,以为不必再被同学家长之间五花八门的补习话题包围。
可没过多久,自己就焦灼了起来。
她说,“华人社区的孩子们都在上各种电脑班、乐器班、领导力班、SAT班……”
看到许多人都在补习以求升入名校,一股莫名的焦虑在张女士心中升起。
“不能对不起孩子,一定给孩子最好的。”
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又踏上了将孩子塞进补习班的老路。
在硅谷工作的王先生一家也是如此。
他和太太平时就是省吃俭用、不舍得花钱的人。
十美元的衣服能穿很久,可给孩子上补习班一掏1000多美元眉头都不皱一下。
其实王先生的儿子成绩不错,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
但在人人都补习的大环境下,为了顺利升入精英中学,同时日后考上美国名校。
仿佛送去补习班,才是最后那颗定心丸。
纵观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但凡孩子还没蠢到无可救药,那砸锅卖铁也要上。
尤其考名校的想法,早已深入人心。
近20年,到美国读大学的中国大陆学生持续走高。
从2000年的8000余人,上升至2017年的近15万。
2017至2018学年,中国大陆蝉联美国高校国际生第一大来源地。
在华人社区里,“爬藤联盟”比比皆是。
为了爬藤,他们很早就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战斗。
家长们关心的也都是哪个学校好,买哪里的房子可以去上好学校。
他们知道,无论国内还是海外,不上补习班,成绩就不会那么好。
成绩不好,就会在竞争中落败。
只强调“结果”的学习方式,为了达到目标不顾一切的付出。
考上大学,走上精英之路,对他们来说这一切还远未结束。
你给你家娃报补习班了吗?
你对学而思进入美国,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