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青稞营】第 45 次微课分享内容整理
(请在【青稞营】微信公众号(QingKeCamp)平台发送信息“斯文”收听斯文妈妈的分享语音。)
编者按:
斯文妈妈目前居住在美国康州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小镇。在此之前,斯文一家住在广州碧桂园。斯文的孩子Michael 今年10岁,在美国上四年级。2015年刚去美国时非常罕有地被许可不需要上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课程,在语言上、文化上、生活上零过度。三年级学年末统考成绩:Language Arts/Literacy 2612 (全州平均分2497,最高分 2623);Mathmatics 2618(全州平均分2491,最高分 2621)。
刚开始准备分享内容的时候,斯文妈妈很犹豫要不要提及 Michael 的成绩。这不仅是因为斯文妈妈无意自夸,而且因为她深以为,培养孩子应该出于爱,应该只管用心耕耘不计较结果。她说,虽然Michael 现在不错,也许将来没那么好;但是作为妈妈,她都无所谓。
后来斯文妈妈决定还是晒一下 Michael 的成绩。她希望大家了解,华人孩子的英语也可以比美国孩子的英语更棒。再者,大部分的家长比较容易认同有好结果的教育方法(虽然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孩子不一定会取得一样的效果)。
斯文妈妈分享的浸入式英语学习方法未必每位家长都能照搬——毕竟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和每个家庭的背景都不一样,(每位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英语的目标也可能各异。但是斯文妈妈关于培养孩子的“道”与“术”的观点,希望能引起您的共鸣或者思考。
对于父母们来说,斯文妈妈的分享还有一个意义,是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如果父母们拥有更宽广的眼界,“在很多问题上就可以有非常广阔的探讨空间,也就会有非常丰富的应对方式。”(孙聿为老师语)。同时,也许有的父母的焦虑心态会发生一点儿改变。
分享嘉宾:斯文(广州暨南大学法学硕士)
2006年外派美国康涅狄格州LIMRA保险协会工作。2010年始做全职妈妈。2011年成立广东省首家民间注册的关爱儿童公益机构——广碧关爱儿童中心,任法人及第一任理事长,关注受虐儿童领域。2015年赴美学习及生活。
斯文
一、我的基本家庭情况、孩子的性格;孩子学习英语的目标、现状和成绩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的儿子叫 Michael,出生在美国,今年10岁。Michael 出生一个月后爸爸把他带回中国。二个月后我回国了,辞职陪伴孩子一年;Michael 四岁开始再次全职陪伴至今。孩子三岁上珠海容闳幼儿园,四岁至八岁就读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2015年暑假孩子八岁,赴美至今。
Michael 的性格总体来说,和我是南辕北辙。我急他慢,我直接他间接,我爱表达他爱思考,我主动他被动。
Michael 一出生我们就明确了他的未来目标:到美国接受教育,并最终生活美国。所以,出生的教育基本都是这个思路去进行:英文比中文更重要。英文自然过渡到母语;中文会听会说即可,读写不特别要求,可能的情况下兼顾。
鉴于这个方向,他的幼儿园我们选择的是最大程度接近美国本土文化的幼儿园——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AISG)。经过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熏陶,Michael 自5岁开始,他的英文基本就已经取代中文成为母语。AISG学前测试,他的英文不需要上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课程。
八岁来美国,被同学视为似乎从来就在这里长大,没有违和感。英文不仅不需要上特别课程,且阅读、写作、拼写等都属于 top 行列。虽然美国学校不排名,但会分组学习,孩子还是知道的。三年级末的全州统考,他的数学离全州最高分只有三分的差距。英文也只有11分的差距。综合他在学校的日常以及统考的成绩,可以自信地说,他的英文和本土孩子无异,且属于比较优秀的一群。
二、我是如何为孩子设计英语学习的计划的?我为什么这样设计?
因为孩子一出生我们就确定了目标,而且从来没有患得患失过,所以,计划相对就比较容易制定和坚持。
语言的学习是分阶段的。我以前当过英文老师,了解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听说读写这样一个步骤。
0-3岁,听是第一位的——或者说,初学一门语言,听是第一位的。这个阶段,时间相对漫长一点,爸爸妈妈们不要着急。
自孩子一出生,我就坚持读书给他听,每天如此,从不间断。中文为主,因为选择的空间大。英文为辅。平均来看,英文每天也就10来分钟。书籍的选择多半是经典类的,英式或美式都有。这个年龄段也不会选择太长太难的内容。我比较在意图书的质量。会选择画面和质地精美的。孩子耳濡目染美好的事物,会格外喜欢。这个阶段会重复阅读同一本书。不求多,求精。没有条件的爸爸妈妈,可以选择放录音故事给孩子听,由浅入深。
1岁开始,每天会有20-30分钟动画片时间。自他出生就基本没有看过中文动画片。他想看电影,就是英文。动画片我也是会精选的。他爱海底动物,记得0-3岁,他看来看去就那么几张动画片。海底总动员,鲨鱼传奇,汽车总动员等。我从来没有放过猫和老鼠给他看,因为我觉得这个年龄段还是少接触暴力动画为佳。
0-3岁基本就这两个方法去接触英文。4岁开始,孩子就进了美国人国际学校。
0-3岁的英文学习方法一直在继续,学校里又接触英文为母语的老师和孩子。刚开始去,他是相对沉默的,不太开口。我也没有着急,我知道,一是他的性情,二是需要时间去积累。大约5岁开始,孩子的英文出现井喷。
其实,孩子从4岁时的相对沉默到5岁时的自如表达过程中,我的心态一直是放松的。事实上,我的孩子说话,三岁时都不太清楚。老师建议让他接受特殊的语言训练,连他淡定的爸爸都着急了。坊间还有传说,这样的孩子舌底要剪上一刀,说话就清楚了。这样的说法,中文世界是有争议的,一半说需要一半说不需要。我用英文去搜索,压根就没找到这样的说法。所以,我很坚定地说,顺其自然吧!哪怕将来孩子不能说清楚也没关系。上帝关扇门一定也会开扇窗。
举这个例子是再次强调,我们为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淡定。努力去做,结果不求。相信最终一定会水到渠成。学语言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
我的孩子,英文的听这一块前后大致用了5年,之后进入说的阶段。
英文的读我们一直都是重视的。5岁开始,他已经完全独立阅读了。只是偶尔时候,还希望我读给他听。一天图画书可以看10本以上,我就大量地给他借阅。
这里我要提醒一点,有的爸爸妈妈有测试孩子的习惯,想知道他究竟懂了没有。最好不要这样。他不拒绝就是懂了。不懂也没有关系。慢慢来。
自从他上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以后,英文上基本就是配合学校进行。晚间阅读基本以英文为主。他五岁后,英语基本替代中文成为母语。
三、在语言学习上,我为什么不赞同“训练”孩子的做法?
语言的学习和其他一切学习一样,乐趣是很重要的。我不赞同一切催生的方式。要给环境,让孩子耳濡目染;万物生长皆有周期,太多的拔苗助长会伤了根基。
我家孩子会四门语言,除了中英文外,他还会西班牙语和德语。很多人认为不可想象,学这么多孩子还不累死啊。其实不然,因为是在乐趣中学,不知不觉中,一切尽在掌握。
语言学习,最好的方式是,身临其境。我孩子的德语学习,我是请了一个住家的交换生。她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陪玩陪聊。完全没有压力,她的任务就是陪孩子玩。打牌游戏看电影随便。唯一的要求就是,全程德语。他听懂听不懂没有关系,不测试。在这样的环境下,头三个月,我的孩子浸染在德语环境中,第四个月开始就可以开口说了。很显然,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最佳的。
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每天2-3个小时,德语的听说读写全部掌握。这个经历让我明白,语言的最好方式不是训练,而是耳濡目染。尽可能多的让孩子有机会频繁浸染在语言的环境中。尤其在初学一门语言的阶段。
训练的方式我为什么不赞同,主要是生硬没有趣味,不符合儿童成长期特点。人不是机器,不是每个孩子适应这样的方法,而且,训练出来的英文总体来说,不生动,也相对缺乏生活化。
四、我为什么不送孩子去语言培训班?
语言培训班有一点作用,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我来美国后,因为没有了德语环境,曾经也试过将孩子送德语学习班,孩子比较抗拒,我看着其他孩子们的勉强面孔,我也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我的孩子学习德语就是通过看电影。看他喜欢的电影。
培训班和训练一样,大多都是有一定的可复制的方法。让孩子按照一定的句型去模拟。其实,我们的孩子学说话,根本就没有什么语法句型可言,就是海绵一样先自然吸收周遭人的说话,然后,1岁后自己就会说了。语法等先行一步的,以后说英文都比较生硬,不生动。
而且,英语培训班一般一周就2次,遗忘的速度比记忆快。而初期的语言学习是需要高频率接触的。每天都需要至少两个小时的接触,直至基本掌握。
五、我为孩子选择了哪些学习资料、资源?
幼年启蒙阶段,原版书籍朗读。我买过很多的原版书。香港 page one 书店,现在淘宝也有。我当时用的是 I can read 系列。一个系列5本,好像一共5个系列。我就让孩子反复读,反复读。图书资源还是很多的,尽量采用原版经典的故事。
如果父母没有条件亲自朗读给孩子听,有一个英文朗读网站不错,www.razkids.com,不过适用幼儿园以上的孩子。
等孩子可以自行阅读了,我一般是从学校图书馆,以及网络购买大量原版书籍。美国有个出版商 Scholastic Book Fairs,有很多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选择。
关于英文学习的资料,其实有很多相关资源。我在这里就不介绍了。不过,推荐一本书,就是台湾王培珽写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我觉得写得不错。各位家长可以买来看看。孩子的英文耳朵有了,其它的就都有了。
六、给其他家长的一些建议
1)我培育 Michael 的过程中,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当我回顾 Michael 的成长过程,我认为在他 0~3 岁期间,每天接触英文的时间(大约 40~50 分钟的)还是少了。英文因为初期接触的时间不够,所以 5 岁才开口自如。实际上,学习一门新语言,初期每天需要 2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后来 Michael 学习德语就是这么做的,效果就很显著。
2)语言学习只是术。没有道的支持,再好的术也是都不远的。
学习语言和学习一切其它技能一样,其实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可是,如果父母和孩子没有建立良好的陪伴和情感关系,一味只强调语言或技能的学习,有时会适得其反——再好的方法效果也会折扣,因为孩子不是很愿意配合。相反,如果父母,尤其是母亲可以亲自花时间陪伴,以及自己亲力亲为帮助孩子学习英文,哪怕方法差一点,效果都是显著的。
3)培养孩子和付出爱一样,都应该是不问收获的耕耘。
如果父母有太强的得失心,希望花了钱学习,希望立马看到效果,这对孩子学习语言来说,是很不利的。因为,压力之下,难有趣味。我们为人父母,在给孩子提供语言学习的环境的时候,尽量不要有随时查班,检查学习效果的心态。这样的学习,乐趣少少,孩子慢慢也会由主动变被动。
4)学习语言,我不赞同背单词,背语法,背这个背那个的方式。
虽然说,我自己是背诵英文的受益者。但是现在资讯这么发达,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以更感兴趣的方式去接触语言,实在没必要非要搞得苦行僧一般。而且,有些父母太介意孩子说英文发音是否标准,语法是否正确,等等——这些只会更加阻碍孩子开口。
我的孩子从来没有刻意背单词。读的多了,自然就认识了。
5)语言和音乐的学习要趁早,6岁之前开始,事半功倍。
10岁后想达到母语水平,难度相当之大,事倍功半。如果家庭条件许可,请一个可以住家的母语为英文的学生为最佳。可以陪同孩子,让孩子玩耍和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一门语言。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就考虑一下每天请母语为英文的老师来家里两个小时,效果也是不错的。如果这样的条件都不具备,那就采用重复观赏英文原版电影的方式。目前,我也有朋友运用在线和母语英文者交流。这样的方式可行,但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之后,用于保持语言能力的方法。
斯文妈妈
斯文妈妈的孩子 Michael
请赞赏无条件教育践行者!