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伟强
沈阳音乐学院流行器乐系2018级 (全文发表在中国文艺家2022年第三期 )欢迎朋友们阅读转载。
摘要:吉他是当今最流行的乐器之一,但吉他又是所有乐器学习中最容易半途而废的。本文通过将心理学中的期望、强化、归因等理论应用于吉他教学实践,提高学习者的学琴动机水平;帮助老师、家长与学习者更好的解决在学琴过程中出现的学不长、学不会等吉他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吉他 心理学 动机水平
众所周知:古典吉他与小提琴、钢琴并列为世界著名的三大乐器。早在16世纪古典吉他的前身琉特琴就已广泛传播,吉他更是当今流行音乐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享有“乐器王子”的美誉。可是吉他又是所有乐器学习中最不容易坚持的。从某鱼网站上搜索二手乐器,吉他无疑是二手乐器里面最多的。那么该怎样避免学琴过程中出现的“半途而废”呢?怎样才能使学习吉他的过程变得更轻松呢?本文将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原理,帮助老师、家长与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吉他。
一、期望理论在学习吉他中的应用心理与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对个人的动机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这种激发力量的大小,与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目标价值)和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实现概率)高度相关。一件事情目标价值高、实现概率大,那么其动机水平高。于学琴而言期望理论可以指导我们从提高目标价值与实现概率两个方向提高学琴动机。
(一)目标价值与学琴的关系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我们会发现同样的一件事情,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满足其需要的目标价值也就不同。我们假设有三个孩子都来学吉他。A学生虽然生活在农村的小县城,但父母非常喜欢音乐,A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浓厚的音乐氛围当中,父母还专门带他去几百公里以外的大城市看音乐会。A学生感觉舞台上的吉他手在演出的时候太酷了。回来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说:自己长大以后也要成为一名在舞台上表演,能给大家带来无限激情的吉他手。于是父母带孩子来学琴。对于A学生来说把琴学好,长大了就可以像在音乐节上看到的吉他手那样酷的演奏吉他,享受音乐,享受生活。此时对于A学生而言其学琴的目标价值非常高,他学琴动机水平无疑也会很高,以后学琴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A学生应该不会轻易放弃。B学生从小喜欢机械,可是其母亲认为搞艺术将来如果能成为明星,既轻松又赚钱,所以带着孩子来学吉他。对于B学生而言自己并不喜欢学琴,那么从他的角度看自己学琴的目标价值就不那么高。只是琴练的好一些,母亲会高兴,满足了自己与母亲的亲和需要,学琴动机水平不高,以后学琴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B学生可能就放弃了。C学生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父母看到其他的孩子学琴也带着C同学来学琴。可是曾经学琴的同学告诉C:自己每天被父母逼着练琴,左手按弦太疼了,弹不好还要挨母亲骂,甚至挨父亲打,学吉他太痛苦。C同学心里想:学上琴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我可不想像同学那样受罪。我来了也不学,过段时间父母看我啥也学不会就不白花钱让我来学琴了。此时就C同学而言学琴就意味着长期的痛苦、母亲的责骂。学琴的目标价值变成了负值,动机水平当然也是负值,他对学琴这件事情是从心里抵触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琴这件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从上面的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吉他这件事情确实存在着许多挑战。在还没开始正式学琴的准备阶段,像A学生那样提高每个学习者对于学琴这件事的目标价值,直接关系到学琴的动机水平,乃至其最终结局。同样的道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中的原理,提高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比如选择旋律优美、学生喜爱的乐曲进行学习,就比学习乐句不和谐、学生不喜欢的乐曲目标价值高很多,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二)实现概率与游戏原理在学琴中的应用学习吉他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很多人信心满满的买了吉他,而真正学习起来却困难重重,越来越没有信心,感觉自己确实无法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甚至于一首曲子还没有弹下来就知难而退了。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一件事情目标价值很高但如果学习者认为其达到目标的概率很低也会选择知难而退。此时如何让学习者感受到实现目标的概率不是那么低,我们可以借鉴电脑游戏中的原理:可执行,看得见原则。可执行,看得见原则是将每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若干相对容易的、可操作性的步骤,并以进度条的方式展现。以初学者学习一首简单的弹唱为例: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分解为:1、右手的弹。2、左手的按。3、左右手的合。4、最后加上学习者的唱。并将这四个步骤以进度条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告诉学习者:将这四个步骤完成,也就是我们将此进度条执行到结尾时,这个看似艰难的任务我们就一定可以完成。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可执行,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太难。一个太难以至于学习者感觉无法完成的步骤同样会使学习者丧失信心。就像一个电子游戏,一个步骤相当于一关。当你通过努力闯关成功时,感受到的是一种战胜困难之后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但是如果游戏的某一关无论你怎样努力都无法通过,那么你的内心感受到的一定是挫折与失败,很可能就不玩这款游戏了。解决的方法是努力让它变得可执行,比如老师的悉心指导,或者将它继续分解成若干容易执行的步骤,并画成进度条。比如上面例子中的第二个步骤——按和弦就可以继续分解。假设曲子一共用到四个和弦,那么就把学习好这四个和弦并熟练转换看成按和弦这一步骤的分步骤,并以进度条的形式展现出来。老师可以先讲清楚动作要点,并做出标准的示范。然后要求学习者逐个掌握曲目中的每一个和弦,掌握了一个和弦,进度条前进一步;再掌握一个和弦进度条继续前进一步;已经掌握的两个和弦能够顺利转换,进度条继续前进……就像打游戏,玩家按照游戏规则与得到的提示能够继续前进时,通常情况下游戏玩家都会继续。学琴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一首曲子右手的弹、左手的按、左右手已经能够熟练的相互协调弹出优美的伴奏旋律,进度条上只剩下最后一段——弹与唱的配合还不算很完美时,学习者会更努力的学习与训练。谁见过即将打通关的游戏玩家选择放弃呢?如此一来整个学琴的过程也会变得轻松许多。
二、强化、间歇性强化与惩罚
强化与惩罚是直接影响学习者动机水平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我们通常把某一反应发生后出现的能够提高该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某一反应和它使环境发生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称为强化相倚。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的刺激的呈现而出现时称这一事件为正强化[1]。从反馈的角度看,正强化是正反馈,它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提高。而惩罚是负反馈,会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下降。强化、间歇性强化的运用。假设一个小琴童每次来上课的时候老师都很高兴的迎接他;琴童每取得一些进步,老师都会给予他积极的肯定;孩子每一次练琴父母都会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发自内心的欣赏孩子演奏的每一首乐曲……孩子感受到的是只要学琴练琴就会得到老师的肯定,父母的赞赏,与父母的关系更融洽,这些愉快的感受都与学琴存在一致性关系。老师与家长的这些积极性的表现满足了孩子亲和性需要的同时更对孩子学琴起到了正强化的作用,使学琴动机水平进一步提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学琴很努力还经常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比如经常给孩子买好吃的,买孩子喜欢的东西等等,这种积极性的正强化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告诉我们:对间歇强化所产生的反应消退的抵制远远大于对于由数量相同的连续的强化所产生的反应消退的抵制。因此如果我们只是偶然对儿童的良好行为给以强化的话,在停止强化时这种行为的保持时间比每一次良好行为都得到强化时所保持的时间要长得多[2]。这个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给予孩子的物质奖励遵循间歇强化这一原则效果会更好。比如孩子这段时间练琴一直很努力父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宝贝弹的这首曲子太好听了(满足孩子成就需要),每天练琴的时候手一定很疼吧(共情——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承受的痛苦爸爸妈妈都知道),爸爸妈妈从心底里喜欢每天努力弹琴积极上进的宝贝(满足孩子与父母的亲和需要),这是爸爸妈妈特意为你买来的你最喜欢的XX,是对你一直努力学琴的奖励哟!(孩子得到这个很重要的强化物是偶然的,而且明确强化的行为是学琴)此时孩子因为学琴行为得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礼物,是一种最优体验,这种最优体验会在人的心中留下很长久的记忆,孩子学琴的动机水平无疑会提高很多且不易消退。
影响学习者动机水平的另一个因素是惩罚。心理学上把某一反应发生后出现的能够降低该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称为惩罚。这一概念与我们认为的挨骂,罚站,挨打这些通常的惩罚行为范围要大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更多的时候应该在学习者努力或者做出正确的行为时给予强化;除非这个错误是原则性的或者后果非常严重,否则老师或者家长都不应该采取惩罚性的行为。比如一个乐句大多数学生都很好的完成了,只有一个学生没能很好的掌握,老师告诉学生:为什么大家都弹得很好,唯独你就不行呢?下课之后留下来继续练,什么时候练好了什么时候回家。还有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认真学琴每天看着孩子练琴,家长们甚至威胁孩子,今天琴练不好就别吃饭。他们通常认为我们这样对待孩子都是为了他们好!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负责任的老师,只有严格要求孩子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几乎没有人不愿意学习好,即便是孩子表现出来的是不学习,也一定是在这个行为的后面隐藏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这些惩罚可能短时间内让孩子达到了老师或家长的要求,但长久来看老师与家长的这些惩罚性行为对孩子学琴是负反馈,会严重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得不偿失。还有一些时候老师或者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的学习动机造成了伤害自己却并不知道。比如一个学生经过刻苦的练习一首曲子已经完成的非常好,老师此时却告诫学生:这首曲子弹得还行,不过XXX比你弹得还要好,咱们可不能骄傲啊!老师表面上是告诉孩子不能骄傲,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师的这一行为对学生前一段时间努力练习没有给与予足够的正反馈,同时还向学生传达了你还不够好的信息。同样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
三、归因理论在吉他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认为如何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其实对学习的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归因理论将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概括为四类,分别是内部原因中的能力与努力程度;外部原因的难度与运气成分。这四类原因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内部原因中的能力与外部原因中的难度;不稳定的因素是内部原因中的努力程度与外部原因中的运气成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一件事情成功的时候归结为能力强,努力充分,克服了困难,有助于激励动机;而当一件事情失败,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一定要把原因归结为:难度太高,运气不佳,努力不够,而绝对不能归结为能力不行[3]。否则会严重减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比如对于初学者来说第一次学习F和弦时,他们需要将左手的食指横按住吉他第一品上的所有六根弦,同时中指按3弦2品,无名指按5弦3品,小指按4弦3品。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困难的,他们开始练习时会发现左手很难像老师那样完美的按住琴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练习会出现两个结果:一部分学生掌握了F和弦的演奏要点,进而能够将带有F和弦的曲目完美的演绎,这时候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进步加以肯定:你能够正确掌握F和弦,一定是课后做了无数次枯燥的练习(努力充分)。当时手是不是特别疼(克服了困难)!而你依然坚持下来了,真是太棒了(能力强)!此时学习者的成就需要得到了满足,得到了正强化,其学琴的动机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后的日子里学琴会更加努力。而对于另一部分没有完全掌握的同学,老师要告诉他们:F和弦是吉他初学阶段难度最高的和弦,许多人就是因为练到这个和弦的时候觉得太难而放弃了学琴(难度太高),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刻苦练习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老师和你共同努力,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够完全掌握了(继续努力)。而老师和家长绝对不能说:你咋这么笨呢(能力不行),这么长时间咋还练不会呢!这样会对学习者的成就需要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学习者努力练习行为形成负反馈,进一步降低了其学习的动机水平,甚至于知难而退,中途就放弃了。对于学琴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成功与失败(演出、考级等)都可以参照上述原则进行正确归因。
四、思维定式对吉他教学过程中的影响
在学琴的过程中老师上课除了“教”以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现学习者的错误,并督促他们改正错误。很多学习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小的学习者而言,老师指出学习中的错误,并督促他们改正这些错误的时候,学习者的积极性往往会受到损害,有时由于老师过于严格,学习者(学习动机水平进一步降低)甚至于产生放弃学琴的念头。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式理论给我们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当人们回忆错误被指出并被督促改正的过程时,所伴随的往往都是痛苦的回忆。同学们都做对了,自己题没做对受到老师的当面批评,作业没写好家长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工作没干好,上司虽然没明说,但和你说话的语气明显不一样了……在绝大多数人心中有这样一个思维定式,错误被指出,并被督促改正的过程一定是伴随着负面甚至痛苦的感受。这个思维定式迁移到学琴过程中,老师指出学习者的错误并督促其改正时,学习者的潜意识不由自主的就和以前的负面甚至于痛苦的感受想联系起来,导致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下降(负反馈)。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要点是:把错误和思维定式中的负面感受做切割,将二者分离。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分成以下步骤解决这个问题:1.告诉学习者出现错误是学琴中的必然,个人再努力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所以出错很正常。2.老师及时发现并指出错误是好事情,现在发现并改正代价最小。3.及时发现并帮助学习者改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老师必须尽到的责任。4.一个教学单元最好以提出错误开始,以老师对学习者的肯定,即正反馈结束。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师留的作业是属于上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除非学习者根本没有练习等极特殊情况以外,老师一定要肯定学习者的努力练习,给予积极评价,以正反馈结束上一个教学单元。接下来安排一个形式上与前一个情景相切割的、适宜的转场。这个转场很重要,比如让学习者放松一下、擦一下琴、喝一口水等等。然后转到下一个情景才是一个新教学单元的正式开始:现在我们正式上课,现阶段我们还存在的问题有……本节课主要讲授知识点是……这样就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与学习者思维定式中的负面甚至痛苦的感受进行了一个有效切割,不让它们自然的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一点,学习者被指出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负反馈了。当学习者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时,老师更要及时给予学习者更加积极的正向反馈,使其成就感增加,学习动机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演出阶段心理学原理的应用
当学习者学会了一首或者几首自己喜欢的曲子,那么一场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演出总是十分必要的,一次成功的表演是检验学习者学习成果,进一步提升学习动机的绝佳方式。在准备演出的阶段,演奏的完整性和演奏心理上的自如感就应提到首位。即使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细技末节的一些小问题,有一些要求尚没有做到,也只能留待演出之后再去解决。演出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适当的速度。演奏者由于紧张,容易影响他们对速度的正常感觉,他们的演奏速度无形中加快了。但在演奏中,哪怕速度有轻微的加快,技术难度就会明显增加,演奏状态可能会失去平衡,甚至使演奏一败涂地。[4]。此时心理学原理依然能够帮得到学习者。视觉想象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家考斯林证实:“当你想象自己进行某项活动时,所活化的大脑区域跟实际从事该项目活动时的大脑反应部位一模一样”。大脑中某些特定神经细胞间的连结通过思考而加强。用脑越频繁,相应的神经细胞连结就越健康。建立某种思考模式就像在大脑里开辟出特定的“道路”,只要经常“走”,那条道路就会越来越像路,而思考模式也会越来越熟练。换言之,通过视觉想象,你就可以创造一种思维模式,进而不断强化它[5]。正式表演前运用视觉想象的方法,学习者可以提前来到要表演的舞台,拿好自己的吉他,走到舞台中央想象所有的观众都已就坐,并开始你的正式表演,脑海中想象你演奏的非常成功,观众们都非常喜欢你的表演。学习者可以重复这样视觉想象很多次。如此一来虽然现实中学习者是第一次在这个地方表演,但在学习者的大脑中已经成功的演出了很多次,学习者的紧张程度会降低很多。
总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将心理学中的期望理论、强化与惩罚、归因理论等心理学原理应用到吉他教学实践之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习者感受到弹吉他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学琴也不像以前想象的那么难。跟踪调查显示一直坚持弹琴的比率明显上升。当然本人在吉他教学实践中运用心理学原理也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老师、家长、学生参与到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吉他教学的实践当中。让更多的吉他爱好者通过吉他热爱音乐,享受音乐,通过音乐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专著: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2]专著:B.F.斯金纳,《科学与人类行为》[M],华夏出版社,1989年
[3]专著:周海宏,《琴童家长必修课》习惯与奖惩篇[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8年
[4]期刊:郑洋,谈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钢琴演奏心理训练[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6月第8卷第3期,第101页
[5]专著:刘艳梅,《超级影响力:献给内向者的10堂影响力训练课》[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